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排斥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2020-07-20张珊珊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化领悟特质

张 野 韩 雪 张珊珊 王 凯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

1 引言

近年来,外化问题行为作为衡量青少年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引发了心理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检出率已达6.9%,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刘梦孜等, 2019)。外化问题行为(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是指表现在外部的、反映个体对外部环境消极反应的行为(蔡春凤, 周宗奎,2006)。Achenbach,McConaughy和 Howell(1987)曾指出,儿童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表现多样,包括纵火、偷窃、逃学、骂人、离家出走、身体攻击、对立违抗、欺凌等。青春期阶段的个体对事物的敏感阈限降低,同时伴随着不断高涨的独立性与自主意识,因而容易引发各种外化问题行为(张永欣, 周宗奎, 丁倩, 魏华, 2018)。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和人际交往质量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不良校园环境会诱发青少年的敌意性认知,激活其侵略性动机(Rajchert &Winiewski, 2016),而人际排斥情境则是引发攻击行为的预测因素(Williams, 2007)。校园排斥(campus exclusion)是指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社会排斥,具体指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被他人或其他团体拒绝或忽视,难以建立和保持正常人际关系,致使其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张野, 闫平, 温兆欢, 2018)。相较于未被排斥个体,遭受排斥者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规则疏忽与攻击性行为(Poon & Teng, 2017)。与校园欺凌相比,校园排斥的发生范围更广,隐蔽性更强,是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的重要前提和动因(张野,苑波, 张珊珊, 2019)。需要-威胁时间模型(temporal need-threat model)认为,受阻的需要驱动了个体的行为,并努力寻求满足或补偿(Williams, 2009)。除了趋近式行为策略,回避式行为也是遭受排斥者采用的主要调控策略,譬如采取吸烟或酗酒等方式来缓解社会疼痛、回避现实问题等,这极大增加了个体出现问题行为的风险(Ditre, Heckman,Butts, & Brandon, 2010; Hales, Williams, & Eckhardt,2015)。以往研究证实,受排斥个体通常与成瘾、攻击性行为等外化问题存在关联(Andrews et al.,2019; Wesselmann, Butler, Williams, & Pickett,2010)。可见,排斥可能是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因此,本研究假设,校园排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

冷酷无情特质(callous-unemotional trait)是对他人冷漠、缺乏罪责感、低共情的一种人格倾向(Frick, 2004)。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ve model, GAM)认为,攻击行为的发生主要基于对储存在记忆中的与攻击有关的结构性知识的学习、激活和应用。主体变量(人格倾向)和情境变量(排斥情境)共同作用于个体当下的内心状态,个体经过评估决策后做出攻击或非攻击行为(Anderson & Bushman, 2002)。作为一种负性人际交往情境,校园排斥包含拒绝、忽视等成分。而研究发现,长期被忽视的个体较少地参与情感交流,难以在人际互动中体验并掌控个人情绪,表现出冷酷、迟钝的情感反应模式(Norman et al.,2012),同时,他人的拒绝与隔离会进一步激活被排斥个体的敌意性预期评估,强化其冷酷无情特质倾向的形成。此外,冷酷无情特质也是导致个体出现攻击等外化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Eisenbarth,Demetriou, Kyranides, & Fanti, 2016)。研究发现,高冷酷无情特质的个体识别恐惧等负性情绪的错误率较高(王家慰, 邓嘉欣, 赖红玉, 王孟成,2019),引发负性情绪的阈限较低,缺乏同情心与移情能力,易表现出高频、持续的外化问题行为(Loney, Frick, Clements, Ellis, & Kerlin, 2003)。因此,人际拒绝情境下的高冷酷无情特质者会体验到更多的恐惧、焦虑等情绪,这些情绪是攻击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Mozley, Modrowski, & Kerig,2018)。据此,本研究假设,冷酷无情特质在校园排斥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领悟社会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受和评价,是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感到被支持、尊重和理解的满意程度与情绪体验(Barrera, 1986)。领悟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外化问题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李相南, 李志勇, 张丽,2017),高领悟社会支持能够通过社会互动为个体提供积极的情绪体验,帮助其增强心理恢复能力,而当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时,就会更频繁地表现出外化问题行为(Fredrickson &Branigan, 2005)。关系管理理论(relational regulation theory)认为,个体认知转化为社会互动时会受到领悟他人支持的影响,即个体通过与他人积极对话或共享活动的方式调整自身对关系及准关系的认知表征,促使其减少不良行为乃至出现积极的亲社会行为(Lakey & Orehek, 2011)。以往研究也证明社会支持在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特质与欺凌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张珊珊, 张野, 2019)。对于反社会行为特质者而言,感知到的他人关爱与被接纳的愉悦感越强,欺凌行为的发生率就越低。因此,本研究假设,领悟社会支持在“校园排斥→冷酷无情特质→外化问题行为”这一中介路径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调节中介过程的后半段,即高领悟社会支持能缓冲冷酷无情特质引发的外化问题行为。

综上,本研究建构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见图1)。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两方面问题:(1)校园排斥是否通过冷酷无情特质的中介作用影响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2)领悟社会支持是否可以缓冲冷酷无情特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探明以上问题有助于揭示校园排斥、冷酷无情特质和领悟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有效降低青少年的攻击、违纪等外化问题行为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图1 校园排斥影响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假设模型

2 方法

2.1 被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黑龙江和福建两省六所初中的1284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1253份,有效率为97.58%。其中男生606名(48.36%),女生647名(51.64%);初一388名(30.97%),初二481名(38.39%),初三384名(30.65%),平均年龄14.14±0.84岁。

2.2 研究工具

2.2.1 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量表

采用Achenbach编制、王润程等(2013)修订的青少年行为自陈量表。量表由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两部分共8个分量表组成。研究选取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两个分量表作为外化问题行为的评估指标,共30个条目,采用3点计分方式,分数越高表示外化问题行为越严重。本研究中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65和0.79。

2.2.2 青少年遭受校园排斥问卷

采用由张野等(2019)编制的青少年遭受校园排斥问卷。该问卷包含17个条目,由被拒绝、被中伤、被差别对待、被忽视4个因子组成,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0。

2.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由姜乾金(1999)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量表共12个条目,包含领悟家庭支持、领悟朋友支持和领悟其他支持3个因子,采用7点计分方式,分数越高表明领悟到的支持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0。

2.2.4 冷酷无情特质量表

采用Frick编制、罗贵明(2015)修订的冷酷无情特质量表。量表由21个条目构成,包括冷酷、无情和淡漠3个因子,采用4点计分方式,得分越高表示冷酷无情特质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7。

2.3 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

采用统一问卷进行施测。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且强调真实作答及个人信息保密。采用SPSS 21.0和Graph Pad Prism 6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方差检验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对研究变量的全部条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24个,第一个主因子的解释变异量为17.90%,低于40%的临界值,说明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变量间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表1为各研究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矩阵。结果表明,性别、地域人口学变量与研究的核心变量相关显著,因此在后续回归分析中控制了性别变量(性别: 男=1, 女=2)和地域变量(地域: 黑龙江=1, 福建=2)。校园排斥与冷酷无情特质、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冷酷无情特质与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表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结果(n=1253)

3.3 冷酷无情特质的中介作用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研究首先将冷酷无情特质和领悟社会支持中心化,将二者相乘构成乘积项,根据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流程分析:(1)做因变量对自变量及调节变量的回归,自变量回归系数显著;(2)做中介变量对自变量及调节变量的回归,自变量回归系数显著;(3)做因变量对自变量、调节变量及中介变量的回归,中介变量回归系数显著(至此中介效应显著);(4)做因变量对自变量、调节变量、中介变量及乘积项的回归,乘积项回归系数显著。上述四个条件均满足,则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

从表2可见,方程1中,校园排斥的回归系数显著(β=0.24,t=8.27,p<0.001),说明校园排斥正向影响外化问题行为。方程2中,校园排斥的回归系数显著(β=0.13,t=4.86,p<0.001),表明校园排斥正向影响冷酷无情特质。方程3中,冷酷无情的回归系数显著(β=0.12,t=4.01,p<0.001),说明冷酷无情特质在校园排斥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方程4中,领悟社会支持与冷酷无情特质的交互项对外化问题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08,t=-3.15,p<0.01),调节效应的ΔR2=0.01,领悟社会支持是冷酷无情特质与外化问题行为间的调节变量,即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中介过程“校园排斥→冷酷无情特质→外化问题行为”的后半段。

表2 校园排斥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n=1253)

为进一步考察领悟社会支持在冷酷无情特质与外化问题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将领悟社会支持按正负一个标准差分成高、低两组,进行简单斜率检验,具体调节效应见图2。当领悟社会支持较低时,冷酷无情特质对外化问题行为预测作用显著(β=0.21,t=9.21,p<0.001);当领悟社会支持较高时,随着冷酷无情特质分数的增加,外化问题行为无明显增长(β=0.02,t=0.92,p>0.05)。这表明相对于高领悟社会支持初中生而言,冷酷无情特质对低领悟社会支持个体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

图2 领悟社会支持对冷酷无情特质与外化问题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4 讨论

4.1 校园排斥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校园排斥能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问题行为综合理论模型(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model of problem behavior)指出,个体因素(人格特质、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等)和情境因素(家庭、学校等)综合影响个体的问题行为,二者表现出的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的不同强弱组合共同导致了问题行为的性质与数量(Jessor, 2018)。当个体处于被排斥情境时,其自我调节能力下降(Wirth,Sacco, Hugenberg, & Williams, 2010),认知处于解体状态(Wirth, Lynam, & Williams, 2010),该状态提升了被排斥个体的敌意认知强度(Rajchert &Winiewski, 2016),激活了个体的侵略性动机,进而导致其攻击行为和自虐行为增多(Twenge,Baumeister, Tice, & Stucke, 2001; Verhoef, Alsem,Verhulp & De Castro, 2019)。另一方面,被排斥个体也会因情绪因素与自我强化程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Rajchert, 2015),即排斥情境诱发了个体不同强度的厌恶感(DeWall, Twenge,Bushman, Im, & Williams, 2010),进而引发其攻击或违纪行为。

4.2 冷酷无情特质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校园排斥不仅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还通过冷酷无情特质对外化问题行为产生间接影响。Howard,Kimonis,Muñoz和Frick(2012)指出,暴力暴露会激发具有冷酷无情特质个体的违纪、攻击甚至犯罪行为。校园排斥作为一种负性生活事件,个体感受到的外部威胁程度越高,其偏见和激进的意念便越强烈,并促使其冷酷无情特质强度进一步提升(Barker,Oliver, Viding, Salekin, & Maughan, 2011)。高冷酷无情特质的个体因其神经性特征易产生违纪、攻击甚至违法行为(Rajchert & Winiewski, 2016),这也验证了低恐惧理论(fearlessness theory)的合理性。该理论认为,低心率是低恐惧人格者的重要标志,这种人格特质往往伴随着更多的越轨甚至反社会行为(Anastassiou-Hadjicharalambous &Warden, 2008)。具有冷酷无情特质的个体因其低静息心率和低皮肤电水平,往往缺乏对惩罚线索的恐惧,因而更易产生反社会和暴力行为。

4.3 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证实了领悟社会支持是冷酷无情特质中介校园排斥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其调节作用发生在中介链条的后半段。可见,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应对冷酷无情特质、减少外化问题行为的重要心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冷酷无情特质带来的负面后果(李相南等,2017)。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关系管理理论的观点,即感受到社会支持的个体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情感互动事件来缓解排斥情境引发的压力,进而减少冷酷无情特质导致的外化问题行为。也就是说,领悟社会支持既可直接发挥其增益作用,也可在人际互动中减少压力情境所引发的消极后果,这种支持形式对冷酷无情特质个体的自动思维和认知模式均产生积极影响(刘真真, 杨燕,2019)。一项跨文化研究发现,当面对高水平压力事件时,青少年的领悟社会支持与外化问题行为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东方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相较西方青少年更倾向于寻求外部支持(Park et al.,2013)。因此,高领悟社会支持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解决问题的机会和途径,有效缓冲冷酷无情特质对外化问题行为的负面效应(吕催芳, 周永红,2019;Mukhtar & Mahmood, 2018)。本研究进一步说明,尽管校园排斥强化了初中生的冷酷无情特质水平,但其感受到的来自家庭、同伴方面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缓冲、减少可能出现的外化问题行为。

5 结论

(1)校园排斥对外化问题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冷酷无情特质在校园排斥与外化问题行为间具有中介作用。(3)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初中生冷酷无情特质对校园排斥与外化问题行为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

猜你喜欢

外化领悟特质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策略
领悟数学思想 做好期中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