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孩子谈谈学习

2020-07-16马青林

中华家教 2020年5期
关键词:考试过程家长

马青林

沟通学习问题需要智慧

关于学习,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分歧最大的话题,一般情况下,家长永远不满足,总是嫌弃孩子不努力,本来应该考第三名,可这次又考了第五名;本来应该进步,这次考试又退步了……而且孩子还不着急,家长恨不得抓住孩子猛揍一顿。也正因为这样,家长在和孩子沟通学习的时候,孩子就很厌烦,就不愿意跟家长谈。

好办法巧沟通

放平心态

清华大学教授在开学典礼上说,有时候学习成绩超过某同学,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与自己的努力、学校的环境有关,还跟家长的遗传,家庭的熏陶有关,所以孩子成绩的好坏,不一定仅仅是孩子自己的原因,成绩有高有低,时好时坏,这是很正常的事。对于孩子来说,考不上理想的高中或大学,自己的一生就没希望了吗?

每个人都有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家长还是要放平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绩。千万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家长的期望越高,孩子的压力就越大。

要给孩子提建设性意见

在跟孩子沟通学习情况的时候,切记指责、呵斥,要跟孩子一起分析成绩得来的原由,为什么成绩会下降,总结教训,下次避免。如果自己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跟孩子交流,比如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自己提升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等,建议而不指责,孩子会接受。

考试结束后,跟孩子分析考试情况时,不要只看考了多少分,多少名,或者错了哪些,而要先看哪些题做得好,为什么这些内容掌握得好,这就是经验,可以发扬。正向的引导远比负面的指责效果好得多。

注重过程不关注结果,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与孩子沟通一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分享或讨论,或提醒或勉励,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大量鼓励,坚持下来就是胜利。但考试成绩出来后,这段就成了过去,再纠结也没有什么用了。

成绩好了不骄傲,成绩差了不气馁,坦然面对,宠辱不惊,这才是大家风范。同时,我们也坚信,只要注重了过程,认真对待过程中的每个细节,结果就不会差。

做好家长应该做的

家长关心孩子的成绩无可厚非,但过多关注就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的学习和考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要为自己负责。

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后勤保障、心理疏导、家校联系等,学习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读懂孩子,采取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和交流策略,才是家长应该做并且应该做好的事情,切莫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忽略了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真可谓“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当然,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的事业、家庭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才是家长的第一要务。

让“都是为了你好”隐身

不少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会以“都是为了你好”为借口,控制和干涉孩子,以“累得浑身是病”为由,或绑架孩子或唤醒孩子的感恩之心,以求孩子的努力和进取。但孩子是单纯而纯洁的,“都是为了你好”的初心不错,但实际行动可能跟孩子的需求南辕北辙,家长的苦肉计更会让孩子有负罪感,认为自己的到来给家长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灾难,所以内疚、歉疚、愧疚、惭愧等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就会发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默默付出,无声奉献才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地领悟到家长的良苦用心,才会让孩子感动,这种良性互动才能保障亲子关系的融洽。

建议纵向比较

很多家长往往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名次,特别是进入高中,有的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把孩子与周围的孩子进行对比,往往“别人家的孩子”既聪明伶俐,又努力进取,而自己的孩子滿身都是缺点不足,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家长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比昨天的进步和提升,孩子个子更高了;心理更成熟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多。这难道不是孩子的进步吗?与昨天比,孩子越比越有信心,越比越有成效,会促使孩子更加努力,争做最好的自己。跟别的孩子横向比,只能是将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永无出头之日。

在人生的长河中,在终身学习的今天,孩子的知识学习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要更加注重孩子的人格、品质等全方位的发展,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格局。有了“会当凌绝顶”的境界,再跟孩子谈学习,就会忽略短视和焦虑,放弃锱铢必较,轻松多了。

猜你喜欢

考试过程家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家长错了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家长请吃药Ⅱ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犯错误找家长
你考试焦虑吗?
圆满的过程
准备考试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