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综N代”节目应如何保持生命力

2020-07-18左畅

声屏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左畅

摘要:“综N代”节目生存困境一直是困扰电视行业的难题。《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五季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热度,引起全民收视热潮。文章以《中国诗词大会》为成功案例,从精神内核、形式创新、受众需求三方面分析节目成功原因,为打破“综N代”疲软期生存局限和文化类综艺节目保持生命力提供思路。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  “综N代”  《中国诗词大会》

“综N代”指一档持续性播出的综艺节目,在第一季节目播出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在原有节目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后又推出的多季节目。伴随着网络娱乐市场的崛起,大众对于娱乐节目选择空间提升,而“综N代”节目出现的内容同质化严重、节目差异化不突出等问题使其无法满足观众欣赏需求的提高,收视率和口碑随着节目播出季的增加而不断下滑。打破“综N代”生存局限,成为电视节目发展思考的重要问题。

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的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播出以来已延续了五季,且保持较高热度和口碑,第五季第一期收视率达到1.845%。在当前电视节目发展环境下,《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成功案例,其如何保持生命力值得细究。

保持精神内核,内容持续更新

文化类综艺节目“是将文化与电视相结合的一种节目形式,通过视频将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达给观众,不仅提供了娱乐产品,也担负着传递优质文化和教育的作用”。因此,思想深度和文化厚度成为此类节目创作的核心,而在保持节目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创新则成为节目的发展途径。

《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以中华民族传统的诗词文化与综艺节目的形式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特色。五季以来,节目都选取古诗词作为题目内容,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对诗词字音、字形、意思的把握和对诗人及创作背景的理解。节目中会由专业的文化嘉宾对诗词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保证了观众能够看有所思、学有所得。

随着节目的播出,节目在内容上不断更新,出题难度增加、考察范围扩大、考题形式多样、对诗词挖掘加深。如此,观众在节目中的收获会逐渐增多。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指出,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读者会根据自身经验和审美取向对作品产生预先评估与期待。《中国诗词大会》每季节目能够持续为观众提供知识、创造价值,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也会使观众对下季节目产生憧憬。

除了对中华诗词的解读,节目也善于在选手身上挖掘故事,每位选手答题之前都会介绍身份,讲述其个人经历与环境赋予他的生活感悟。此环节真正使诗词精神融入于生活,使节目上升到精神和价值传递层面。如第三季的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桂冠传递出“诗词魅力脱胎于平凡”的真挚道理;海上石油勘探工程师卢中原讲述了自己对于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传递出了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节目选手批量变化,故事也各不相同,使节目常有新鲜感。这些内容不仅传递出了思想价值,同时也使得观众对选手产生共情,从而对诗词的魅力产生认同感。综上,保持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持续的教化作用是文化类“综N代”节目生存破局的基础。

注重形式创新,提高全民参与

“综N代”节目出现疲软期的原因除了内容创新缺失,节目同质化严重、观众参与度和讨论度下降也成为关键所在。节目与节目之间没有鲜明记忆点,影响力和话题讨论度也没有全民性的体现。《中国诗词大会》依托中央电视台,有着强大的收视基础,且有著名主持人董卿、知名学者康震等助力,能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节目保持生命力主要归因于比赛形式的不断创新及节目的全民参与。

节目不断升级赛制。自第三季开始,节目把原本的百人团细分成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家庭团,同时在第二现场新增40位预备团成员。赛制也随之发生变化,即每期百人团内都会有选手上台参加个人追逐赛,预备团选手每期也有机会加入百人团。如此一来,不仅现场参与人数有所增加,任何年龄、身份的选手都有了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选手参与的积极性;预备团选手能够脱颖而出也给百人团带来了危机意识,刺激选手产生答题的紧张感。屏幕前的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也容易对与自己情况相仿的选手产生共情,与其共同参与答题。

节目比赛环节持续创新。从第三季开始,比赛环节增至三项:个人追逐赛、攻擂资格争夺赛、擂主争霸赛。第四季开始,个人追逐赛中选手一旦答错,还可通过“绝地反击”环节进行自救。随着环节的变化,题目互动比拼也随之增多,除了最初的飞花令,又不断增设超级飞花令、横扫千军、你说我猜等新题型。如此创新,不仅给节目增添了新鲜感,更赋予节目更多的互动感与体验感。如第四季“绝地反击”环节中“横扫千军”需要与百人团12位选手合作答题、“你说我猜”则需与点评嘉宾合作答题。环节的创新避免了观众对于单一环节产生的视觉疲劳,使得节目节奏更加流畅,也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现场进行答题互动,产生沉浸效果。

节目题目形式不断变化。伴随着题库的拓展,题目形式也有意与其他文化形态进行融合。图片线索题一般由康震老师亲自作画题字,做到古詩词与绘画书法艺术相结合;第三季节目中邀请10位“非遗”传承人用剪纸、糖画、木雕等方式形象呈现题目;第五季节目中新增身临其境题型,邀请点评嘉宾和其他科研领域专家在室外结合当地特色出题,带领演播厅现场选手及电视观众“身临其境”游览祖国河山,品味诗词意境。如此融合,能够扩大收视范围,深化节目文化内涵。

节目舞台设计丰富多样。画面语言是电视节目的基础。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非常注重舞台效果带给观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每一季都打造不同主题的舞台背景,使选手如同处于画卷之中。且在个人追逐赛表现百人团回答情况时,运用极富创造感的击沉战船、攻破城门、击穿盾牌等形象代表分数,带来丰富的视觉冲击,使得比赛分数的呈现生动且具有可视性,观众能根据这些剧情化的呈现快速融入节目现场。

英国传播学者尼可·寇德瑞提出“媒介仪式”概念,指涉“广大受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参与某个共同性的活动或者某一事项,最终形成一种象征性活动或象征性符号的过程”。综上,《中國诗词大会》注重节目的全民参与,使节目程式化、符号化,形成一种电视仪式,观众通过节目参与实现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节目也通过仪式化行为实现持续发展。

加强媒介融合,适应受众收视需求

“融媒体”指各种传统媒体彼此交融,优劣互补、资源共通、宣传互融,形成利益最大化的新型媒体。融媒体时代下,互联网带给“综N代”节目挑战的同时,也为电视综艺节目提供了良好的互动传播及营销宣传平台。因此,加强媒介融合,运用新媒体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吸引受众、促进观众互动是节目发展的重要手段。

利用媒介技术,大屏小屏联通。五季以来,《中国诗词大会》一直运用技术手段满足屏幕前观众参与节目互动的需求,节目第一季就采用微信摇一摇、微信摇电视的方式进行同步答题。随着移动端的普及和网络综艺的兴起,电视节目由于缺少观众及时参与和反馈环节使得电视台与观众之间的纽带在不断割裂。利用微信摇电视的方式,能够使得观众快速沉浸在节目氛围中进行同步互动,也能达到锁定目标收视群体的效果。

整合宣发链条,丰富传播渠道。《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宣发十分注重适应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观看短视频的用户特征,利用微博、抖音等账号将节目剪辑编排,进行二次传播,巩固扩大受众群体覆盖面。目前,《中国诗词大会》微博超级话题有162万粉丝,诗词爱好者在此一同探讨节目内容、分享诗词文化。如此一来,虽然节目季播之间存在时间间隔,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移动化、开放性、碎片化的特征,满足受众获取信息、归档知识、自我表达的需求,节目以此走入受众生活。节目品牌也因此提高了受众“黏度”,形成了固定收视群。

除此之外,节目还能够把握观众对明星产生的追随和崇拜心理,将知名度较高的选手打造成中华文化领域的素人“明星”。如陈庚、彭敏连续参加多季节目,其强大的知识储备得到观众的认可,产生了较高知名度;第五季节目中,宋明糠因其外貌才华兼具的特点符合年轻人对“明星”的认知,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得到了较高关注。通过以上手段不仅能够扩大节目认知度,还能真正使诗词文化走进观众的生活,节目影响市场不断下沉,生命力也得到延续。

结语

面对当前电视节目“综N代”疲软期生存局限,文化类节目由于其文化价值与思想深度顺应了观众理性回归的趋势而更具优势。但打破文化“曲高和寡、高冷晦涩”的形象,使节目在保证文化高雅格调的同时顺应观众收视心理,保持长久生命力,仍是电视行业努力的方向。在融媒体时代,电视行业只有坚持内容为王、具备创新思维、迎合受众喜好,才能打造出长盛不衰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肖杰,张鑫智:《从〈国家宝藏〉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新闻战线》,2018(19)。

2.李杰:《打破“综N代”疲软期生存局限的冷思考》,《传播力研究》,2019(30)。

3.百度百科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

4.孙信茹:《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国际中华传播学会,《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国际中华传播学会:中国传播学论坛,2004年。

猜你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大热:传统文化传承引关注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我来了
泛娱乐化成灾,《中国诗词大会》以“诗意”注入清流
“中国诗词大会”走红的00后才女
试析《中国诗词大会》的试题创意及文化导向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背后
“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轻周冠军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