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科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2020-07-14陈亮曾跃勤

科教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本科生医学创新

陈亮 曾跃勤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一种依托学校大学生创新计划,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新型培养模式。实践表明,科研兴趣小组的运作符合实际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团队意识,可有效提高科研水平。

关键词 创新 本科生 医学 大学生创新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90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medical undergraduates' creativity in practice, this paper explores a new student studying way by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Progra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m teacher, the students of the scientific team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 from real world, with more innovation spirit and team awareness.

Keywords innovation; undergraduate; medicine;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program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浪潮已冲击遍及全球的各个国家,再没有一个角落是可以超然于外。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土地、原料、能源等物质形式的利用和开发。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尤其是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智力劳动和知识创新。在以往,自然和社会处处制约人的活动和需要。但是随着创造性脑力劳动的成果增多,这种制约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渴望也不断攀升。所以,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的根本靠人才,人才的基础是教育。早在上世纪的20年代,加州理工学院就有部分教师个人主动在科研项目中启用本科生。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校级范围的科研计划,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1]之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先后开启类似的课程和项目。美国大学的本科生科研培训现在已经达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成熟水平。在我国,由清华大学在1996年首次实施本科生的科研计划。随后,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陆续为大学本科生提供参加科研项目的机会,以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2000年后,国内各地方院校纷纷顺应这一潮流,开始实施大学生科研计划。教育部和各省市、地区也为本科生开展研究活动提供了各种支持和资助。[2]其中,我校推出的大学生创新计划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在人力物力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自2010年起我们开始组建科研兴趣小组,从实际出发,积极结合大学生创新计划,引导医学类本科生参与科研,在实践历练中激发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 科研兴趣小组的运作

科研兴趣小组运作的基本模式为:以学生作为研究活动的主体,由指导教师的国家或省级科研项目提供研究内容和方向,比如以项目的部分内容作为研究主题,展开科研探索活动。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提供建议,及时点拨,帮助学生在获取科研信息,分析、概括问题,批判性思维等创新综合能力上得到提高。

1.1 入选

通过课堂教学、教师推荐和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安排实验室观摩学习,参加多种学术活动和项目研讨会议。通过2~3个月的观察,挑选2~3名思维敏捷、成绩优秀而且研究兴趣较高的学生进入实验室。指导学生掌握检索文献、阅读文献的方法并熟悉相关研究背景的知识和理论。通过查阅和学习该研究领域专家当年发表的文章,总结研究思路和特点,熟悉实验方法,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基本的实验室练习,如DNA提纯,PCR,切片染色,细胞培养等常规操作,掌握实验所需的常见方法和技术。作为医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实践不仅补充和巩固课本的基础知识,而且拓展眼界,增加对前沿科技的了解。

1.2 考核

无规矩不成方圆。进入实验室不等于直接具备了足够的科研能力,难免有人不能适应实验研究的要求。这就要求设立稳定的考核、淘汰机制。指导教师结合研究内容和实验进展,给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这些比较容易、短期的工作内容并没有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进去的信心,同时又对同学提出严格要求,使其按设定时间完成任务。在此氛围中,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可得到很大提高。对不能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或实验室投入时间太少的学生,指导教师将适时与之沟通,通过交谈、分析,发现其中的原因和困难并设法解决。不能改进,无法保证有效完成研究任务的,最后劝其退出实验室的学习。

1.3 成果

指导学生整理、分析数据,把辛苦学习和探索的总结和反思以发表论文的形式加以巩固和升华,这也是完成科研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性任务,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成果。本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确定论文题目,使用专业软件如SPSS,對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科学推断研究结果和结论,严格按权威期刊要求规范化写作,指导论文投稿以及根据审稿专家意见补充完善数据或撰写答复邮件。一篇完整的论文很难靠一、两个人完成,尤其是生命科学的文章更是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共同完成。因此,通过撰写论文,学生能够更加明白个人的工作对团队的意义。

2 实践与收获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科研兴趣小组的运作日渐成熟,收获也日益增多。首先是论文成果增加。图1是历年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数量。同时,学生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教育厅科研项目等各级项目。累计获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6项,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项。在兴趣小组的学习中,我们的团队不仅实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树立了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协同合作,顽强奋进的踏实品格。2016年小组学生获校级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017年获昆明医科大学科技创新优胜奖,2018年获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基础医学院科技节一等奖。

2.1 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生命科学的研究需要极强的探索意识,在动脑的同时还要动手,没有自我的主动意识就无法取得有效的知识成果。兴趣小组的学生需要在老师提供研究背景的基础上,负责设计实验方案初稿。他们提出原始的研究思路后,老师再和学生反复讨论、修改,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研究项目的申请答辩。在研究探索的各个环节,老师注意不能干扰学生的试错阶段,仅在必要时给予关键的点拨和提示,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去替代他们的思考机会。在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术后,学生可自主安排时间完成实验任务(当然是在研究计划的范围内)。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比如条带不清,甚至是结果和预期不一致时,老师都先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分析,再经共同讨论找出原因,一同设法解决问题。经过实践活动的锻炼,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在主体意识上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培养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学习习惯。根据实验研究的实际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生英文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同时能够熟练运用办公软件编排文献和汇报实验进展,用绘图和统计软件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2.2 探究未知,激发创新意识

科学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接力比赛,任何新知识、新思路都离不开先行者的智慧结晶。没有相应的理论认识,泛泛的上手实验只是增加了动手能力,无法具备真正的科研素质。学生通过查阅情报、分析资料和撰写综述,充分吸收已有成果,在了解某疾病的研究现状和领域的最新进展后提出新的思路,继而在模仿和学习中不断的加以琢磨和改进,努力将一点新的创意付诸实践。项目中的一些实验技术如切片染色、动物免疫等,其方法成熟却原理复杂,涉及多个学科。通过动手操作和亲身感受,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远远超过仅仅讲述、背诵的课堂学习。而且强烈的目的导向,促使学生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以新颖独创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比如,在Western blot实验中学生对膜转移时蛋白质是否可以穿透膜提出疑问,想前人所未想。后经查找资料和小组讨论,设计出新的实验回答了这一问题。

2.3 增加交流,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科学活动在今天日益发达,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少是仅依靠某个人的工作,往往更离不开科学家的联合作战。我们兴趣小组的研究活动顺利推进,离不开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实验中遇上难题或没有预计到的新问题,师生共同面对,相互帮助,教学相长。在汇报文献和实验进展时,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交流,各抒己见。在一些较为复杂的环节,如血清、肝、肾等样本的收集,小组的老师和学生分工合作,高效完成工作计划。在兴趣小组的研究活动中,学生相互学习,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在协作中赢得接纳和信任,小组团队精神因之得到极大发展和提高。

3 反思与总结

教育是一种长远效益的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要求立竿见影的成果。我们创建科研兴趣小组,是直接面向大学生,注重自主性、探索性。科研兴趣小组的目的是在一种积极营造的氛围中,让学生对科研的内容感兴趣,在自我的驱动下进行科学的探索活动。自2010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发表论文和得奖。通过兴趣小组形成的创新教育氛围,学生有机会较早地接触科研,获得基本的感性认识。科研之路是艰苦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要牺牲掉享受的时光,长时间泡在实验室里,有时还不得不接受实验失败的失望和打击。所以我们会建议学生要量力而行,在完成专业课的学习之后,觉得课余还有大量的时间,再来参加科研兴趣小组,为提升科研素质打基础。有的本科生对科研表现出畏难情绪,这是因为对实验室科研和医学课本的关系缺乏比较明确的认识。参加我们的科研兴趣小组,只要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发现科研是枯燥与乐趣并存,有许多未知的谜团等待他们的探索。拓宽眼界,了解了知识的生产和更新以后,他们就会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同时,大学生创新计划的支持,也使学生有更多的动力坚持科研探索。

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是否具有“可教性”?尽管业界对此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意见,但种种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严谨、科学的计划方案,学生创新性水平提高的成果有目共睹。科研兴趣小组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该方式适合医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又激发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科研兴趣小组的学习形式,既是对学校现有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也为高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学生的素质一般包括体能素质、知识结构、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精神。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学生的体能和知识量,而对于培养大学生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的精神重视不够。[3]尤其是医学类学科是偏重经验和实践检验的学问,重大的发现和创新都离不开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但是因为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学校十分强调课本理论,对研究型学习重视不足。和欧美国家相比,国内医学院校的学生创新思维明顯不足,临床医生的科研意识和研究水平因此出现较大的差距。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推进的人才资源,医科院校的广大医学生必然要求不断提高医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但是当前的学习条件、环境对学生创新性思维意识的培养仍有许多不利因素。有研究表明,经费支持不够,指导教师水平有限,实验条件欠缺,创新氛围淡薄是限制本科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4]此外,医科院校的本科学生还存在学业繁重的情况。低年级学生在专业课堂学习之余大多不重视研究探索,反而容易被各种社团活动吸引。高年级学生又面临临床实习,求职或者考研等实际问题,更没有精力进行反复的深入研究。经过高考的搏杀,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大学生不会甘心做一个只会考试背书的人,他们更希望能学到书本之外的知识。对他们创新素质的培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加大科研投入,从进入校门开始,就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鼓励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开设研讨课,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通讯作者:曾跃勤

参考文献

[1] 王正辉.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保障制度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3):45-46.

[2] 赵春华.以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搭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J].重庆高教,2010(4):29-30.

[3] 赵振红.高校创新教育理念实施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23-25.

[4] 邵光辉,潘政旭.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5-76.

猜你喜欢

本科生医学创新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