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0-07-18曹燧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1期
关键词:人性化手术室下肢

曹燧文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 手术室,广西 贵港)

0 引言

目前临床中都采取手术来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等病情,但是手术治疗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治疗,很可能让患者有紧张、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1]。因此需要通过人性化护理调节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析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0例老年下肢骨折随机分为两组,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在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62~84岁,平均(73.2±2.7)岁;在对照组中,男 10例,女10例。年龄63~85岁,平均(74.5±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本次研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同意;②所有患者都被诊断为老年下肢骨折。

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②不宜做手术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手术室护理中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仪器准备、术中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手术后妥当转移患者,对患者进行宣教和术后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使用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干预

在手术开始之前,护理人员使用友善温柔的语气为患者讲解手术的具体流程和手术室注意事项。部分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体质较弱,手术创伤后的疼痛耐受力较差,对于手术可能存在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护理人员可分享一些成功案例,使得患者消除对手术流程的误解,提高安全感,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治疗,从而以正面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对于理解能力低下或者听力差的患者可借助图片或视频配合反复讲解。

1.2.2 术中干预

手术前对患者讲述手术室环境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在手术前30 min,护理人员进入手术室提前对手术器械和手术相关物品进行消毒并有序摆放,控制手术室内噪音,将温度控制在25 ℃,湿度控制在5%。麻醉前,护理人员应实时测量患者体温,建立静脉通道,可借助拍肩、语言等方式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成功麻醉后,帮助患者调整至最佳手术位置,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对裸露在外的皮肤进行保温处理。在骨突部位放置凝胶减压垫,保护患者受压位置。实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驱血带使用期、尿量、输液速度。手术完成后,擦拭患者手术区皮肤,固定好伤口,做好引流工作,对创口进行清洗和包扎,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待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稳定时,转移到病房。在患者清醒后,进行巡房,告知患者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1.2.3 术后干预

在手术后积极关心患者创口愈合情况、病情恢复情况,提出护理人员的专业术后护理经验。在3~7 d后鼓励患者早期开始康复训练,可从按摩下肢开始[2]。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利于病情恢复的饮食计划。

1.3 效果判定

使用《汉密顿(HAMA)焦虑量表》[3]对患者进行评分(一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运用五级评分法,有4个评分等级:0分代表无症状、1分代表轻微、2分代表中等、3分代表严重、4分代表严重,评分标准:①总分≥29分,严重焦虑;②29分>总分≥2 1分,明显焦虑;③21分>总分≥14分,焦虑;④14分>总分≥7分,轻微焦虑;⑤<7分,无焦虑症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4]患者自评(共有20个项目,4个评分等级,0分代表没有,1分代表轻度,2分代表中度,3分代表严重,评分标准:①53分以下为正常;②53~62分为轻度抑郁;②63~72分为中度抑郁;③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值。使用QOL量表测量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一共10题,总计10分。判断标准为:①8~10分为非常满意。②6~7分为满意。③4~5分为不满意。④3分以下为非常不满意。总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其中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示,经由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经由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SDS、QOL得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SDS得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SDS、QOL得分结果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SDS、QOL得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SDS、QOL得分对比(±s, 分)

HAMA SDS QO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20) 36.74±2.14 18.01±3.67 56.66±2.62 41.22±6.17 58.74±10.21 90.87±2.98对照组(n=20) 36.91±2.03 25.64±3.74 57.87±2.31 52.78±7.37 58.37±10.11 75.45±7.69 t 0.316 7.976 1.897 6.587 0.129 9.349 P 0.752 0.000 0.063 0.000 0.898 0.000组别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观察组中:非常不满意0例,不满意1例,满意2例,非常满意17例,总满意度为95.00%(19/20);在对照组中:非常不满意2例,不满意3例,满意6例,非常满意9例,总满意度为75.00%(15/2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现阶段,因为我国国情,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虽有各种各类的老年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5-6]。年龄不断增长,人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髋肌群退化等症状,很容易因为一些外力而发生骨折,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损害。现在最理想的治疗老年下肢骨折手段就是手术治疗。现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群的文化程度都偏低,缺乏对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了解,会对手术治疗有着未知的恐惧,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手术配合性[7-8]。随着现在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在手术当中采取合理的护理手段很有必要,能够直接影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预后效果。人性化护理是有传统常规护理优化而来,是现代护理模式之一,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就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手术室护理在患者早期能够了解患者耐受性,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对未使用全麻的患者可以进行心理护理,从而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增加预后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SDS得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同时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SDS、QOL得分结果都明显好于运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能够调整患者心态,减少患者在手术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健康的恢复打好基础,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人性化手术室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