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慢性胃炎诊治体会

2020-07-15张菊海

甘肃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炎内镜

张菊海

(甘肃省古浪县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 古浪 733100)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指的是胃黏膜发生慢性炎性病变,在各种胃病中发病率居于首位。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和生活压力也在加重,导致慢性胃炎发病人数明显增加。有学者研究称[1],由于慢性胃炎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尽早确诊并规范治疗,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轻胃肠道功能损害,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文中选取72例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了慢性胃炎的诊疗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在古浪县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胃炎病例中选取72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以入院编号为准,分成2个小组:36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20例(55.6%),女性16例(44.4%);年龄位于 26-77 岁,平均(45.8±6.3)岁;病程3-20个月,平均(10.7±1.8)个月。36例试验组中,包括男性 21例(58.3%),女性 15例(41.7%);年龄位于 28-79 岁,平均(46.4±6.8)岁;病程 4-22 个月,平均(11.3±2.2)个月。2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以下比较研究。

1.2 纳排标准

纳入患者要求[2]:(1)年龄 18-80岁;(2)经内镜、病理检查确诊;(3)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排除的患者有:(1)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2)心肝肾功能不全;(3)胃部手术史;(4)合并胃肠道肿瘤等。

1.3 方法

1.3.1 诊断方法

内镜检查前,要求患者禁食8h,首先告知检查流程和要点,患者做好准备工作,保持平稳情绪,并饮用利多卡因胶浆10ml。仪器选用电子内镜,经口缓慢置入胃部,探查胃部形态和特征,取3-5块胃黏膜进行病理检查。

1.3.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单纯实施西医治疗,用药选择阿莫西林 (由广州白云山制药公司生产,批号H44021518),口服用药,3 次/d,剂量为 0.5g;奥美拉唑(由湖南迪诺制药公司生产,批号H43021416),口服用药,2次/d,剂量为20mg。在此基础上,消化不良加用多潘立酮,Hp感染加用甲硝唑,胆汁反流加用胃复安。治疗时间为4周。

2)试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用药的同时使用中医汤药,基本组方包括山药、厚朴、黄连、太子参各15g,乌梅、沙参、生地、白术各12g,郁金、麦冬、石斛、枳壳各10g,柴胡8g。加水300ml煎煮,取汁分早晚2次饮用,治疗时间共计4周。

1.4 观察指标

(1)观察内镜检查结果,分型标准如下:A型:胃窦部血管可透见,黏膜减少;B型:胃黏膜红白相间,皱襞变平或消失;C型:胃黏膜粗糙、颗粒样增生,伴有隆起或糜烂。(2)观察临床疗效[3]:显效: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均消失,饮食和胃肠道功能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饮食和胃肠道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存在或加重,饮食和胃肠道功能减退。(3)在治疗前、后,利用VAS量表评估胃部疼痛程度,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利用GSRS量表评估患者胃肠道功能,包括腹痛等16个项目,采用7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功能越差[4]。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记录各项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的最新版本。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t检验。如果P<0.05,说明组间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内镜检查结果

72例患者中,内镜检出69例(95.8%),疾病分型和病理结果差异不大(P>0.05)。见表1。

表1 患者病理和内镜检查结果比较 (n,%)

2.2 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34例(94.4%),高于对照组的 28 例(77.8%),差异显著(P<0.05)。见表 2。

表2 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n,%)

2.3 胃肠道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VAS评分、GS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的胃肠道功能评分比较 (分,`±s)

表3 2组治疗前后的胃肠道功能评分比较 (分,`±s)

注:和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VAS评分 GSR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36) 6.4±2.5 2.3±0.8# 85.4±7.9 43.5±2.6#对照组(n=36) 6.3±2.2 2.9±1.4# 86.2±7.3 48.0±3.3#t 0.180 2.232 0.446 6.426 P值 0.857 0.028 0.656 0.001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损害,常见如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在我国,慢性胃炎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且中老年人是高发群体[5]。具体分析发病原因,和Hp感染、刺激性食物、药物影响、口咽部慢性感染、胆汁反流、精神紧张、环境变化等有关。该疾病发生后,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表现是胃痛、腹胀、反酸等,容易误以为是消化不良,而没有及时就诊。相关研究称[6],慢性胃炎迁延不愈,会提高胃癌发生风险。可见,尽早确诊并治疗,才能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文中以72例患者为对象,内镜检查的检出率为95.8%,且疾病分型和病理诊断的差异不大,可见内镜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治疗方面,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实施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更高,治疗后的VAS评分、GSR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刘延军的研究结果相近[7]。分析认为,常规使用西药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中医领域,慢性胃炎属于痞满、胃脘痛的范畴,主要是饮食不节、气郁不畅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治疗原则是理气通络、止痛行血。文中使用中医汤药,山药健脾补肺,厚朴下气除满;黄连清热解毒、太子参生津润肺;沙参益胃生津,生地凉血止血;白术健脾益气,枳壳行滞消胀。诸药合用,可以止痛理气、补肺健脾益胃,实现治疗目标。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标本兼治,又能减少单用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因此应用价值更高[8]。

综上,内镜是诊断慢性胃炎的有效手段,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更佳,能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胃肠道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炎内镜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眼内镜的噱头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