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胃镜不同镇静方式安全有效性研究

2020-07-18童光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1期
关键词:咽喉丙泊酚胃镜

童光伟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谷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北 谷城)

0 引言

近些年来,镇静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胃镜检查中,该方法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躁动的情况,有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1]。目前,胃镜检查时所用的麻醉药物仍以丙泊酚为主,虽具备一定效果,但局限性较大,因此需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2]。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8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300例A组、300例B组、280例C组。其中男性492例,女性388例,年龄为27~77岁,平均(47.38±6.59)岁。经过对比后,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告知所有患者于胃镜检查前12 h禁食,待进入检查室后使其呈左侧卧位,连接鼻导管后做吸氧处理,并建立静脉通路。其中A组患者给予丁卡因喷雾剂对舌根及软腭等部位进行喷雾2次,以确认咽喉麻木为标准;再以推注的方式注入20 mg的丙泊酚,确认患者意识消失及睫毛反射消失30 s后进行检查。B组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0.1 μg/kg的舒芬太尼,以推注的方式注入丙泊酚,用量与上述相同。C组以静脉泵注的方式注入0.15 μg/kg的舒芬太尼,于90 s内完成泵注,于5 min后进行胃镜检查。

1.3 观察指标

(1)对不同组别的丙泊酚用量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记录,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

(2)对三组不同时间点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其中时间点分为麻醉前(T0)、入镜前(T1)、胃镜过咽喉部(T2)、胃镜检查完成后5 min(T3);相关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丙泊酚用量、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A组,B组丙泊酚用量更少,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组体动、心动过缓及咽喉反射发生率更低,C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及咽喉反射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表1 三组丙泊酚用量、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s, n(%)]

2.2 三组不同时间点HR、SpO2、MAP指标对比情况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A组,C组T1、T2、T3时间点的MAP水平更高,T2与T3时间点的HR水平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B组,C组T1、T2、T3时间点的MAP水平更高,T1与T2时间点的HR水平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组T2与T3时间点的MAP水平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三组不同时间点HR、SpO2、MAP指标对比情况(±s)

表2 三组不同时间点HR、SpO2、MAP指标对比情况(±s)

注:*代表与A组相应时间点对比(P<0.05);#代表与B组相应时间点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T0 T1 T2 T3 MAP(mmHg) A组 86.3±11.6 84.2±7.0 74.2±9.0 78.2±11.3 B 组 86.2±12.5 84.1±7.2 78.2±6.6* 82.2±8.9*C 组 85.5±11.1 88.2±9.5*# 88.3±10.2*# 86.6±10.5*#HR(次/min) A组 83.3±12.2 84.3±8.8 85.5±8.2 80.2±6.5 B 组 83.4±12.0 84.5±9.2 85.4±8.0 82.2±8.9 C 组 84.8±13.3 87.3±9.8# 90.6±8.8*# 84.8±8.1*SpO2(%) A组 97.7±0.8 98.0±0.7 97.3±0.5 98.0±0.6 B 组 97.5±0.7 98.1±0.8 97.4±0.8 98.2±0.5 C 组 97.6±0.7 98.1±0.7 97.6±0.6 98.3±0.7

3 讨论

胃镜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机械刺激,容易导致心理应激反应出现,因此需采用相应麻醉药物进行镇静处理[3]。清醒镇静在胃镜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减少生理方面的损伤,还可增强舒适度,有助于医患之间沟通效率的提高,可对胃镜检查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4]。

丙泊酚为常用麻醉药物,能够起到催眠与镇静的作用,该药物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苏醒效果明确的优点,但该药物的镇痛效果较差,还容易引发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因此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5-6]。丁卡因在胃镜检查中,能够对患者咽喉部位进行有效麻醉,使得咽喉反射得到有效抑制,有助于患者检查过程中舒适性的提高[7]。舒芬太尼作为一种苯哌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主要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当达到相应标准后能够起到有效的镇静作用[8]。

通过研究可发现,经过对比后,相较于A组,B组丙泊酚用量更少;相较于A组,B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更短。相较于A组,B组体动、心动过缓及咽喉反射发生率更低,C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及咽喉反射发生率更低。相较于A组,C组T1、T2、T3时间点的MAP水平更高,T2与T3时间点的HR水平更高;相较于B组,C组T1、T2、T3时间点的MAP水平更高,T1与T2时间点的HR水平更高。相较于A组,B组T2与T3时间点的MAP水平更高。

综上所述,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丁卡因联合丙泊酚及单独使用舒芬太尼的效果更好,以上两种方法不仅镇静效果显著,还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咽喉丙泊酚胃镜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我家秘方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三峡行吟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