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治疗”背后的科学原理

2020-07-16邱晨辉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2020年8期
关键词:抗病毒血浆抗体

邱晨辉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血浆治疗”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波说,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血浆治疗”直接折射出抗体对治疗此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性。

所谓血浆,是指离开血管的全血,在经过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富含血浆蛋白和各种抗体。“其中的抗体,就是人类机体对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武器之一。”黄波说。人类机体对付病毒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然后通过多种形式来“杀灭”病毒。

以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入侵为例,该病毒通过自身表面一种形状类似钉子的“spike蛋白”,与人体肺部上皮细胞表面的一种称为“血管緊张素转化酶2”(ACE2)的蛋白质结合,ACE2蛋白随后发生形状、结构变化,“携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并利用细胞自身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新的病毒。这些新的病毒,随后释放到人体细胞之外,利用同样的方式感染周围正常的细胞,如此循环。

“如果有一种抗体‘打破这一过程,就相当于立了大功。比如,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spike蛋白,阻断这一蛋白与人体的ACE2蛋白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病毒进入细胞。”黄波说。

这种针对“spike蛋白”的抗体,被称作“中和性抗体”,阻断“spike蛋白”于人体细胞之外,可谓是“御敌于国门外”。相应地,细胞外的病毒,就会逐渐分解。

除了“spike蛋白”,新型冠状病毒的表面,还有包膜蛋白和膜蛋白。后两种蛋白的抗体,被称作“非巾和性抗体”,这种抗体“上阵杀敌”的方法是“杀敌于国门内”:与新型冠状病毒表面包膜蛋白或膜蛋白结合后,非中和性抗体依靠免疫机制,介导人类机体免疫细胞对病毒颗粒进行吞噬。

“因此,非中和性抗体是通过间接作用清除病毒的,而中和性抗体,则是通过物理阻碍手段,直接发挥抗病毒效应,是抗体发挥抗病毒效应的主要力量。”中国微循环学会微循环与血液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南开大学教授潘雷霆说。从这个角度来看,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血浆一定要含有抗体,尤其是中和性抗体。

潘雷霆说,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身体血液中都会产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提取康复者血浆输入患者体内,即引入“外援”抗体,帮助患者机体杀灭、中和病毒,这就是血浆疗法。不过,除了中和性抗体、非中和性抗体,其他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就显得“束手无策”了。

“只要人类的机体产生出抗体,就能控制住病毒,这种想法可能是一种错觉,真实情况远非如此,有些抗体甚至可以反过来促进新冠肺炎的发展。”黄波说,“抗体并非万能,一个事实是,有不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体内,先前已经产生抗体,但依然无法控制住病毒,这是由于抗体具有复杂性。”

在他看来,抗体要发挥抗病毒的作用,前提条件是抗体要识别并结合病毒。但是,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内会产生针对病毒蛋白的多种不同抗体——其中,大多数抗体并没有抗病毒的作用,只有那些能够“识别”病毒表面蛋白的抗体,才可能有抗病毒的作用。

黄波说,即便是中和性抗体,也不是万能的。对于已进入细胞内的病毒,中和性抗体是“无能为力的”,而在细胞之外“抵御”病毒时,中和性抗体也只能阻止其中大部分的病毒入侵。这就意味着,仍有部分病毒会成为“漏网之鱼”,进入人体细胞。

黄波还说,对于那些躲藏在人体细胞之内的病毒,最终还是要依赖人体T细胞进行“剿灭”。T细胞能够识别被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蛋白信息,从而对被感染的细胞发动攻击,并将其杀灭,其结果是,被感染的细胞死亡,躲藏在其内的病毒也遭受“被降解”的命运。

至于非中和性抗体,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潘雷霆介绍,非中和性抗体可与病毒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吞噬,这种免疫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正常情况下,巨噬细胞在吞噬病毒后,将其包裹在内吞体里,随后,内吞体离开细胞表面,向细胞内移动,在此过程中,与溶酶体融合,而后者体内含有各种各样的水解酶,能够水解病毒,从而消灭病毒。

不过,病毒也在不断进化,利用一切手段逃过吞噬杀伤。比如病毒被吞噬后,会想办法脱去最外层的包膜,裸露出病毒核酸,然后将核酸从内吞体中转运至巨噬细胞的细胞质中,在那里,病毒的核酸,则会复制组装成新的病毒,并被释放到细胞外。“如此一来,病毒借助此类非中和性抗体,将免疫细胞转变为病毒的宿主,‘化敌为友,逃避免疫杀伤的同时,还实现‘自我扩增。”潘雷霆说。

那么,非中和性抗体是否“弊大于利”?“也不是,这要取决于时相。”黄波说,“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巨噬细胞各方面功能完好,即便有部分病毒逃逸,巨噬细胞启动的干扰素信号通路,也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增。”

不过,在病毒感染的中后期,巨噬细胞的功能出现变化,病毒则利用“可乘之机”,一方面逃逸,另一方面大量扩增,而大量扩增的病毒,反过来迫使巨噬细胞激活,进而释放大量的促炎因子,造成对肺部组织的损伤。

黄波认为,非中和性抗体在早期阶段能够发挥抗病毒作用,但在中后期,则可能导致肺部免疫损伤。对于抗体的复杂性,人们需要有足够的认识。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3月10日,有删节)

猜你喜欢

抗病毒血浆抗体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全国唯一人源化抗体小鼠 进入药物开发应用阶段
哪些因素影响乙肝治疗
一种用于抗体快速分离的嗜硫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大三阳但肝功正常需要抗病毒吗
通过饲喂特异性卵黄抗体控制猪肠道疾病(完)
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几大误区
逼中小学生卖血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