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革行业污水治理方法的研究

2020-07-15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皮革离子污水

郭 俊

(河南省柘城县环境监测站 476200)

0 引言

2013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Nazarbayev University 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如今,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世界制革工业的重心和中心重叠在我国版图上。目前,制革工业及附属产业已成为我国轻工业出口贸易中的主打产品之一。

中国目前的世界皮革霸主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2016 年起,皮革产量稳定在6 亿平方米上下,占世界皮革总产量的25%左右,稳居世界首位。据《中国皮革产业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9 版)》显示:截至2018 年底,我国轻革生产主要集中在冀、浙、粤、豫等省份,且冀、浙合计占全国一半以上。2017 年我国皮革鞣制加工行业主营业务累计突破1500 亿元,利润总额累计突破100 亿元;皮革制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累计收入突破3400 亿元,利润总额累计突破200 亿元。

制革行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其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制革业从分类上属于重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目前我国制革污水的年排放量介于2-3 亿吨之间,给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和考验。特别是在河北和浙江的制革企业集中地区,水质污染现象尤为严重。

1 制革行业污水的来源及特点

1.1 制革行业污水的来源

制革行业,通俗来讲就是将动物的生皮鞣制成皮革的行业。制革过程中,需使用物理手段或者化学手段去除动物表皮的毛发、去除生皮中的非胶原纤维组织,再使真皮层中保留的胶原纤维聚集、有序分布、力学强化,最后经机械加工得到皮革成品。制革工艺一般依次通过脱毛除脂、鞣制和加工整饰工艺流程。其中前两个工艺流程属于湿法操作,需要借助大量的工业用水,因而也就产生大量的制革污水。

1.2 制革行业污水的特点

制革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动物生皮中去除掉的水溶性污染物、一类是各工艺流程中添加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中的残留部分,由于其不可能恰好和动物生皮组织恰好完全反应,难免存在剩余。第三类是各工艺流程中添加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与动物生皮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后产生的新组份生成物。这三类物质融合到工业水中形成制革污水,并使得制革污水中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还有污水着色、悬浮物等。制革污水的水质指标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制革污水的水质指标情况

由表1 可知,由于制革工艺过程中硫化钠、铵盐、酸、碱及鞣剂等药品的添加,使得制革污水中化学需氧量含量较高。悬浮物主要源自脱毛除脂阶段从动物生皮上剥离的毛发、肉渣及碎皮等。氨氮的成因是由于铵盐的加入,目的是对动物生皮进行脱灰软化处理。氯离子超标是由于要用食盐浸渍动物生皮以便防腐保存。脱毛浸灰过程主要产生硫离子,而鞣制工序主要产生具有较大毒性的三价铬离子。

1.2.1 制革行业耗水量大、排污量大

制革行业是高耗水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平均盐/废水比大概为1kg 盐/ 600~700L 废水。其中以牛皮耗水量最多,生产加工一张盐湿牛皮或水牛皮[1],大概耗水1.0~2.0t,而生产加工一张羊皮[2]或猪皮[3]的耗水量分别为 0.2~0.3t 和0.3~0.5t。理论上因品种及生坯类别差异,每生产 1t 原料皮,耗水量大概在60~120t 这个区间。

1.2.2 制革行业污水成分不稳定,治污负荷重

由于不同地区的动物皮生坯品质不同,且不同地区的制革企业生产工艺不同,因此制革工业废水的成分、水质、污水数量差别较大[4]。目前,大部分制革企业的皮革生产过程大多转移至转鼓中进行,产生的制革污水视其污染程度,少量污水可循环使用,然后间歇排放,水量总变化系数可达2.0 左右,水质变化系数高达9-10左右。

2 制革污水的处理方法

近些年治污科技取得了较大进步,制革污水一般都会经过两级处理过程。一级处理主要指自然沉降并过滤,然后转入二级处理阶段。二级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大途径,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吸附法;化学处理主要是混凝沉淀法、催化氧化法、酸碱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主要是生物膜和厌氧处理法,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2.1 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主要是指吸附法,即利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的、不溶性固体吸附剂,将水样中的水体污染组分吸附于吸附剂表面或孔道内,然后再将漂浮或沉降的固体吸附剂过滤收集,再针根据水体污染物组份特点选用同类溶剂,将水体污染物组份解吸附,或者一起填埋或烧掉,从而达到治理水体污染目的[5]。常用固体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煤渣、木屑、谷壳和棉花等。

2.2 化学处理法

2.2.1 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适用于浸灰脱毛液,其原理为加入针对硫离子的化学沉淀剂,使其发生化学吸附或者配位转化为不溶性沉淀或悬浮物,然后进行过滤除去硫离子。常用的沉淀剂是廉价的铁盐或是亚铁盐,其特点是本身溶解性好、毒性小,与硫离子的反应速度快,除硫率高。但缺陷是用量较大,部分因微弱铁磁性发生颗粒聚集,亟待进一步解决。

2.2.2 催化氧化法

催化氧化法的原理是借助外加的可溶性氧化剂,将制革废水中的硫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然后再沉淀去除。常用的氧化剂有锰盐、高锰酸钾和双氧水。经实践摸索,发现锰盐的氧化效果相对最佳,且催化氧化法的处理成本与水体硫离子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有望将处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2.2.3 酸碱处理法

酸碱处理法,首先是用盐酸、磷酸等工业酸将浸灰脱毛废液的酸度降到4 至6,使废液内部的硫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转变成硫化氢气体逸出,再利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工业碱中和水体pH,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此种方法需要用到耐酸碱腐蚀的容器,且处理规模较小,并且因工业强酸、强碱现在被管制,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在逐步缩小。

2.3 生物处理法

2.3.1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主要借助微生物来进行,其原理是将微生物附着在生物反应器中,当微生物与制革污水接触时,制革污水中的有机物成分被微生物作为食物进行吞噬并分解掉,从而达到将废水净化的目的。这个处理方法受微生物种类和用量影响较大,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但一般处理规模不大,处置周期较长。

2.3.2 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原理是借助厌氧微生物的厌氧反应,将制革污水中的有机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然后再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乳酸、醇类等更简单的物质。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制革污水中的有机大分子最终被转化成乙酸、甲酸、甲醇等小分子,最后转化为甲烷气体逸出。厌氧处理法的优点是投资费用少、占地面积小、动力需求低。缺点是处理能力小,处理周期长,且受制于制革污水的毒性大小,不适于高浓度、高pH 的制革污水环境。

2.3.3 好氧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法需要借助活性污泥作为好氧生物的载体,构建好氧生物污泥沟渠。好氧生物污泥沟渠工艺处理一般历经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四个过程,工艺流程清晰明确、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5]、可将多个氧化沟串联使用因此效率较高、治污量大,尤其适于高COD 的制革污水。

3 结语

制革污水成分复杂、年均排放量巨大、治理任务重、难度大,但应根据制革污水的区域特点和成分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认真落实污水处理,做到达标排放。以缓解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升制革行业的绿色元素,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革行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制革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绿色定位和地位,切实践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猜你喜欢

皮革离子污水
污水厂设计与工艺选择研究
皮革回潮
污水罐坍塌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黑皮游戏大迷宫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