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差异探讨

2020-07-18于凤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1期
关键词:开腹肌瘤排气

于凤英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人民医院,安徽 阜阳)

0 引言

子宫肌瘤是妇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且在近几年其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也在增加[1]。在对此病的治疗上,传统开腹手术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史,为患者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过其对术后并发症等的控制不够,从而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性[2]。而随着现下微创手术的发展,使得在对此病的治疗上也逐渐引入了腹腔镜技术。因此,临床上开始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症状,提升治疗效率。本文对子宫肌瘤治疗上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差异探析,以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妇科于2017~2019年收治的4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组,其中200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分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6.57±2.88)岁,平均体重(57.12±3.62)kg,200例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分为研究组,平均年龄(46.84±3.01)岁,平均体重(57.85±3.28)kg。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确诊为子宫肌瘤;知情并签署本次研究意向书;子宫增大最大如孕3个半月大小。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白血病;不符合本次手术指标;不同意切除子宫以及对治疗不报积极希望的患者;对相关用药过敏患者;存在严重盆腔等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200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行全麻,保持生命体征的监测,医生取横向小切口,并逐层切开腹腔,直到子宫完成暴露,然后做动脉结扎;结扎后切除子宫,然后止血,冲洗腹腔,在做切口缝合、消毒等工作,完成子宫切除手术。

研究组200例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方法:患者体位取平卧位,全麻后,保持生命体征的监测,手术医师切口选取脐上10 mm左右处,放入腹腔镜探查盆腹腔情况以确定病变位置,并在腹腔镜的监测下避开血管进行穿孔。待穿孔完成后,即使用相关手术器械,在腹腔镜引导下,用双极电凝及剪刀分别凝切双侧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再用单极电钩打开膀胱返折膜,并将膀胱下推至宫颈外口水平下方,使用双极电凝及剪刀分别凝切双侧子宫动静脉、主韧带,再用电钩环切穹隆一周,经阴道取出子宫,然后在腹腔镜下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处理,止血完成后即开始冲洗盆腔,完成子宫切除手术。

两组患者在抗生素使用上皆为术前0.5 h应用抗生素1次,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48 h。

1.3 评价标准

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主要是对两组患者出现尿痿、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统计分析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卵泡刺激素水平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在尿痿、阴道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上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n(%)]

2.2 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在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上,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较上,两组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后排气时间(d)住院时间(d)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妇科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可通过全子宫的切除可以实现肿瘤的有效根除。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手术治疗得到了广泛采用,但是由于传统开腹手术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创伤,预后效果不佳,且术后会留下明显的瘢痕,特别是此病多针对中年妇女,而中年妇女受到体型变化,普遍存在发胖现象,使得患者对该手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的同时,在术后切口恢复上也存在恢复效果不好或延后的情况,十分不利于患者的预后[3]。现下,随着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腹腔镜手术也逐渐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在腹腔镜的技术支持下,使医生具有更为清晰的术野,提高了医生对手术操作精确度的掌控,降低了手术难度,从而有效规范了手术操作,保证子宫的完全切除[4]。同时由于该手术出血量低,受外部因素干扰的概率较低,术后留置瘢痕短,切口较为美观,患者可接受度普遍较高,因此该手术在临床上很快获取了患者的支持度[5]。据研究显示,采用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患者能够获取更好的手术指标,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危害,并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时间短,十分值得推广。虽然有研究表示,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差异不大,但是在其他项的比较上可发现,由于腹腔镜手术在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上有着更好表现,使得接受该手术的患者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预后效果,从而使得腹腔镜手术更具有优势[6]。另外,在临床上发现,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若存在体胖现象,则往往会出现切口延期愈合或愈合效果不佳的现象,十分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然而在腹腔镜手术下,由于手术切口较小,使得患者在穿刺孔愈合上出现愈合不良情况的概率十分低,如此也可说明腹腔镜手术更具临床推广价值。不过当患者存在超过3个月的子宫增大现象时,则不建议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

本次研究显示,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研究组在术后无一例出现尿痿、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在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上也较传统开腹手术短,两项数据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腹腔镜手术效果显著有效,且与开腹手术相比,总体效果呈现更好。不过在术后卵泡刺激素水平的比较上,两组患者相关水平的差异并不大,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也表明在切除子宫上,无论哪种手术都会对卵巢产生伤害,无法避免,因此在卵巢受损情况上,两组患者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在某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忽略两种手术对卵巢的影响程度。由此可知,腹腔镜在治疗该类患者上更具优势,因此,在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上,选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不仅疗效可靠,也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治疗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可以在获取同等手术治疗效果下,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开腹肌瘤排气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