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7 680名12~15岁青少年口腔健康行为抽样调查报告

2020-07-17尚临娟张建明李间开李剑波黄少宏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8期
关键词:含氟牙线年龄组

尚临娟, 张建明, 李间开, 李剑波, 黄少宏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佛山市口腔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2.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510280)

2016 年全球328 种主要疾病中恒牙患龋率位列第一,恒牙龋发病率位列第二,乳牙龋发病率位列第五[1]。我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2 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8.5%,较10 年前上升9.6%,而且农村高于城市;牙周健康率仅为41.6%,比10 年前下降0.7%[2]。其中广东省12 岁年龄组患龋率为4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10 年前的水平[3],牙周健康率为5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10 年前的水平[4],广东省青少年口腔疾病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为了解广东省12~15 岁人群口腔健康行为现状,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因素,提高青少年口腔健康水平,本研究分析广东省7 680 名12~15 岁学生的甜食甜饮、刷牙、牙线使用、含氟牙膏使用等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以掌握12~15 岁青少年人群口腔健康行为状况,为今后制定相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广东省12~15 岁在校学生,调查(2015 年11 月~2016 年4 月)在当地居住达6 个月以上的常住人口,参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监护人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本项目经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有效调查人数7 680 名,男女各半,城乡各半。按不同年龄和城乡分组,分析饮食及行为情况。

1.2 调查项目

对12~15 岁学生甜食甜饮、刷牙、牙线使用、含氟牙膏使用等有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5]。第一阶段,在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确定4 个区(县)基础上,从广州、粤东、粤西、粤北片区各再随机抽取1 个区(县),共8 个区(县),分别是广州越秀区、佛山禅城区、佛山顺德区、惠州博罗县、汕尾陆丰市、阳江江城区、潮州饶平县及云浮罗定市。第二阶段,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概率的抽样方法从每个区(县)各抽取3 所中学,最终在抽取的24 所中学里抽取调查对象。

1.4 样本量

1.5 调查人员

经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组培训合格的2 名专业问卷调查员,并通过标准一致性检验,问卷员与培训教师的问卷答案符合率达95%以上。现场调查对象集中自填问卷,问卷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全面核查问卷的完整性、准确性。

1.6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①城乡各年龄组饮食行为情况:包括每日餐前进食情况及睡前进食情况,内容包括甜点心、甜饮料及加糖饮品进食≥2 次/日占比。②城乡各年龄组口腔保健行为情况:包括刷牙≥2 次/日、牙线使用习惯及含氟牙膏使用习惯占比。

1.7 统计学分析

资料双人录入Epidata 软件建立数据库,经逻辑检查核对后,采用SAS9.2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不同年龄间的计数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2 结 果

2.1 城乡各年龄组饮食行为情况

分析城乡各年龄组每日餐前进食情况,结果表明:农村组的甜点心进食≥2 次/日占比高于城市组(χ2=20.359,P<0.001),随着年龄增加此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1,P=0.174)。农村组的甜饮料进食≥2 次/日占比高于城市组(χ2=22.507,P<0.001),随着年龄增加此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7,P=0.464)。农村组的加糖饮品进食≥2 次/日占比高于城市组(χ2=125.516,P<0.001),随着年龄增加此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59,P<0.001)。见表1。

表1 广东省城乡12~15 岁年龄组餐前进食习惯Table 1 Premeal eating habits of the 12⁃to 15⁃year⁃old age group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n=960

分析城乡各年龄组每日睡前进食情况,结果表明:农村组的甜点心进食≥2 次/日占比高于城市组(χ2=15.692,P<0.001),随着年龄增加此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7,P=0.163)。农村组的甜饮料进食≥2 次/日占比高于城市组(χ2=24.604,P<0.001),随着年龄增加此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2,P=0.417)。农村组的加糖饮品进食≥2 次/日占比高于城市组(χ2=94.393,P<0.001),随着年龄增加此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52,P<0.001)。见表2。

表2 广东省城乡12~15 岁年龄组睡前进食习惯Table 2 Eating habits of the 12⁃to 15⁃year⁃old age groups before going to be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n=960

2.2 城乡各年龄组口腔保健行为情况

分析城乡各年龄组口腔保健行为情况,结果表明:农村组的刷牙≥2 次/日占比低于城市组(χ2=283.131,P<0.001),随着年龄增加此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7,P=0.799)。农村组的牙 线 习 惯 占 比 低 于 城 市 组(χ2=28.478,P<0.001),随着年龄增加此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5,P=0.730)。农村组的含氟牙膏习惯占比低于城市组(χ2=82.491,P<0.001),随着年龄增加此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0,P=0.003)。见表3。

表3 广东省城乡12~15 岁年龄组口腔卫生行为Table 3 Oral health behavior of 12⁃to 15⁃year⁃old age group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n=960

3 讨 论

龋病的发生受糖、细菌、氟化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患病率较高,地区差异大[7⁃8]。口腔疾病的高发与游离糖的高摄入相关[9]。2015 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12~15 岁年龄组每天进食1 次及以上甜点为33.4%,甜饮料为16.7%,加糖饮品的比例为26.2%[2]。本次调查中12~15 岁人群含糖食物饮品摄入比例高于全国水平,且农村青少年糖摄入水平高于城市;随着年龄增加,甜点心、糖果和甜饮料的摄入频率无明显改变。本次研究中,农村组餐前及睡前进食甜点心、甜饮料及加糖饮品进食≥2 次/日占比高于城市组,其中仅加糖饮品进食在不同年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res 等[10]关于儿童到青少年时期糖摄入量和龋齿关系的队列研究发现,与低糖摄入相比高糖摄入者在所有队列中有更高的龋齿患病率和龋失补牙数。Shroff 等[11]研究各种软饮料和果汁饮料对牙齿潜在腐蚀性的体外研究,包括8 种碳酸饮料和12种果汁饮料,测试出大多数饮料都显示出侵蚀性,其中碳酸饮料造成明显牙齿侵蚀。食物中甜点、甜饮料及加糖饮品的进食情况以及频率与龋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2],有必要针对青少年高糖摄入者提供有关饮料摄入习惯的预防指导[13],努力降低餐前及睡前糖类摄入的比例,并加强对农村地区青少年人群糖摄入的控制。

本次研究中,农村组的刷牙≥2 次/日、使用牙线习惯及含氟牙膏习惯占比低于城市组,其中仅含氟牙膏习惯在不同年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菌斑是牙周疾病发生的始动因子[14]。刷牙是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15]。牙线作为辅助工具,与牙刷配合使用比单纯使用牙刷清洁效率高[16]。本次研究结果提示通过牙刷维护口腔健康已经基本普及,但对每天至少刷牙2 次,以及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牙菌斑的认识尚缺乏,对牙线的知晓率也极低。在今后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中需加大宣传力度,以整体提升青少年自我菌斑控制能力[17]。美国儿童牙科学会指出氟化物对降低患龋率是最有效的措施。氟化物可降低釉质溶解度,抑制细菌活性从而抑制釉质脱矿[18],含氟牙膏的使用可有效预防龋齿,从而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19]。Altan等[20]研究4 种牙膏对牙釉质缺损再矿化作用,包括精氨酸牙膏、含氟牙膏、酪蛋白牙膏以及生物活性玻璃牙膏,各组牙膏的钙磷沉积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含氟牙膏在钙、磷、钠、硅沉积水平均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提示青少年对含氟牙膏的重要性认知不足,需大力推广使用含氟牙膏可降低牙齿患龋风险。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通过对7 680 名12~15 岁广东省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饮食行为、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情况的调查,了解掌握青少年口腔健康行为现状。广东省12~15 岁学生中,农村组进食甜点、甜饮料及加糖饮品的比率较高;刷牙高于2 次/日比例较低,牙线和含氟牙膏的使用率较低。

猜你喜欢

含氟牙线年龄组
环保便携的牙线笔
含氟涂料预防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的效果观察
某化工行业生产废水处理含氟污泥危险属性鉴别研究
牙线和水牙线配合,清洁更彻底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孩子多大才能使用含氟牙膏?一看便知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用牙线不能代替刷牙
不同浓度锌的含氟矿化液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