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童话”来教学“童话”

2020-07-17徐方中胡世琴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童话策略

徐方中 胡世琴

摘要:统编教材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童话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童话教学的原则,认真思考教学的策略,让童话的内容与形式在孩子心中扎根,实现阅读文本、识字写字、理解内容、联系运用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我县是2017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目前已完成一、二年级的推行任务。综观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童话占据了半壁江山,一年级上学期共14篇课文,有9篇是童话;一年级下学期共21篇课文,有11篇是童话;二年级上学期共24篇课文,有11篇是童话;二年级下学期共25篇课文,有10篇是童话。这其中有许多童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乌鸦喝水》《要下雨了》《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

教学童话首先要弄清童话是什么。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童话是根据儿童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绝巧的夸张而编写的故事。简言之,童话就是用儿童的语言讲述有趣的故事。因此,我们的童话教学也应像童话一样有趣、动人。

一、遵循童话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童话故事的内容简单,一则童话往往就说一件事,很多童话的题目就能概括整个故事,如一年级上册的《青蛙写诗》、一年级下册的《动物王国开大会》、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下册的《蜘蛛开店》。童话故事的情节简单,很多情节都是通过“反复”的手法来推进的,如一年级下册的《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不断看到更喜欢的东西,而扔掉已经拿在手里的东西。童话故事的人物关系简单,每则童话里出现的主要人物都不会太多,而且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纯粹,绝没有变来变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没有必要让这些复杂化。孩子们能读得通的,绝不多讲;孩子们能读得清的,绝不多讲;孩子们能读得明的,绝不多讲。

(二)童真性原则

心理学表明,儿童的心思是纯真的,他们更愿意用想象的思维对待事物。很多大人认为不可能的事,而在孩子看来总是那么合情合理。童话正好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语言甚至行为跟童话里的主人公是一样的,所以孩子接受童话。如《小猴子下山》中猴子的做法跟孩子特别像,看到更好的东西,总会扔掉手中已有的东西;《动物王国开大会》中狗熊的通知,一遍比一遍具体,这特别像孩子学说话,从最初的“嗯”“啊”语气词到单音节字,到两个字的词,到一句话,到一段话,慢慢从简单到复杂,从模糊到具体。

教学中,我们应该保持童话的真实感,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这些童话故事就发生在身边,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要让孩子站在主人公的角度读故事,学故事,想故事,演故事。

(三)趣味性原则

童话故事的内容简单,主要靠抓住事物特征来叙述故事。如,《蜘蛛开店》中小蜘蛛为了不寂寞开了一家编织店,卖起了口罩、围巾和袜子。教学中,学生应该很好解读蜘蛛为何不卖其他东西,抓住蜘蛛能结网的特征,突出了蜘蛛的编织本领强,进而质疑:蜘蛛编织本领强,可为什么“跑回网上”呢?由这样的问题引出蜘蛛的想法:(1)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2)晚上,蜘蛛想: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3)蜘蛛累得趴倒在地上,心里想: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通过饶有兴趣地不断朗读这些句子,蜘蛛忙碌的身影就扎根在学生心里。又如,《动物王国开大会》也是如此,狗熊的四次通知也非常有意思:(1)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2)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3)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上午八点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4)请注意啦!明天上午八点,在森林广场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加。孩子们在比较句子的同时,运用朗读的方式,对狗熊憨厚的形象也了然于心。

(四)寓言性原则

童话的创作手法主要是通过简单的故事来渗透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乌鸦喝水》告诉孩子,遇事多观察,多思考,办法总会有的;《小马过河》告诉孩子,无论何事,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不可盲目听从别人意见;《小公鸡和小鸭子》告诉孩子,人有所长,也有所短,要扬其长,避其短,且懂得相互帮助……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硬生生地将这些道理告诉孩子,也许孩子们一时懂了,可时间一长,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而且这样做,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在不断的阅读中感悟,自主体会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事、什么理,万不可将老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

二、掌握童话教学策略

(一)提炼语言,教学童话

教学语言是沟通文本、学生与教师三者的桥梁。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学诗歌的语言要像一位诗人,教学说理文的语言要像一位哲人,教学童话的语言要像一位仙人,因为仙人才知道童话里的故事。教学语言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自然不同,有导入语、环节转换语、引导语、评价语。以评价语为例,当孩子读《动物王国开大会》狗熊的广播时,可以评价:可爱的孩子,你的声音真像憨憨的狗熊!你真是最忠实的狗熊!听了别人的忠告,你能马上改过来,你真是聪明的狗熊!

(二)营造氛围,还原童话

教学童话,应该还孩子一个童话的世界,让孩子置身于童话之中,这样他们的体会会更深刻。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这样告诉孩子们: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没了尾巴多难看啊!如果你就是小壁虎,该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所有的老师都会问,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老师接下来的全部语言都加上了——亲爱的小壁虎们,可怜的小壁虎们,开心的小壁虎们……这样一来,孩子不再是个旁观者,而是亲历者,自己就是小壁虎,体会小壁虎的心情就更真实。

(三)把握整体,概括童话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提出这样的要求:中年级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高年级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很多用心的语文老师从低年级开始,就适时设置这样的问题:通过阅读,你知道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吗?当然,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因为把长文读短并不容易。如果引导不力,孩子们表述得要么太简,甚至用课题来代替;要么太繁,等于在复述课文。为了让孩子们达到更好、更准确的表达效果,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搭个台阶,进行阶梯训练。最初可以采用填空的形式来引导。如,一年级下册的《小猴子下山》一文,就可以出示这样的填空: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他看见(玉米)就去(掰玉米),看见(桃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看見(小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结果,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四)抓住训练,运用童话

童话故事可以被无限地延续下去,这是训练孩子运用语言的最好方法,也是提高孩子想象力的最好方法。如,《坐井观天》教学完成后,引导孩子想象:听了小鸟的话,小青蛙努力跳出了井口,他看到了什么?他又会说些什么呢?

(五)阅读感悟,生活童话

童话的寓言性是教学童话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教学中,教师既不能直白地告诉孩子,也不能隐而不说,唯一的方法是通过不断阅读,并在生活事例中,辨别是非曲直。如,教学完《小猴子下山》后,可以让孩子说说:如果自己是小猴子,该怎么做才不会空着手回家去?生活中,我们去菜市场,不也是从东到西,一样菜没买到吗?我们去玩具店,所有的玩具看了个遍,不是也没想好买哪一个吗?如此,将生活中的实例摆在孩子面前,孩子们才知道,童话里的故事不是虚构的,是我们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借着童话说出来而已。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教学的例子,童话也不例外。教学中,我们让孩子的主体地位多一点,让个性化阅读多一点,让独特感受多一点,让方法渗透多一点,让联系生活多一点,童话就成了孩子生命中最绚烂的篇章,童话教学也就成了师生共读共享、共同成长的精彩旅程。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童话策略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