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中职中国舞表演人才专业技能课

2020-07-17秦贺

艺海 2020年6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

秦贺

〔摘 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展示职业教育改革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和方式。本文由解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赛项评分办法切入,通过分析大赛考察的四个项目总结出选手应具备十七种能力,主张通过提升专业核心课内涵、加大技能方向课比重、增加专业选修课种类的方式,重构中职中国舞表演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课。

〔关键词〕中国舞表演;技能大赛;专业技能课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2年设立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同时,地方也纷纷参照国赛模式,设立省市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赛项”(以下简称“技能大赛”)迄今为止举办过三届,2013年评奖87人,2014年评奖78人,2017年评奖76人,全国约有近百所院校六百余人次参赛,如算上各级选拔赛,人数将以数倍计算。随着越来越多的目光向此聚焦,参赛的激烈程度日趋白热化,充满机遇的同时更充满挑战。如何在高手林立的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提升中职中国舞表演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技能大赛评分办法解读

技能大赛在正式比赛前,会通过指定网站发布制度汇编、评分办法、赛题样卷等通知,既增加了大赛的质量,又为有关各方提供了指导。以2017年技能大赛为例,组委会网站发布的评分办法,从基本方法、工作流程、评分细则、评委守则四个方面,详细规定了大赛期间的操作程序,是不可多得的行为指南和研究资料。

(一)评分办法的要点 选手的总分由每项得分按不同权重计算后相加而成。除知识素质外,其余项目均执行百分制。第一轮大赛为“剧目片段”和“技术技巧”。剧目片段时间在2分30秒至3分钟之内,分值权重40%,超时、少时均会扣分,要求选手从第1至10届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和第11、12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选取剧目片段一个,舞种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或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时间为20分钟,分值权重42%,按照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的形式进行。第二轮大赛为“动作模仿与即兴表演”和“知识素质”。动作模仿时间为30秒,分值权重5%,要求选手在工作人员示范2遍后,当场完整模仿该组动作1遍。即兴表演时间为30秒,分值权重10%,音乐共播放3遍,播放第2遍时选手可以试做动作,播放第3遍时进行表演。由于即兴表演要求选手运用动作模仿时的示范动作,因此这两项全部结束后,评委综合评分。知识素质时间为2分钟,分值权重3%,选手现场抽取并回答有关舞蹈基础知识的3个问题,每题分值1分。

(二)评分观测点的分析 四个项目考察的是选手十七种能力的掌握情况。剧目片段的评分观测点为:表演的完整程度,刻画形象的能力,综合表现能力,运用身体的能力,完成技术的质量。可分解出“舞蹈表现”“风格把握”“形象塑造”“舞台实践”四种能力。技术技巧的评分观测点为:动作的规范性,动作的质量,有无失误,爆发力、柔韧性等基本能力,身体的控制和运用能力,选手形象、体型、体态。可分解出“控制”“跳跃”“旋转”“翻腾”四种能力。动作模仿的评分观测点为:模仿质量,动作,连接,节奏以及临场反应。可分解出“观察”“记忆”“再现”三种能力。即兴表演的评分观测点为:能运用模仿的动作,即兴表演合理性,对音乐的理解,动作与音乐的配合,空间的运用,临场反应。可分解出“音乐”“创造”“表演”三种能力。知识素质完全答对给1分,不完全答对、答错或没有回答给0分。分解出了“知识储存”“临场应变”“语言表达”三种能力。十七种能力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上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塑造,专业技能课以技能大赛为出发点,进行优化调整与实施。

二、专业技能课设置调整与实施优化

按照现行教育部2014年版教学标准的规定,舞蹈表演(中国舞表演)专业方向的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只讨论以教师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前三部分。标准中提到的各学校可根据实际对课程设置、课时、学分做适当调整,为本文所论述的重构提供了“法理依据”。

(一)提升专业核心课内涵 从大赛的权重来看,专业核心课程占比最大。《中国古典舞基训》处于基础地位,任务是“解放人的身体,锻炼出有素的得心应手的身体,成为一个具有较全面的、扎实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技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中国古典舞的风格、韵律、音乐和艺术表现力的好演员”。参照大赛形式,应在保留必要的把上训练外,着重进行中间练习,与《毯技》有机结合,在控制、跳跃、旋转、翻腾等能力上做文章。大赛组委会发布的视频示例,明白无误地展示了考察的内容和完成的标准,是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材料,参赛方应组织力量以此为对象,深入进行教研探讨,对每个组合进行详细分解,达成共识,并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科学分配到各个年级。《乐理基础与音乐欣赏》又称《音乐素养》,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已成为一种共识,而选手对音乐的敏感度和理解力,也可以体现出选手的综合素养。特别在大赛中的即兴表演环节,对音乐能力的要求较高,要求选手在听完两遍音乐后即进行表演。因此,从节奏、节拍、旋律等方面进行训练便尤为必要。

(二)加大技能方向课比重 在四个大赛项目中,看似没有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直接考察,其实这门课程的内容早已分散到各个项目。首先,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占据剧目片段种类选择的半壁江山,涉及汉(东北秧歌、山东秧歌、安徽花鼓灯等)、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等多个民族和地区的舞蹈。在动作模仿环节与即兴表演环节,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动作、音乐又是常用的试题素材。另外,在知识素质考察的环节,也有不少内容涉及到民族文化、民间舞蹈等。在日常教学中,首先应增加《中国民族民间舞》课时量,保证至少每周6学时。在内容上,应增加典型动作、短句的授课比重,并保证“桃李杯”中涉猎的民族舞蹈种类的齐全,以扎实基础、万全准备。与“桃李杯”单独的技巧组合展示不同,技能大赛对选手肢体技能的考查,融入基训课中。因此,毯技要在基训课的主导下,以单一技巧的训练为目标,配合完成训练任务,建议采用基训课教师与毯技课教师每周共同进行2课时课堂教学的办法,使毯技课教师时刻掌握技巧动作在基训课上如何用的问题,避免“两条路”,以最大限制、最高效率完成教学内容。

(三)增加专业选修课种类 以大赛中“动作模仿与即兴表演”和“知识素质”的内容、形式为依据,增加《舞蹈表演》《舞蹈欣赏》《台词课》《礼仪课》四门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开设,除舞蹈教师外,还需要调动音乐、播音主持、服装展示等专业教师参加。《舞蹈表演》是由于课时的限制,针对《剧目排练》着重解决的是学生对完整剧目的把握、对剧目片段的细化,借鉴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设置而开设的一门教授如何进行即兴表演的一门补充课程。同时,建议在舞蹈教师的基础上,在适当阶段引入戏剧教师的参与,接受“戏”的熏陶,以出色地完成舞蹈即兴表演。《舞蹈欣赏》的内容以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作品赏析等的基础知识为内容的专业理论课,主要为知识素质项目进行日常知识储备。《台词课》主要训练选手的普通话、字声腔调、语言思维等。《礼仪课》主要训练选手的体态站姿、举止礼仪、着装常识等。《台词课》《礼仪课》不仅为选手的参赛增加筹码,对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大有益处。

总之,坚持以提升中职中国舞表演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技能大赛的导向教学研究,通过分析技能大赛评分办法,重构中职中国舞表演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课,形成人才培养模式与技能大赛有机结合的任务驱动机制,自觉地进入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浪潮,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在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提升专业核心课内涵、加大技能方向课比重、增加专业选修课种类的方式,对中职中国舞表演专業技能课进行重构,使之更好地为技能大赛服务,成为中职中国舞表演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成为促进中职中国舞表演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为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张贵志)

参考文献:

刘玉珍,庞禹文.中国古典舞训练基本功教学法[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6(8):9.

本文系烟台市职业教育“十三五”课题2019年度课题“基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中国舞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20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激励效应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论中职技能大赛推进我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对《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的启示
借助技能大赛促进中职面点技能教学的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