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及纳污能力核定管理探究

2020-07-16侯国华

水利技术监督 2020年4期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水源地

侯国华

(辽宁省水科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3)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1]在理论上是环境中的自然规律参数,它反映了水体中各种物质的迁移、转化和积累,还反映了在满足特定水体功能或水质目标要求的条件下水污染物的最大承载量,它与水体特征和水质目标直接相关,它是控制进入河流的污染物总量的关键参数,是水资源规划和水环境规划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某一地区水环境客观管理的基础。

由于污染物的容量既反映了流域的自然属性[2],又反映了人类对水环境的需求,其规模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变化和水体的不断改善而不断变化,人们的水环境需求发生变化[2]。因此对水污染能力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环境系统的内在属性并掌握其自然规律[3],而且可以用于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区域水环境污染的综合控制以及对河流的总污染控制,有利于优化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布局,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

辽宁省水资源匮乏,开发利用程度高,水环境污染严重[4]。近年来的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环境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究其原因,与水资源缺乏、河道径流量小、污染物排放量大、水体纳污能力低下有直接关系。核定辽宁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制定合理可行的排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5],实现水功能区的有效管理,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由于水污染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因此确定水污染能力必须考虑河流的设计水文条件[6]、污染物的运输和转化以及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影响[7],通过选择适当的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计算。

1 水功能区划分管理

1.1 业务内容

流域管理机构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重要江湖水功能一级区划,并按照有关规定负责直接管理,其他水功能区以及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体的其他水功能的划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划分[8]。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江湖水功能区划[9],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形成国家水功能区划,经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意见后报请国务院批准[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水功能区划,组织本地区水功能区划的编制,征求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9],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2 业务数据

包括水功能区划报告、水功能区登记表、水功能区划图、已划定水功能区名录、水功能区界立碑信息等。

1.3 与其他业务的数据关系

其业务为水资源论证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及水功能区达标评估业务提供水功能区划分数据支撑[9],并对水资源考核管理业务提供支持。

2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管理

2.1 业务内容

包括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管辖权内的水功能区进行日常水质监测,开展年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编制水质达标评价报告并逐级上报,上级对下级开展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编制评估报告。

2.2 业务流程

包括水功能区日常监测、年度水功能区达标评价及上报、编制评估报告,如图1所示。

图1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业务流程图

2.3 业务数据

包括水功能区信息、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信息、年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报告、水质达标评估报告等。

2.4 与其他业务的数据关系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业务需要信息服务及水功能区划业务提供数据支撑,并为考核与结果管理提供业务支持,如图2所示。

图2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与其他业务数据关系示意图

3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管理

3.1 业务内容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检查,评估水功能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水资源保护状况,并实时公布考核结果。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10]应当根据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对水区的水污染能力进行审查,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水域限制污染物总量提出意见,并抄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业务活动包括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准、提出限排意见、抄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3.2 业务流程

由于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与限排意见,涉及各级水资源保护部门和政府,且不是经常性业务,在本项目中,不做流程化处理,只进行核定结果管理,如图3所示。

图3 水功能区划与其他业务数据关系示意图

3.3 业务数据

包括水功能区划、纳污能力指标、限排意见等。

3.4 与其他业务的数据关系

水功能区纳污核定业务根据水功能区划信息为水资源论证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业务提供纳污能力指标数据,并为水资源考核管理业务提供支持,如图4所示。

图4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与其他业务数据关系示意图

4 入河排污口管理

4.1 业务内容

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与监督管理包括:入河排污口的申请与审批管理,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管理,入河排污口登记管理,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治理和入河排污口档案管理。

4.2 业务流程

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与监督管理业务包括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11]、入河排污口动态管理、入河排污口审批,如图5所示。

图5 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与监督管理业务流程图

4.3 业务数据

包括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受理/不受理通知书、补正材料通知书、入河排污口材料审查意见表、入河排污口审批意见表、入河排污口登记表、入河排污口允许/不允许使用通知书、入河排污口设置公告等。

4.4 与其他业务的数据关系

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与监督管理业务需要信息服务、水功能区划、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及标准规范管理业务的支持,并为水资源论证管理、取水许可审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及水资源管理考核业务提供支持,如图6所示。

图6 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与监督管理与其他业务数据关系示意图

5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

5.1 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管理

5.1.1业务内容

辽宁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备选、上报,流域机构对备选水源地开展调查、核定,水利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审核和发布工作。饮用水水源地核定过程中,包含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

5.1.2业务数据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报告单位、所在流域、所在省区、具体城市、报告日期、报告内容等。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设置与划分审批表:城市名称、饮用水水源地编号、水源地类型、审批意见、审批时间、审批机构等。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统计表:所在省份、城市名称、饮用水水源地编号、水源地类型、保护区级别等。

5.2 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评估建设管理

5.2.1业务内容

对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从水源地水量、水质、安全监控体系、管理等四方面开展目标考核[10]。业务活动包括:编制省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总体方案、确定省级年度达标水源地、达标建设年度完成情况自评、年度检查评估、评估结果通报等。

5.2.2业务流程

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评估建设业务包括水利部、流域机构及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三级机构,业务包括总体实施方案的编写与备案、达标建设组织实施及技术指导、年度完成情况评估及检查与通报,如图7所示。

5.2.3业务数据

包括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总体方案、省级年度预达标水源地目录、年度自评报告、年度检查评估过程信息与文本、评估结果报告、达标水源地名录。

5.2.4与其他业务的数据关系

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评估建设业务需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管理、信息服务、支撑保障业务提供数据支撑,并为考核与结果管理业务提供支持,如图8所示。

图7 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评估建设业务流程图

图8 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评估建设与其他业务数据关系示意图

图9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管理业务流程

6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6.1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管理

6.1.1业务内容

包括试点方案编制、试点申报与批复、方案实施、中期评估和检查、试点验收等。

6.1.2业务流程

包括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的申报与审批、试点项目监督检查与验收及管理实施等,如图9所示。

6.1.3业务数据

包括城市水生态试点申请表、试点方案、试点审批表、试点项目表、水生态试点评估验收表、城市水生态试点信息表等。

6.1.4与其他业务的数据关系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业务需要信息服务业务提供规划标准等数据,并为呵护健康评估管理业务提供支持,如图10所示。

图10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管理与其他业务数据关系示意图

6.2 河湖健康评估管理

6.2.1业务内容

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和实施方案编制、汇总河湖健康评估(试点)调查监测、河湖健康评估管理。

图11 河湖健康评估管理业务流程图

6.2.2业务流程

河湖健康评估管理业务包括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和实施方案编制[11]、试点河湖健康评估、汇总各级包括试点河湖健康评估调查监测、河湖健康评估管理等,如图11所示。

6.2.3业务数据

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实施方案、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调查监测信息、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报告等[12]。

6.2.4与其他业务的数据关系

河湖健康评估管理业务需要监测信息管理、法律法规信息管理及标准规范信息管理业务提供数据支持,如图12所示。

图12 河湖健康评估管理与其他业务数据关系示意图

7 结语

通过对辽宁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及纳污能力核定管理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要达到客观公平的分析评估和管理,必须尽快解决当前水质监测的覆盖率和规范性[13- 15],这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水功能区的复核工作,大力开展监测评估和管理流程,严格核查水域的水质纳污,控制排入江湖的污水总量,各级政府应把限制总污染作为预防和减少水污染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在排污量超过水功能区内排污总量极限的区域,限制新的取水口和排污口进入河流的许可,建立水功能区水质标准评价体系,完善纳污能力核定管理体系,分别对不同区域的水功能区独立开展分析工作,对加强水源保护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6]。

猜你喜欢

入河排污口水源地
浅谈广西入河排污口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滏阳河流域入河再生水对实测径流的影响分析
国务院办公厅: 发文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物探方法在下花园饮用水源地勘察项目中的应用
电法在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以河南渑池电厂为例
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山西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