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020-07-16马黎政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商业银行

马黎政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更贴近新时代的元素融入到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之中,然而,互联网快速发展在为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风险管理挑战。本文首先从银行业务模式和金融体系格局这两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带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从战略短板、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风险,最后着眼科学监督体系的建立、风险管理数据以及信息系统的建立、先进互联网技术手段防范风险的利用提出了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一、互联网金融带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初其实并没有对商业银行有多么大的冲击,由于人们更多地还是信任商业银行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金融模式,因此,商业银行无论是在信用上还是在金融模式上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与移动通讯设备的结合,以余额宝为首的各种活期存款、取款、贷款等软件相继被开发出来,而且相比起商业银行金融模式更具灵活性,除此之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始终以用户的使用体验为设计目标,因此,设计出来的金融模式也更贴近于用户的内心需求,再加之互联网金融的投资门槛相对较低刚好与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频率所契合,因此,互联网金融带给商业银行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在互联网金融快速抢夺市场份额的严峻局势下传统的商业银行不再高枕无忧,为了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稳固的在金融市场中立足从而改变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商业银行不得不作出一些以时代为导向的创新和改变,比如,商业银行也会推出很多理财、投资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加入使得金融市场上的大部分份额占比都向着线上模式转变,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到来不仅仅使得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模式发生改变,也正在逐渐影响着我国的金融体系格局将互联网金融业务推向份额占比的最高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风险

(一)短期内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投入产出缺乏精确、理想数据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不少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因此,在金融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大部分商业银行为了在金融市场中赢得属于自己的份额纷纷对其战略规划做出了创新性的改变。创新理念指导下的商业银行在金融经营模式的转变上也有所成就,然而,互联网时代给予商业银行的创新时间并不充足,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动使得商业银行没有过多的犹豫和探索的时间,想要在短时间内摸清互联网金融投入和产出的数据实属不易。由此可见,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之下传统模式下的商业银行需要借助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机会进行创新,但是创新也需要从长计议,一旦商业银行的战略布局某个环节出现失误便可能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市场被动局面。

(二)移动支付存在操作风险,客户遭受损失影响商业银行的公信力

互联网金融越来越流行,移动支付逐渐也成为人们最常用的支付款模式,但是伴随着移动支付到来的不仅仅的便利还有操作上的风险,移动支付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青睐的对象,与此同时,移动支付也成为了某些不法分子的一直想要利用的诈骗工具,移动支付只需动动手指便能够实现线上金融的转移也吸引了诈骗团伙,因此,移动支付存在的操作风险必须重视起来的。由于移动支付大多数是在线上进行,所以很多实行诈骗的人员便会利用短信或者撒“福利”等方诈骗,互联网金融支付越便利失误越多,操作失误导致用户财产损失的同时也会降低用户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因此,商业银行在把控操作風险方面下功夫来维持用户心中的公信形象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市场环境愈加复杂,简化风险防控措施容易引发信用风险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对于社会上的每个人无法给予出全面的落实到个人的信用定位,因此,这就会造成银行在为顾客服务的时侯无法清晰地了解其信用状况,从而导致银行在办理业务的时候面对的信用状况好坏混杂,再加之商业银行需要办理的业务量很大,不少银行为了提高业务效率会对风险防控措施进行简化处理,但是也正是因为简化之后的风险防控措施达不到全面有效防控的标准使得不少业务出现风险漏洞。比如,有些借款人还款拖拉甚至存在欠款不还的现象,但是由于没有将其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商业银行又将其视为信用良好的顾客从而导致借款人非信用情况越来越多。

(四)缺乏专门的、健全的法律支撑,法律风险阻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的防控除了需要银行自身制定有效的法律条款之外,还需要国家健全完整的法律作为专门支撑,无论是在应对风险的力度上还是在处理风险的方式上都具有缺少法律支撑的局限性。比如,现在有很多互联网金融支付的协议规定,但是一般很少有人能够从头到尾将协议规定看完,即使存在异议也不存在异议协商的余地,协议规定的认同与否更像是一种被动的仲裁模式,因此,我国在金融法律支撑上还需要多下功夫来保障商业银行能够稳步顺利推进业务进行。

三、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积极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为金融改革发展需求提供保障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除了需要依靠金融市场作为转变导向之外,还需要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保驾护航,科学监管体系的建立不仅仅能够对金融市场进行净化,同时还能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转变助力。监管体系建立之初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商业银行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两者并不是单一的只存在竞争关系,同时只要得当处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能成为商业银行一个关键的时代制胜点。监管体系不仅需要对金融动态环境进行维护,同时还要对不法金融行为进行打击,从而为商业银行金融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建立风险管理数据以及信息系统,推进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稳步创新

互联网是时代新产物,互联网先进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捕捉市场信息也会更为高效。金融市场信息、数据众多而且实时在变化,想要全部收集并且精准分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互联网的辅助下信息广阔收集及精确分析成为了可能,当商业银行掌握了大笔的金融市场资源信息之后便能够着重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恰当的处理方案,在互联网信息的引导下商业银行也能更为从容的应对创新中的各种风险。

(三)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手段防范风险,实现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持续平稳发展

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是新时代给予商业银行的福利,要想切实利用好这项福利就需要将传统的经营模式与新时代联系起来,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确存在很多风险漏洞,但是这些漏洞并非不可克服的,比如,商业银行服务的顾客信用情况好坏混杂,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充分利用互联网实名优势,当顾客办理业务的时候只要将身份信息进行输入便可以清楚地了解顾客的信用信息并且分析该顾客进行金融活动时存在的风险。互联网先进技术对顾客的精准定位可以将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不信用风险进行排除,互联网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是商业银行获得平稳发展的有利助推力。

四、结语

商业银行要想获得长远且平稳的发展必须要从完善处理风险措施人手。商业银行规划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策略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身企业精确定位和对市场信息牢牢把控,需要清楚企业自身发展现状以及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之中所处的局面,只有对风险进行针对性的突破才能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更为全面和完善。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商业银行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构建“四点一线”的项目预算管理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