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清水县博物馆藏品

2020-07-14刘娟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8期

刘娟娟

摘 要: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时期文化背景不同,雕刻艺术也千姿百态。佛造像是雕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价值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北魏时期的佛造像注重坚持民族特色,同时与外来艺术巧妙结合,有着非常卓越的成就。清水县博物馆珍藏的佛造像,数量丰富,造型精美,形体端庄,纪年清楚,造像内容丰富,铭文思路清晰,为研究北魏时期佛教艺术、佛教发展和北魏历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北魏佛造像;弥勒信仰;造像艺术

佛造像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产物,是佛教徒为方便供养佛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佛造像的材料有石、铜、铁、木、瓷、泥等。北魏时期的佛造像,尽管表现的是外来的宗教内容,但在艺术上却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运用自己的艺术进行了再创造。清水县博物馆所收藏的佛造像有北魏、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其中有2件北魏时期的佛造像均是国家一级文物,造型别具风格,纹饰精美,极具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文化价值。在这里就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的北魏佛造像,谈谈北魏佛造像艺术和北魏佛教文化发展的点滴。

1 北魏铜造像(图1)

造像高21厘米,宽12.5厘米;佛像涡纹高肉髻,长方脸,双耳垂肩,细高颈,面带微笑;身材比例协调,内着偏袒衫,外着半披肩袈裟,衣纹褶皱重叠,线条流畅细腻,双手置于腹前,掌心朝上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倒“凹”形底座上;底座长7厘米,宽5厘米,正面刻织锦纹,右侧和后面刻铭文。舟形通身背光,外圈刻火焰纹,内圈圆形头光饰莲瓣纹。造像背面阴刻二菩萨立于莲台上,面庞丰润,容貌秀丽,身长腰细,上身半裸,下身着裙,帔帛搭在双臂上,各手持杨柳枝呈交织状,树梢倒垂至两肩,神情安详,姿态自然,造型颇为完美,毫无做作之感。整体观之,此造像端庄凝重,雕刻细致且不失雄健之风,是太和时期佛造像的代表作。该造像于1975年“文革”时期破四旧收铜铁,时任清水县文物组组长的程天恩同志从县农发公司废品收购站钢铁堆中拣选出,于1984年7月14日登记入馆。1996年9月15日,国家文物局鉴定小组专家杜乃松、耿宝昌、杨柏达等鉴定其为国家一级文物。本尊造像保存完整,雕刻精湛,纪年清晰,兼具艺术性、历史性、文化性与宗教性,是清水县博物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底座右侧阴刻铭文:“太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清信仕张陵保造。”底座后面铭文:“铜像一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上生天上值遇弥勒下生人间侯王长者。”从铭文可知,这尊铜佛造像是在公元484年由发愿人张陵保为天下众生和自己的父母请愿而铸造的一尊弥勒佛。“七世父母”这一说法来自佛教,七世不是指祖宗七代,而是指今世加过去生的六世在六道轮回时各道的父母,故是“一切众生”的代名词。“所生父母”即现在的父母,“值遇弥勒”,《弥勒上生经》曰:“于未来世值遇弥勒,舍此身己,皆得上生兜率天。”

造像题记也叫发愿文,是随着石窟开凿兴起的一种造像与文字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是佛教的产物。题记与造像佛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发愿人把发愿文、颂偈等文字镌刻于造像龛的预留铭刻位置,以表其造像的原因、目的、造像题材和具体的凿刻时间等,并且期许功德永世流传。发愿文是对当时真人真事的具体记录,所记载的内容一般包括供养人的姓名、造像请愿的对象,请愿的佛像以释迦、弥勒像为主。

2 北魏石刻释迦佛

砂岩石质,通高30.6厘米,背屏最大径22厘米,碑座高7.5厘米,下宽14.5厘米,上宽16厘米。石造像背屏通体刻火焰纹,背屏前高浮雕一佛二菩萨,下为长方形座。主尊结跏趺坐,秀骨清像,高肉髻,右手上举,左手抚膝,施说法印,着右袒袈裟。主尊头顶上雕刻一化佛,结跏趺坐,施禅定印,着袈裟。二菩萨侍立主尊两侧,跣足,站势略同,双手合十,头戴宝冠,皆披巾绕肩下垂,下着裙。整尊石刻造像工艺精湛,布局合理,制作规整,形神生动逼真。其于1983年文物普查时由普查组成员在上邽乡白土崖村水帘洞庙宇内发现,经沟通协商后,带回博物馆收藏。1996年9月15日,国家文物局鉴定小组专家杜乃松、耿宝昌、杨柏达等鉴定其为国家一级文物。

3 为何北魏时期流行弥勒信仰

根据早期佛经记载,弥勒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属于印度婆罗门阶层,大乘佛教经典《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中提及:弥勒比佛祖释迦牟尼先行入灭,之后往生兜率天宫。在时机成熟时,弥勒下到人间,接替释迦牟尼,成为佛的继任者,是未来佛。北魏时期的佛教在普通民众的传播过程中,大力推崇弥勒信仰,这是为了适应当下的时代背景。自东汉末年,中原大地陷入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之中,民不聊生,苦不堪言,鲜卑族拓跋氏虽然统一北方建立北魏,但是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依然很多,上层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巩固新兴的国家政权,于是让僧人们选择弥勒信仰来传播佛教。弥勒信仰是以弥勒佛为信奉对象的宗教崇拜,弥勒佛是“纵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强调通过虔诚的佛教修行可以前往西方兜率天。弥勒信仰分为上生和下生两种。前者认为只要虔心修佛,一旦得道便可前往西方兜率天;后者则宣扬弥勒佛会在未来下生现实世界,并在俗世建立人间净土。这一佛国净土思想成为深受战争苦难的普通百姓所向往的“世外桃源”。此外,佛教信仰的流行与民间的灵魂不死的宗教观念和祭祖祈福等社会习俗结合起来,更加贴近下层民众的传统和精神需求,从而进一步推进了佛教在民间的传播。

4 浅述北魏时期佛造像的艺术特点

北魏时期佛教文化传播迅速,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孝文帝时,全国有寺院六千多所,僧尼七万七千多。到了北魏末期,全国已有寺院三万有余,僧尼共二百余万。寺院和僧尼众多的主要原因是受上层统治者的影响,国家政权建立各级僧官机构,任命各级僧官,直接控制全国的佛教徒,大力宣传、扶持佛教,广度僧尼,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凿石窟、造寺立像。随着佛教的大力发展,佛造像数量也日益增多,造像艺术特征鲜明。北魏佛像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微笑,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的两尊北魏时期的佛造像均面带微笑。佛的微笑给人一种亲切之感,凸显人性之美。距离清水县60余千米处的麦积山石窟中的第133窟,开凿于北魏时期,塑有一尊被誉为“东方微笑”的小沙弥,笑得纯真顽皮,可爱至极,神情憨厚而又略带稚气,俯首侧耳,似乎在专心致志地聆听佛的教诲;细眯的双眼,又好像在琢磨刚才佛陀的说教,而那深深刻印在他嘴角上的微笑,更像是领悟了其中的奥妙。这一动人微笑已“绽放”了上千年,让观者从容、淡然,忘却一切烦忧,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同北魏以后其他时代的佛造像相比,北魏佛造像具备了当时社会世俗化的美,更贴近现实,更容易博得大众的欢心,为历代佛教徒和佛教艺术研究者所仰慕。

北魏时期的佛造像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头光为圆形外有莲瓣一周。总的来说造像雕刻虽然细腻,但变化不多,中规中矩,造像样貌略带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特征。

5 结语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天水市东北,素有“关中屏障”之称,是中原与西北地区的古通道。其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中枢作用。该地出土的佛造像数量丰富,造型独特,纹饰精美,铭文规整,时代特征鲜明,为研究清水当时的政治、文化,佛教的传播、发展以及佛教造像艺术的演变等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张倩茹.北魏时期佛教在我国北方的传播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2]陈钧.谈谈北魏的石刻造像艺术[J].美术,1982(10):57-58+65.

[3]李宁民等.甘肃散見佛教石刻造像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