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

2020-07-18陈英杭明陶增胜孙腾跃许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1期
关键词:系统疾病冠脉造影

陈英,杭明,陶增胜,孙腾跃,许力

(怀来县医院,河北 张家口)

0 引言

心血管系统疾病在我国临床属于较为多发的病症,血管和心脏发生病变是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1]。其中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高发病与常见病,具有发病快、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此疾病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2]。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指出,将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因其检查方式不同,诊断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性[3]。但此方面报告少之又少,在此次实验中,对57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断效果展开讨论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诊断方案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检查效果的差异性,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CT室接受诊断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578例,将全部患者遵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参照组(289例,采用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式)与研究组(289例,采用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方式)。研究组中女性137例,男性152例,年龄44~77岁,平均(62.52±6.73)岁,参照组中女性134例,男性155例,年龄45~79岁,平均(62.64±6.75)岁,研究选择的所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皆已签字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实验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与批准。对两组临床症状、病况等基础资料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1.2 方法

参照组289例,采用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式,采用C臂X线血管造影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经由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医师评估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研究组289例,采用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方式,待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碘过敏测试,确定患者无过敏症状发生,若患者心率>70次/min,需在检查前口服20~40 mg倍他乐克,直至心率下降到70次/min以下。CT机应用西门子Definition AS+64排128层进行扫描检测,从患者胸廓入口水平位置到心脏膈面下5 cm位置进行平扫,并且设置好扫描各项参数值,其中螺旋CT平扫参数:探头覆盖15~25 mm,扫描层厚设置为2.0~3.0 mm,旋转时间设置为0.4 s。冠状动脉造影参数:探头覆盖35~45 mm,扫描层厚0.6~0.65 mm,管电压120 kV,旋转时间设置为0.4 s,扫描速度设置为0.33 s/周,扫描时间为0.33 s,电流设置为135~635 mA。采用心电门控技术对扫描结果进行图像重建,通过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曲面重建和遮盖容积重建分析心脏冠脉重建图像,评估斑块钙化情况和冠脉狭窄程度。

1.3 观察指标

通过记录患者的冠脉狭窄情况等对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与DSA血管造影的诊断效果进行观察对比。采用美国心脏学会冠脉分段评估方式分析患者的冠脉情况。通过血管直径测量技术对患者冠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其中1级(无狭窄),2级(轻度狭窄,狭窄程度 <50%),3级(中度狭窄,狭窄程度50%~75%),4级(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5%~9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21.0软件)中,计数数据(冠脉狭窄情况)经由χ2检验,计量资料经由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289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冠状动脉按1135支血管分支进行观察评价,冠脉狭窄占比72.07%,参照组289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冠状动脉按1131支血管分支进行观察评价,参照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冠脉狭窄占比72.78%,两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冠脉狭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冠脉狭窄情况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高发病与常见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者闭塞,会导致心肌供血持续减少[4]。严重的甚至造成其心肌严重缺血或坏死,从而导致一系列炎性反应和血脂代谢异常等。该疾病具有发病快、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速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5]。如果不能及时确诊与治疗,将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状况。因此,患者应尽早确定心血管系统疾病类型、冠脉狭窄程度等情况,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6]。

将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因其检查方式不同,诊断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金标准,但该方式花费费用较高且创伤大,因此在临床相关疾病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限制[7]。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方式,其主要通过应用64排128层冠脉CT血管造影机进行扫描检测,从患者胸廓入口水平位置到心脏膈面下进行平扫,采用心电门控技术对扫描结果进行图像重建,通过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曲面重建和遮盖容积重建分析心脏冠脉重建图像。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具有扫描速度快、准确性高、经济适用、创伤小、操作方便等优点[8],其能够直接显示患者的斑块钙化情况和冠脉狭窄程度等,可作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检查的首选方式[9]。在此次研究中,两种诊断方式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冠脉狭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64排128层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具有费用相对较低且具有无创新,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

研究结果表示,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在此次实验中的诊断效果较为理想,对于提高疑似冠心病的诊断正确率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应根据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诊断方式,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系统疾病冠脉造影
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展望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更 正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83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