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不断成长的家长吗?

2020-07-16吴任

莫愁 2020年21期
关键词:心性管教女儿

☺吴任

前不久,一对母女找我做家庭教育咨询。这位母亲和她12岁的女儿天天吵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母亲想插手孩子的诸多事宜,孩子嫌母亲太唠叨,亲子间的冲突一次次爆发。这位母亲强调:“我这样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一旁的女儿露出极不认同的表情,母亲却丝毫没有察觉,还在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为女儿的付出。

这不是个案,很多父母都以“一切为了孩子”的观念来进行家庭教育,但结果并不理想,反而带来更多问题。

一切为了孩子——父母把生命禁锢在单一功能上,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自我设限。每个生命都是独特而宝贵的,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发掘自身的无限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引导而非代替。

这种观念还会对孩子构成限制,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万一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怎么办?未来要如何回报父母?

不少父母对孩子有诸多要求和希冀,其实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希望孩子帮自己完成曾经的理想。这种想法经过包装,美化成“一切为了孩子”。可是有多少孩子能接受父母强加的愿望呢?

想给父母们几点建议。

1.父母要常常反观自省,提升自我。教育子女的最好方法是做好自己,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教育孩子是靠行动影响而非嘴巴管教。家庭教育中,居高临下或一厢情愿的说教大多会失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看书学习,那么最快的方法就是父母放下手机,走进书房拿起书和孩子一起阅读。

2.逢事多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见。相互独立的个体对同样事物的认知往往不同。很多人习惯按照自己的认知来说话做事,但实际情况中,了解他人的认知比执行自己的认知更重要,亲子关系也不例外。每个孩子都具备独立的人格,从根本上说,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民主式的教育就是逢事多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见,引导而非压迫孩子做出决定。因为孩子天真无邪的天性,他们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父母更具备正能量。智慧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这种共同学习、互相进步的亲子关系,比单方面的管教关系更和谐牢固。

3.父母应抓大放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性。心性好比是水,人生的结果好比是船,水涨则船高。不懂得抓大放小,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往往是父母孩子双方都身心俱疲,得不偿失。

说到底,家庭教育的核心角色还是父母。所以父母应该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自我成长上,只有自己达到应有的高度,才能提升孩子的高度。

在那对母女倾诉完之后,我用上面几个原则指导她们现场约法三章。母亲主动对女儿约定: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不发脾气、不吵架,凡事好好沟通;对女儿的口吻由命令改为询问;任何事情说教不超过三遍。女儿主动对母亲约定: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不发脾气、不吵架,凡事好好沟通;晚上十点以后不玩手机;承诺妈妈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这个约法三章是一个阶段性协议,将给她们带来一段和平共处的时光。相信随着智慧的不断提升,她们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心性管教女儿
杨会勤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用道
大三的女儿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管教晚矣
和女儿的日常
从于丹讲《论语》中得出的领悟
WHERE ARE WE GOING, DAD
“气”与船山心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