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教育实践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优化机制研究

2020-07-20胡茹艳冯小丹任星瑶侯静怡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生基地

胡茹艳,冯小丹,任星瑶,侯静怡,瞿 佳

(云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师范院校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型教师。而教育实践作为教师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被认为是教师教育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重要途径。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在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范生实践指导欠缺、实践基地联系困难、管理薄弱以及质量得不到有效监控等。因此,师范院校如何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促使师范生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1 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建立协同培养机制

1.1 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师范院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长期密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充裕的制度、财力、物力、人力、信息等保障[1]。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主要举措有:(1)成立国家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为师范生和一线教师创造交流的渠道,使前沿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成熟的教育实践知识不断融合、碰撞。(2)开展“万名校长培训”,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管理,提升校长综合素养和学校管理水平。(3)承办“国培计划”,为实习学校提供师资培训,服务实习学校教育。

1.2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形成教师合作共同体

院校与实习学校联合组建学校教师教育机构。致力于构建协同、共生、共赢的区域性教师教育发展联盟,形成教师教育人才协同育人机制。目的在于通过教师教育发展联盟的模式,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师教学模式,全力加快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同时,成立“专业教师培训中心”,通过教学机构、专业名师工作间、教师学习营等形式,开展教学相关的研讨活动[2]。

2 建立教育实践基地

基地建设应包含多元化的校外实验教学基地和校内高层次实践教学基地。对于以实习学校为主的教学型基地,具备省二级资质,拥有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和现代化教室等教学设施;对于科研型实习基地,拥有名校的博士和教授指导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工程型实习基地,具备高级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一线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实习基地通过组织师范生观察课堂的教学流程、教师课堂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学生课堂投入和配合情况,撰写课堂心得体会和交流经验,让师范生对组织课堂教学有一个渐进的习得过程。除此之外,基地给师范生提供实际教学的机会,实习基地导师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指导和班主任工作指导等教学工作,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3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行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

3.1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根据师范生培养的要求,按师范生培养的内在逻辑,充分发挥平台和学科的优势,整合转化优势资源,构建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三级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通过校内实践创新、课程实验创新及校外平台扩展的建设,形成“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3.2 教育实习工作规范

制定实习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对师范专业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地点、实习经费、实习形式、实习成绩、实习汇报、实习管理做详细规定。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形式、实习汇报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进而丰富和完善学生职前教育档案建设,实现学生档案的全面性、延续性和可鉴性。档案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教育实习质量。

4 实行“双导师”制度

导师选聘时注重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院外导师则要求实习基地单位成立实习指导小组,选派教学经验丰富、有较高教学水平、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导师的实践指导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能力,迅速完成从职前教师到新手教师的转变。为做好实践指导工作,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校外导师的遴选和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激发校外教师的指导热情。如评选优秀实习学院和实习指导教师,给指导教师发放劳务报酬[3]。

图1 实践教学体系

5 规范教育实践管理,对重点环节实施质量监控

5.1 教育实践教学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

为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师范院校应制定实践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对实践过程进行质量监控。(1)管理制度的建立应明确教育实践过程的评定标准。如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就实习成绩评定的目的、原则,评定内容、评定过程、评定方法做出明确要求和详尽说明。(2)管理制度的建立应丰富评估方式,如建立准第三方考核评价机制。师范生实习成绩准第三方考核评定可以由本校委托实习单位成立,由教务处牵头,教科室或教研组中非指导教师构成的独立考核小组对实习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等[4]。

5.2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1)高校内部见习、试讲的效果评估。师范生在校内训练和考核时产生的师生间和师范生之间的互评。这种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实施效果的评估,既要进行上课程序评估,也要进行专业效果评估,主要包括学生互评和师生共评两种方式。(2)师范生教育实习效果评价。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除了评估其教学技能外,还要评估其教学对学生在专业素养的影响程度,所以可以根据专业的学科教师亲临实习班级以考试、询问和活动的方式考察实习生所带学生的专业知识方面的情况,才能全面评估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生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的基地我的连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