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态背景下的“态”生活教育体系

2020-07-14刘丽菲李文澜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5期
关键词:百灵生活馆垃圾

刘丽菲 李文澜

园所文化是幼儿园教育之魂。幼儿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生态,是全体成员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风园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幼儿园在长期的办园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兴衰与民族命运、环境质量与人民福祉作出的论述。江汉区百灵幼儿园地处寸土寸金的繁华商圈附近,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占全园幼儿人数比例过半,基于新融合教育背景,园所“把脉”实情、积极“破局”,以“与爱同行,共享成长”的办园理念为指引,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充分挖掘、利用并生成生态资源,全面构建幼儿园“态”生活教育体系,力促园所保教可持续发展。

大力挖掘资源,创设多维度生态环境

蒙台梭利曾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汲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每一个百灵人都积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致力于最大限度开掘环境的“展示”及“育人”功能,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间,科学布设每一处场景,使园所生态基调中寓有“以幼儿为主体、以教育为目的、以美感为传导”的内涵理念,外显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内化成独特的环境品味。

让每一处角落都添抹绿。2017年迁址之初,百灵园紧抓环境空白契机,注入生态理念及元素,其内部景观错落有致、花草疏密合理,既有梧桐、橘树与仿真绿叶的相得益彰,又有利用走道、长廊等建成的农耕农味、百灵农场与班级植物区角的遥相呼应,并缀以原木材质的书包柜、植物架及大型玩具等,使步入园区的幼儿在“绿色”与“本色”相互映衬的自然情景中,感受别样的生态意境。

让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百灵园的生态,在其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也在各班立足幼儿年龄特征而创设的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区域环境。百灵活动室的每一面墙壁都被用以向幼儿传递信息或留下他们探索的足迹,使幼儿们于无形的环境浸润之中,自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让每一类游戏都富于“情”。缘于很多思维活跃的幼儿不再满足教师惯用的说教及人为的游戏化环境,而对生活化环境表现出极大兴趣和探索欲望,百灵园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生态教育理念,将原有的“百灵小镇”进行重新规划,打通了活动室和长廊,打造了基于幼儿认知体验与游戏需求的“百灵家政”“百灵回收站”“百灵创意集市”等共筑的“百灵小镇小人国生活馆”。且“生活馆”里投放的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活材料,如“百灵家政”中供幼儿们收纳、整理的衣柜和练习家务劳动的清洁车等。

通过在活动区操作真实材料,幼儿们逐步掌握了生活活动技能,其游戏需求也得到了极大满足、游戏天性得到了极大释放。

让每一间教室都尽其“用”。面积小但不囿于小,而是以小“建”大。在既有的百灵小镇小人国生活馆基础上,百灵园依托各班班情重点打造特色区域,如大班有幼儿家中经营了超市、理发店等,该班即对应创设了百灵超市、百灵理发店,与百灵小镇其他场馆游戏互通。如此,游戏馆一跃成游戏场,既实现了游戏场域的横向延伸,也实现了游戏意义的纵向串联,其游戏主体还从单一班级发展至同龄班级再至全园混龄。这一生态“布局”不仅使活动区数量达标,也使每个区域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环境特色。

充分利用资源,开展多形式生态活动

在百灵园生态教育体系构建中,生态活动,尤以时下趋势正盛的“垃圾分类”活动为重头,具化了幼儿生态行为、践行了百灵生态理念。

以家庭为切入点,实践“变废为宝”理念。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补充,在面向幼儿的“垃圾分类”主题教育中,其效尤著。缘于幼儿家庭既是各类垃圾的制造“场所”,也是垃圾分类的主体单元。为此,百灵园积极建立家园互动、鼓励家长主导先行,先后发起齐学“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垃圾分类实践、征集生活废旧物品、亲子废旧制作比拼等专项活动,推动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向幼儿家庭的延伸与渗透。活动的分段推进使幼儿从垃圾分类的理论认识逐步上升到实践运用,既有“量”的经验积累,又有“质”的意识飞跃。且在共同收集生活废旧物品等活动过程中,“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美丽愿景也转为了幼儿及幼儿家庭的生动实践。

以园所为阵地,创设“垃圾回收”站点。“垃圾分类”主题赛课、“环保卫士”出街倡议,百灵园开展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们的参与热情,回收箱、管理员、门头招牌等筑起的“百灵回收站”应“需”而生。幼儿们从家中带来废旧塑料、纸箱、瓶罐等,分类投放到指定回收箱。“回收站管理员”则根据对幼儿投放过程、行为表现的观察等,生成系列教育活动。“百灵回收站”的创设还为百灵园创游活动及环境布置提供了丰富的、取之不尽的生活材料。如将收集到的牛奶瓶罐通过订购形式输送到百灵农场,将亲子利旧利废制作的小物品放入百灵创意集市格子铺进行标价“出售”。基于可回收垃圾的“花式”用途,百灵园还详细生成了“再生资源導图”,明确可回收垃圾在环境创设、学习活动及游戏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以社区为支撑,强化“垃圾分类”意识。为进一步强化活动主题,升华活动主旨,同步社区“垃圾分类”号召,百灵园垃圾分类主题教育走出园所,与社区合力推动“垃圾分类”落地实施。期间,以“环保卫士团”形式深入居民家庭、走近商圈街头,先后多次开展争做垃圾分类“小达人”及垃圾分类倡议活动,通过向社区居民及过往路人发放倡议书,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

合理生成资源,创设多情景生态课程

百灵园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大小事件,特别是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琐事”,做到课程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即纳入课程或活动中,如针对幼儿们起床穿衣困难,在百灵小镇小人国生活馆入口处设置了“百灵衣橱”,张贴了进区前必须要穿戴、整理好衣物的提示牌……从幼儿生活经验中自然生成的生态课程远比从书本上生搬硬套的更有生命力。

百灵教师还将育儿课堂搬至百灵小镇小人国生活馆,将活动现场转为教研现场,做到“教研追随养成的观察与记录”“园本追随研究的探讨与创新”。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呈现的语言、表情、动作、活动频率等判断幼儿游戏兴趣和水平,继而进行游戏环节及游戏材料的精准分析与调整,使游戏环境适宜幼儿发展,又以幼儿发展推动环境更新,在此两者的“相长”过程中,最终实现幼儿自我意识、认知水平、交流能力等全方面发展。

经过实践与探索,百灵园已逐步建立了指向幼儿全面发展的生态课程资源库,生成了系列生态课程资源:穿衣要整齐、大家来泡茶、土豆发芽了、我会照顾宝宝等。生态课程资源库的建立,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习惯养成需求,也为师幼提供了分期投放、按需取放、资源共享的有力服务与保障。此外,百灵园还设计了系列《百灵小镇小人国生活馆班级游戏计划单》《百灵小镇小人国生活馆幼儿游戏单》《游戏活动观察评估表》等,支持生态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由此,生态建设既在扭转“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的大处为之,也在坚持“环境适宜幼儿、游戏顺应天性、成长合乎规律”理念的“细微”作之。生态无止境,“百灵”进行时。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百灵生活馆垃圾
垃圾去哪了
“大理·拾叁月”城市生活馆
百灵春唱
福州MOOLIS生活馆
君山美学生活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倒垃圾
我家的“小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