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平凹《废都》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

2020-07-17张青竹

参花(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废都接受译介

摘要:中国新时期小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越南,对越南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越南按照自身社会历史背景对中国新时期小说予以选择、译介与接受。贾平凹的《废都》凭借民族化的文学语言与表达方式,真实表现了中国当代人的生活,并对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给予深切观照。《废都》在越南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新时期小说在越南译介的转折。因此,从越南他者这一角度,探讨《废都》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废都》 越南 译介 接受

一、引言

在越南,贾平凹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最重要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起,贾平凹在越南逐渐被人所知,他的一些散文与短篇小说被译介、刊载在杂志或选集上,但并未引起巨大反响。直至1993年,当《废都》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反响时,越南文坛才进一步重视中国新时期文学,《废都》这部作品也逐渐在越南得到更多关注。1998年正值市场化、媒体化进一步发展,大众文化兴起,《废都》在越南出版。《废都》是迄今为止贾平凹在国内外获得最大反响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新时期文学的“终结”和“转换”意义,也对越南具有深远影响。与其他作品相比,《废都》在越南不仅版次极多,也被众多学者译介、研究。因而,研究《废都》在越南的译介、接受,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二、《废都》在越南的译介情况

(一)译者

《废都》的译者是武公欢(Vu Cong Hoan),他是越南最著名的中国文学译者之一,让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多元图景得以进入越南文坛视野。武公欢并未接受过中国文学翻译的正规训练,而是单纯从喜爱中国文学的动机出发,在退休之后开始从事翻译工作。他主要选取新时期中国文学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翻译了700余部作品。武公欢是翻译贾平凹作品的专家,他不仅是最早翻译贾平凹作品的译者,也是翻译贾氏作品最多的译者。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解释、说明,而是对作品另一层面上的重新创作,是一种在了解原作本国语言、文化、习俗的基础上,达到与原作者进行沟通交流的共享行为。在两国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与原作同调并再生作品并非是易事。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曾试图翻译《秦腔》这部小说,最后无奈放弃,主要由于小说里运用了太多陕西本地的土语、方言。但武公欢则与贾平凹的文风有契合之感,他与贾平凹具有沟通互动的共享行为,从而得以真实、完整地再现贾平凹作品中的故事内容、艺术形式以及中国文化精神。

武公欢认为《废都》是他翻译的最有吸引力的小说之一。在他看来,这部作品在内容形式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人文与艺术价值:“对于这样的作品,我自己觉得应该翻译给读者研究、参考。”[1]他在翻译《废都》时,态度严谨谦虚,将语言进行转换时,仍保留了小说的原有价值。武公欢曾在译者前言写道:“在翻译《废都》的过程中,我已经忠实于原作,我力图翻译得接近作者意图,力图一边反映作品原貌,一边最大程度上将外国语言‘越南化。对于有些词语、短语,我给中国朋友打电话,问清楚它们的意思。”[1]他也提及翻译《废都》时的难处:“然而,小说内容太广泛,涉及许多关于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复杂角度,以及很多方言、谚语,这些都充满了地方风俗色彩。”[1]正是因为了解与慎重,《废都》是武公欢翻译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二)出版

1999年,武公欢翻译的《废都》由岘港出版社(Nha xuat ban Da Nang)第一次出版。在阮氏妙龄博士对译者的采访中可得知,武公欢在投稿时,由于“《废都》作品里有些段落被认为描写‘性过度”[2],被许多出版社拒绝,才转投岘港出版社。《废都》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大胆令其饱受争议,这显然也会影响《废都》在越南的出版。因為越南在90年代末期的文化环境比较保守,所以只有思想开放、独具一格的岘港出版社同意出版《废都》。

岘港出版社对作品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在小说发行时,出版社也对《废都》持有谨慎态度。首先,《废都》第一次出版(1999)发行数量仅为300册。同一时期,《废都》是出版量最少的作品。直至2003年和2005年,文学出版社再版《废都》800册,又加印了1000册。其次,岘港出版社出版《废都》越南版时,较于原本对敏感细节、过度性描写段落进行了删减、修改。这有利于越南社会接受《废都》,但同时由于修改与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越南学者对《废都》的研究。

(三)删节

武公欢翻译的《废都》,是经删削和修改的翻译版。越南文学博士阮氏妙龄在对照原作与译本后,发现总计有23段差异段。其中有一段为了淡化内容而被重写、简缩,其他22段则被完全删掉了:除了有一段是唐宛儿给庄之蝶讲的故事,其他被删减的内容都与女性身体或者性行为有关。译本的删减与小说性描写密切相关。此外,在第一次出版及后面两次,译者、出版者都没有提到关于内容删减的问题,以至于至今大部分读者都不知道,《废都》越南翻译版与原版相比,是经过了新的调整的。译者武公欢翻译《废都》的初稿与原本相比没有任何删节。但到了编辑和出版的阶段,译者向出版社进行了妥协。这种删节所产生的影响就在于:除了译者、出版社编辑这些少数人之外,越南绝大多数读者所阅读的《废都》都是经过大量删减与改写的。出版社的选择是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妥协,而主要还是对意识形态妥协。从这个方向理解,越南出版社为了让《废都》顺利出版,避免遇到封禁、收回的情况,这种对作品的改写与删减似乎是对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正确回应,因而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废都》在越南的接受研究

《废都》的人文价值具有民族性、世界性的特征,不仅在中国国内具有深远影响,也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部分研究《废都》的中国文献被翻译成越南语,成为越南学者研究《废都》的可贵参考材料,如由杜文晓翻译的王尧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与论评》,其中的《重读<废都>——兼论90年代知识分子》这篇论文不仅描述了贾平凹创作思想的转变,并且还进一步探讨贾平凹对“中国本土”知识分子精神“失去根源”场景的忧思。陈琼香的综述文章《中国当代文学一些论争》概述了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的论争观点,其中提到了《废都》。令人遗憾的是这类文章并不多。通过考察,《废都》在越南的接受与研究主要集中于主题与形式。

(一)主题

“知识分子”和“性欲望”是《废都》最值得研究的两个方向。

首先,贾平凹《废都》令广大越南学者进一步深思知识分子问题。陈廷史《<废都>——在中国争论不休的一部小说》一文发表于《文艺报》,文中指出了《废都》中所展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现状,并由此深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知识分子界的社会实景。“《废都》所描写的是知识分子界的日常小事,但是内容充斥着对商贸化、对道德败坏的批判。”[3]杜玉烟《读贾平凹的<废都>》指出:“‘名人之‘名既为知识分子毕生所求,也是捆绑他们的枷锁。不仅如此,一味追求名望,会使人失去良知,自我异化。物质欲望犹如生长于黑暗森林里的藤蔓,捆绑缠绕庄之蝶之流,挣扎得到的不是救赎,反而会被拖入更深的深渊。”[4]欲望与罪恶是朵双生的花,如胴体相缠交颈而卧,旖旎出暧昧又邪恶的气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人们对物质与欲望的追求,人们对欲望的渴求,造成人精神世界的失衡。《贾平凹<废都>的知识人物》一文里,指出知识分子在艺术和物质上选择的变化,来表现物质追求所导致的知识分子的“异化”。从不同的知识分子身上,都可以看见无论他们各自具有怎样的动机,他们本身的性格会导致人性异化这一悲剧。阮氏妙龄博士就上面这三篇论文提出她的观点:“虽然这三篇文章的研究各有侧重,但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从《废都》所描写的知识分子问题入手,并由此而展开,继而引发对当时越南的文化、社会生活的思考。”阮氏妙龄这一观点立足于原本与译本存在的差异点。因此,越南对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仍停留在下面的层次上:“虽然阐释《废都》思想的方向多种多样,但是都指向了知识分子界的颓败。”而在2018年发表的《贾平凹与麻文抗作品里的知识分子》一文中,阮氏缘硕士指出贾平凹《废都》所体现出的是知识分子的苦衷:面对名望、物质的诱惑所致的人性异化悲剧与家庭婚姻悲剧。和以上的研究不同,阮氏缘视角独特,让读者认识到贾平凹笔下的知识分子,如庄之蝶,也是具有美好品质的:“他还是力图坚守道德,本身他还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市民,他有上进的理想和渴望。”西京文人内心深处“对于纯粹的文学的追求和自身价值的渴慕,证明这个阶层并不是完全腐败的。”庄之蝶也没有让自己完全屈服于外界,他知道自己落得悲剧结局所以痛苦不堪。“这就是人的唤醒意识,体现内心的人性。”[5]越南学界对《废都》的研究,体现知识分子问题在越南是研究重点,而这一重点便是在介绍《废都》的内容、价值以及思想时的核心所在。

其次,对性欲望的研究也是研究《废都》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因为原本性描写的细节在译本中都被删减,造成越南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相对忽略。不过,另有相似问题,即《废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则引起越南学界的极大兴趣。《废都》中四个女人与四位知识分子间的纠葛是《废都》描写的主要内容。研究者纷纷关注女性的多重内涵。杜玉烟《读賈平凹的<废都>》提到名的影响力时,不忘说明小说中的女人在名利圈里被摆布的生存境遇。唐宛儿、柳月不顾一切追求爱情和名望,牛月清、景雪荫则无论如何都想保有已获得的声誉,连夏捷、卖牛奶的刘嫂也身陷名利之中无法抽身。贾平凹刻画西京图景是为反映并表现社会转型中的生存现实。市场经济之下,人们的目的与动机发生变化,都市男女都渴求欲望的实现。梅红钗的本科毕业论文《贾平凹<废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把作品的女性人物作为研究对象。论文指出她们身世地位、经济背景、外貌、性格、生活观念等方面的特点。在这一基础上,梅红钗将之细化分类,从而凸显作品中女性的形象意义。“小说里面作家刻画了众多女性形象,所有女性人物已经真实反映中国当代女人的特质及其生活观念。作家之所以疼爱她们,优爱、珍重她们是因为她们本质都善良、自重、宽容、仁厚、赤胆忠心。另一方面作家也表现了她们根深蒂固的缺点:如缺乏自主、依赖男性、愿意以寄生身份生存等等。”[6]越南学界积极探索《废都》中的女性形象,以此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中国社会面貌,继而剖析《废都》中所寄托的人文与现实价值。

(二)形式

与主题研究相比,越南学界对艺术形式的研究存在局限与不足。杜玉烟在《读贾平凹的<废都>》一文中提出贾平凹在《废都》中的创新点除了革新小说表达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复杂的个人心理演变的细腻描写。范映星的《贾平凹——不断探求艺术新天涯的作家》是一篇深入描述贾平凹艺术形式的论文。作者强调了《废都》对表达形式的贡献:“《废都》几乎打破传统叙事模式。第一,作家运用反过程化手法,通过选择与组织人物情节,渲染传奇色彩等方式来增强叙事的主体性与主观化。第二,作家在小说的结构安排上进行革新,通篇使用散文结构。小说在人物形象的表现上也采用‘反典型的手法等等。”[7]范映星的研究为学者今后研究《废都》的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启示,他在概括贾平凹作品风格的基础上,还探索了贾平凹小说在整体上的特点。另一篇研究《废都》艺术形式的文章是阮氏缘的《贾平凹与麻文抗作品里的知识人物》,作者力图梳理概括贾平凹在构筑《废都》世界时所采用的知识人物的艺术手法。文章还提出,贾平凹运用了多样的表现方式:从里到外的记叙视点,对白与独白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灵活变换的腔调艺术等等。

四、《废都》在越南的深远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与越南当代文学成长于相似的历史语境与时代背景,必然在文学创作上会有相同点。回归文学的本质、挖掘生活的多方面、探寻个性的丰富等,都成为这一时期两国当代文学的关注方向,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是知识分子与性描写的问题。在经济化、全球化、市场化加剧的历史进程下,当代文学更注重个人意识的表达,许多作家以知识分子人物代替自身发言。同时,个人意识的解放给人们提供了反思本我与个体本能欲望的条件,欲望书写具有广阔开放的书写空间。贾平凹《废都》中对知识分子的描写与性欲望的渲染,对越南当代文学亦具有深刻影响。

(一)知识分子的堕落

现代化进程之下,有人抛却了主体个性,被外在异己的物质与精神力量所支配,发生着自我异化。人们对私利、物质永无止境的追求,造成人性的扭曲与错位。在物质利益、金钱权力驱使之下,一些知识分子正逐渐缺失美好品性,走向堕落。市场经济使一些知识分子道德败坏、追名逐利。这在《废都》中有深刻表现。《废都》里所描写的知识分子,有才能有权力,但他们的结局却以悲剧收场。《废都》是一座文化坍塌、道德崩坏的都市,阮知非、龚靖元为了钱什么都可以去做,周敏、庄之蝶之流为了名声与权力也会违背道德品性。知识是逐利的工具,知识分子陷入精神危机与道德漩涡,挣扎却永远难以逃脱。

面对知识分子在道德缺失的都市社会中何去何从的问题,贾平凹的《废都》集中表现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知识分子的堕落源自内在本身,是生活理想与未来方向的堕落。庄之蝶仿佛被异化为分裂的两个人,一个人勉强与家庭、社会维持良好关系,通过欺骗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声誉,并以声誉维持社会关系的和谐。而另一个人则孤独地生存,面对真正的自我只想寻求幽闭的空间。这两个身份像理想与现实一般矛盾统一。直至最后,庄之蝶离开废都时因中风而过世,“标志着新时期叙事的失效,是理想、爱情、文学的失效,更重要的是道德的失效。庄之蝶以追求欲望自由的无奈出走,标志着个人清醒痛苦的彷徨。”[8]

受《废都》影响,越南当代文学也着力刻画知识分子形象。麻文抗、阮凯、阮越河、范氏怀等越南作家的作品中也表现城市生活腐朽不堪的现状。那些知识分子,即便有人文情怀、有家国责任,亦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象征符号,也难免会被物质利益所异化,走向悲剧结局。麻文抗《没有结婚证的婚姻》(河内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中的Thuat老师从小就是数学神童,本应会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可是为了金钱利益,Thuat不管不顾地高价兼课,投资养观赏狗赚钱,以至于他的学生都称他为“狗Thuat”。最后金钱的压力使Thuat精神出了问题,道德品性的堕落让他走向悲剧,一生痛苦。另如阮氏玉秀笔下《下个季的核子》(河内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中的科学家Hien、阮凯《扛活叙事的人》(河内作家会出版社1996年版)中的Hop记者,阮光亲《马桶的舞蹈》(河内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的Hao博士等众多知识分子,他们对热爱的事业付出心血,但金钱、物质、权力等利益使他们放弃自尊,失却身而为人的道德品性与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范氏怀在《AK.老师传·河城的士人》(河内出版社1995年版)中刻画的士人形象极具代表性,他们或是追名逐利,凭借别人的名声而晋升,或是不负责任,虚伪自私。但若是不向这个腐化的社会妥协,知识分子又毫无出路可言,如麻文抗《逆着洪水》(河内作家会出版社1999年版)中的Thinh医生耿直善良,结果被接连贬职,乃至流浪去非洲,客死异乡。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活力的释放与社会形态的转型,知识分子不再是社会主流话语的象征符号,反而是以自我本体的形象出现。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与人生选择也会受到社会语境的影响。在贾平凹的《废都》中,除了主人公庄之蝶,其他知识分子也对社会的转变进行了妥协。而庄之蝶虽然有意识反思自身的问题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失落,但是他选择的解决方式却是逃避现实、沉迷欲望。贾平凹越过外因的控制,更加注重内在,这和许多越南作家有所区别。

(二)性欲望的渲染

人文理想的失落带来个人情感生活的扭曲与畸形。如果系统地看《废都》中的人物,他们的爱情、婚姻都是非常态的。汪希眠、阮知非、钟维贤、周敏、庄之蝶等知识分子,他们对情感与婚姻都失却了忠贞的信念,只为一味追求物质利益与权力地位。庄之蝶渴求在众多情人身上实现自身欲望的满足,他努力依靠爱情填补精神世界的空虚,然而这填补是悖谬的,只会造成永无止境的更大的空虚。当依托于情欲的爱情轰然倒塌,孤独让他失去存在的精神支撑,知识分子的人文传统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逐步走向失落。“精英”身份的丧失与经济大潮的席卷,让知识分子不断寻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与自我身份的重新确证。《废都》中以庄之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失去了人文精神理想。贾平凹对人文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关注警醒世人,并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在20世纪90年代公开渲染性欲望,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越南,都表现出个人发展的趋向与逻辑。自我主体变成叙事的中心,“自我”取代“集体”。《废都》中庄之蝶以他与四个女人的爱情建造了相对于现实生存是无形的,却相对于他的“本我”主体是真实的心灵空间。庄之蝶与情人关系的性欲渲染冲破了集体无意识的道德标准,这是他自我的领地空间。

同样,越南当代文学也以性欲望的渲染,冲破集体话语的藩篱。阮辉拾的《勾引拿分》(河内作家会出版社2007年版)中,学生云蓉愿意献身给杜思公老师,人物的行为方式遵从于本能,却不顾道德伦理的束缚。当自我可以满足于自我的欲望,才感到生活的重要意义。

再次,性欲望的渲染让人物在一个所有关系都破碎的社会中反思自我。贾平凹让柳月、阿灿都与庄之蝶有着“一次关系”的心态,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纽带断裂。保宁的《战争悲歌》(河内妇女出版社2003年版)叙述Kien的爸爸对于亲生儿子的女朋友有莫名的感情,而Kien无法离开爱人,Kien的爸爸也无法解释自己的感情,人物都追求欲望的满足。裴英晋《没有女人的世界》(河内年轻出版社2008年版)中的Thanh Trung梦到同他的老师有暧昧情感,他难以控制自我的快感甚至想要自杀。因为难以接受、拒绝承认自己的倾向, Thanh Trung只觉得迷惘与彷徨,不再属于这个社会。

最后,在《废都》或其他越南当代文学作品里,性欲望的渲染还是反映传统道德理想失落的表达方式。夫妻关系是传统文化中牢不可破的伦理纽带。而在《废都》中,这些牢固的伦理观念则被有力地消解,人物的挣扎意识较强,知识分子想通过对传统的违背与反抗来重新确证个人的身份。而许多越南当代小说也挣脱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桎梏。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都存在异化的现象。大部分作品都表现有欲而少情的愛,人物也迷失在自身身份的确认中,失却了对人文理想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贾平凹.废都[M].武公欢,译.岘港:岘港出版社,1999:3-4.

[2][越南]阮氏妙龄.翻译与出版像重写作品一样:关于贾平凹的《废都》在越南的接受[M].河内:河内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越南]陈廷史.《废都》——在中国争论不休的一部小说[N].文艺报,2000-8-1(6).

[4][越南]杜玉烟.读贾平凹的《废都》[J].香江杂志,2010(6):136.

[5][越南]阮氏缘.贾平凹与麻文抗作品里的知识人物[D].太原:太原师范大学,2018.

[6][越南]梅红钗.贾平凹《废都》小说中的女人形象[D].芹苴:芹苴大学,2011.

[7][越南]范映星.贾平凹——不断探求艺术新天涯的作家[A].文学理论(第二集)[C].河内:河内出版社,2008:12.

[8]房伟.《黄金时代》《废都》与90年代[J].当代作家评论,2018(5):21-30.

(作者简介:张青竹,女,硕士研究生,越南河内人,兰州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废都接受译介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陕军东征,殊途同归——浅论《白鹿原》与《废都》
救经济?南非要 “废都”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