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影子教育的社会影响及其改革路径

2020-07-16孟庆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中小学生学校教育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以正规教育课程为主要辅导内容的影子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在我国,影子教育有其特定的生存空间和快速发展因素,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客观存在的社会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减少影子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对影子教育的监督与管理,保障教学质量;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育公平;建构学校与影子教育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正规学校教学质量,维护教师角色权威。

关键词    影子教育  学校教育  中小学生  社会阶层

影子教育,又可称为补习教育,指正规教育之外,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学科补习的有偿教育服务。它以课程辅导为主要内容,其课程范围、教学目标与正规教育相差无异,如学校教育影子一般,所以又被称作影子教育[1]。影子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从地域来看,遍布亚洲、非洲以及欧美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影子教育受到了热烈追捧。影子教育的目的不是取代学校教育,而是补充、辅助学校教育,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考试成绩。就参与对象而言,成绩优异者希望遥遥领先,成绩落后者希望逆流而上,这两者都期待通过补习来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影子教育发展愈加成熟,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家庭的教育投资、社会阶层问题等也产生了不同影响,因而受到了学界、政府以及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

一、影子教育及其国内盛行原因

1.影子教育

“影子教育”并非我国的本土词汇。国内学者将中小学生在接受正规教育之外所参与的对其文化或艺术修养进行辅导、补习的活动称为“补习教育”[2]。对这种补习现象做出创新性研究的是国外学者史蒂文森和贝克,他们提出“影子教育”概念来指代这类补习活动。国内关于影子教育的研究多数是总结性与思辨性。由于影子教育对正规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引起了国内学者对影子教育的多角度研究。

由相关研究可知,影子教育是由个人承担费用的正规教育之外的额外性教育,它以学术性课程为主要内容,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虽然国内对影子教育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是这个复杂的问题仍缺少一些实际可信的论证来解答某些关键性问题,比如,国家如何管理影子教育的政策问题及影子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问题[3]。具体来说,其一,虽然课外补习在国内越来越普及,但课外补习活动的相关数据仍然比较稀少。这对科学性、精准性较高的研究来说困难重重,所以政府、研究者及各个机构应重视数据资源的收集與梳理,为高质量的研究提供真实的基础支持。其二,影子教育问题一直是诸多国家和政府容易忽略的内容。基于影子教育对社会公平问题产生的影响,应该强化相关的政策管理研究,辅助和引导政府做出科学的决策。以上问题也是本研究深入展开的直接原因。

2.国内影子教育盛行的原因分析

(1)基础教育制度不完善,影子教育应运而生

从我国基础教育制度来看,影子教育盛行的原因可从以下方面得知:第一,教育资源贫乏与不均。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因此必然引起各个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取与抢夺,以此确保自己的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条件。第二,考试升学制度的流弊。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仍然以数字化的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虽然素质教育已被广泛地倡导,但其实质的进程与发展却不尽人意。另外,入学制度也有一定的弊病。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但是少数的优质学校定然会吸引家长和学生的追崇与激烈竞争。在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下,进入优质学校的途径只能是通过选拔性考试来争取。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学历资本也是一个人良好发展的立足之本。当学校教育成为一种固定形式,当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时,学校教育之外的辅助与补充就成为家长和学生提高学业成绩的必要方式。

(2)家长需求心理膨胀,影子教育乘势而起

据国家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要准则,学校教育正在尝试缩减学生的学习时间,尤其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实行提前放学,如此改革与家长的正常下班时间产生差距,小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真空”阶段。为保障学生的安全问题,家长寻求辅导机构在“真空”阶段管理学生,这样既可以免去家长的顾虑,也可以保护学生的安全。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有着较高期望,当自己没有能力来辅导孩子或者为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必须通过辅导机构来达成预期目标。总之,基于各种诉求都进一步加深了家长对第三方教育形式——影子教育的依赖。从某种角度看,影子教育的适用对象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产生的,他们在消费大量的财物之后更多的是享受影子教育带来的自我效能感,所以他们“心甘情愿”,如果在所有参与成员间差距越来越大时,只会是“越挫越勇”。

(3)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影子教育如虎添翼

影子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源于经济这一根本因素。首先,社会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为学生接受额外补习提供了可行条件。就国内来说,课外辅导机构大约成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直至21世纪影子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其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趋势相符合,即社会财富日益增长的同时家庭收入也随之提高,学生家庭拥有了获得影子教育的经济基础。其次,市场规律的发展结果。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随着社会市场对影子教育的不断认可,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辅导机构崛地而起。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度的提高,影子教育的发展远远超过中小学这个阶段,在现阶段,高考、出国留学等学习需求推动影子教育的规模逐渐加大,类型逐渐多样,发展地域从大城市慢慢延伸至中小城市,并且这种类型的培训市场将会日益丰富。

(4)教学方法个性而灵活,影子教育备受追捧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与丰富,它要求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由于生长环境、学习特点及学生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所以教育教学要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古代教育家中,孔子是因材施教的最早代表者,他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教育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因此班级教学成为我国当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面对大额班级中优秀学生“吃不饱”、成绩落后学生“消化不良”的现实问题,一些家长和学生必然在校外寻找相应的应对方法,而影子教育恰好缓解了学生和家长的焦虑和担忧[4]。与学校教育不同,校外辅导机构倡导“一对一”、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其针对性强、教学方法新颖等特点有效地吸引了家长的目光。

二、“影子教育”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

从相关研究可知,影子教育的迅速发展其实是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客观映射。但从另一方面看,影子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变了教育社会再生产功能的表达形式,而且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1.管理体制严重欠缺,办学质量脱离监督

影子教育的市场发展规律不仅体现在东亚各国,在西方的欧美国家和部分非洲国家也存在。关于影子教育,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管理政策,例如韩国、新加坡对影子教育实行的是严厉的管控政策,日本是“有限的”市场发展政策,英国是积极鼓励政策。反观国内,当前影子教育的管理重心应是对其过度市场化发展的约束与规范。影子教育发展过度市场化的首要特征就是相关管理机制的极度欠缺,进而造成课外辅导机构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的不稳定性和非健康式的发展。我国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体制更偏向于“多个和尚挑水喝”的境况。主管部门众多,涉及的有教育、民政、建设等政府机构,还有相关行业组织,总之,不同类型的辅导机构由不同的政府机构进行管理。虽然教育部门已经审查和批准社会单位自主办学,但众多小型升学补习的教育机构并未得到政府机构的正式审批,只是获得了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从实际教学内容看,一些课外辅导机构与在教育部门注册的办学标准并不相符,甚至严重脱离了办学目标。而我国出台的各项制度与“禁令”,实际只适用于教育体制内的正规学校,课外辅导机构虽然以“教育”的名义开展教学活动,但实质上其属于商业资本运作,从根本上決定了他们的逐利动机。

2.教育资源非均衡分布,社会阶层加剧分化

在受教育群体中,优质资源的获取具有明显的阶层差异,事实证明,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影子教育的资源。影子教育完全受经济因素左右的现实情况,打破了为所有人提供公平教育机会的美好局面。有研究表示,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家庭经济水平对教育投入的变动有着积极影响,社会经济水平越高的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增长越快[5]。从资本理论来看,校外教育对个体教育成本的构成强化了家庭教育投资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别。从个体长期发展来看,经济基础优越的家庭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各种辅导机构,或花重金聘请优秀教师进行特别辅导,获得了比普通学生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在看重考试成绩的选拔中脱颖而出,进而具有更大的获胜几率。对社会发展来说,这样日趋明显的教育差异,只会维持甚至加剧社会阶层的扩大,贫富差距依然存在,而影子教育的地域差异也将造成原本不均衡的城乡教育差距更大。

3.主导价值观偏差,学生发展被牵制

对学生自身来说,在周末或假期时间参加影子教育,特别是文化课方面的学习,会产生一定学习压力,容易丧失对学习的乐趣。虽然参加影子教育在短时间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长期的全天式学习更会让学生想要逃避学校教育。另外,以文化课为主要辅导内容的影子教育,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会提前教授学生下一阶段的教材知识。因此,很多学生容易把影子教育作为自己的“后备储蓄”,有了这样的心理安慰,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紧张感会逐渐丧失,对影子教育产生心理依赖。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还未改变以考试来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成绩的高低成为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高度关注的一项内容。为达到理想的考试成绩,学生和家长不得不参加辅导机构。因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课外辅导机构均已提高量化成绩作为唯一目标,这样的教育目的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考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均衡发展,教育的工具性在影子教育中被极具扩大,教育的本质被无情埋没,并且学生被错误的教育理念和“三观”教育所误导。

4.学校教师权威受“威胁”,教师角色遭遇危机

影子教育给教师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打乱教学计划,削弱教师权威形象。以学业辅导为主要内容的影子教育,在绝大时候帮助学生提前学习下一阶段的学科知识,进而造成一部分学生对教师原定的教学内容已经掌握,其他学生则按部就班地学习。然而,这样的学生状况为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教学困扰。不管教师选择重新拟定教学计划或是遵照原定的教学计划继续教学,对参与影子教育的学生和未接受影子教育的学生来说都会造成他们的心智发展与教学内容的互不对应,进而影响到学生原本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权威性也受到削弱,重要的是学生对学校教育内的课程失去了兴趣。影子教育比起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它能够有效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辅导。当部分学生逐渐适应影子教育的教学方式,产生依赖性,就会对学校教学产生不耐烦、厌倦的情绪,从而影响原本稳固的师生关系,对学校教育不再期待。至此,教师和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不管是受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影响,还是师生主体之间角色的变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形成了“威胁”。

三、对国内影子教育的改革路径

影子教育的治理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额外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维护义务教育公益性的服务体系。教育服务市场的形成不会因为行政的禁止而毁灭,所以,对影子教育的治理应采取规范、完善的管理措施。

1.加强对影子教育的监督与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虽然国家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作出了整体上的规划,但国务院就其具体的经营化管理依然没有具体的、体系化的管理规定,以至于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下的教育辅导机构无法可依。在2013年,教育部颁布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对不同类型的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影子教育带来的潜在社会影响政府可以通过规范它们的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来予以监督和管理。如果把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或产品,首先应明确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教育辅导机构必须有自己的“服务内容标准和范围”。在这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宏观的指导作用,为同类型的教育培训机构制定一套宏观的服务标准,明确教育辅导的内容、适用对象、难度级别,并接受教育专家的审查与判定。至此,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能够避免教育体制内的恶性循环,而且有利于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关系。其次,明确教育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当教育作为一种产品进入社会中,自然会生成教育市场、教育服务商业化的现象。从经济学理论看,教育的产品化具有明显的营利性,教育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一条相互衔接的产业链[6]。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必然通过价格来调动市场供求,所以,政府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实行严格管理,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质量的同时,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

2.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育公平

从博弈论角度看,学生和家长在决定是否参加课外辅导时如同陷入了“囚徒困境”。当学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选择参加课外辅导时,最大的获益者是教育辅导机构和补习教师。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条件较弱的家庭在这场选择中将承受更大的经济负担,进而陷入更严峻的社会环境。所以,政府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看待课外辅导现象,避免陷入恶性的博弈竞争局面,及时止损。鉴于影子教育对我国社会阶层造成的负面影响,政府应从以下方面来促进社会公平,将不利影响降到最小。首先,明确规定辅导机构在经济市场中的社会责任,根据不同规模、类型的辅导机构安排一定的帮扶对象。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教育资源渗入辅导机构,建构公平教育的保障机制,可借鉴韩国经验,以网络媒体的手段来提供课外辅导的替代品[7]。如此,学生不仅可以以较低的费用获得学习需要,而且落后地区的学生和家庭也有机会获得免费的课外补习,缩小与发达地区因经济因素而产生的教育差距。最后,建设低价优质的教育服务市场,缩小影子教育带来的教育不公现象。在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建构共享的教育辅导空间,通过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每个孩子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3.建构学校与影子教育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学校教育与课外辅导机构的关系问题,2015年6月教育部已明确做出表示,严禁任何正规学校与校外辅导机构合作进行有偿补习活动、严禁中小学校为课外辅导机构提供学生的任何信息[8]。学校作为政府决策的执行代理人,必须严格遵守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策和决定,因此,多数学校与校外辅导机构的关系成为了“对抗式”的存在。尽管如此,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学校仍会与影子教育进行选择性的联系与合作。因此,就国内形势看少数中小学校与影子教育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重要时期,而改革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明显不均,对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现状及中小学校对课外辅导机构的不同态度,建构学校教育与影子教育的合作发展关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4.提高正规学校教学质量,维护教师角色权威

提高正规学校教育质量是缩减学生和家长对课外辅导的竞争需求、削弱影子教育对学校教育中促进教育公平的冲击。在校生,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广范围地参加课外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正规学校教育质量有待迅速提高。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正在大力实行素质教育,而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的课外辅导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但究其原因,影子教育的“火热”发展与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从班级组织形式来看,我国中小学班级现状普遍存在人数多、规模大等问题,加上教师的教学模式传统与僵硬,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全面性、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以至于学生和家长更倾向于丰富多样、教学方式新颖的课外辅导机构。虽然我国对影子教育做出了相关的治理与监督,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生课外补习的倾向,所以我们应大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另外,针对部分工作之余做兼职甚至开办辅导班的情况,学校应尝试将有偿家教合法化,对其实施依法管理,在不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引导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亦华.从教师角度看影子教育对师生之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4(04).

[2] 范晓慧.“影子教育”的思考:多种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06).

[3] 薛海平.从学校教育到影子教育:教育竞争与社会再生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03).

[4] 李娜.影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5(05).

[5] 冯艳.“影子教育”的社会效应及治理路径[J].教育导刊,2018(06).

[6] 楼世洲.“影子教育”治理的困境与教育政策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3(18).

[7] 杨洪亮.《影子教育的挑战:欧盟家教及其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解读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02).

[8] 丁亚东,范勇,薛海平.竞争到合作:学校与影子教育机构的关系模式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8(09).

[作者:孟庆艳(1984-),女,内蒙古赤峰人,集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中小学生学校教育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加强民主党派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