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宁波”:城市发展新品牌

2020-07-14邓晓东

新阅读 2020年7期
关键词:书展宁波市宁波

邓晓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宁波市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列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等,全市上下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图书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崇文尚读、书香浓厚”良好的社会风尚蔚然形成。

进入新时代,宁波市把握阅读发展新趋势、顺应阅读新习惯,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完善和提升阅读服务;以“图书+网络”新模式,开辟网络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电视图书馆、悦读书亭、阅读地图等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在城市主要的广场、超市、学校、社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同步推出阅读新服务,建设融电子阅读窗和“读好书”移动图书馆“悦读书亭”,向公众免费提供数万种电子书和数百种报纸供阅读下载,实现公共阅读在不同环境下的全覆盖,“书香宁波”建设已成为推动这座城市品质发展的新品牌。在2018年的全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评选中,宁波市名列第五。

构建优质网络体系,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以“书香宁波2020”为抓手推进全民阅读。2019年3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书香宁波2020”“影视宁波2020”“音乐宁波2020”“创意宁波2020”四大建设计划。其中“书香宁波2020”作为四项建设之首,从推动公共阅读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实体书店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化产业体系、加强引领性品牌建设等四大块20项重点任务,将全民阅读指标量化、具体化,制订“路线图”,排好“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将每年10月31日定为“书香宁波日”,同时将市、区县(市)阅读节、读书月、读书周融为一体,每年吸引700多万读者积极参与。

以联创联建的组网形式促进全民阅读。围绕“书香宁波2020”建设计划,全市上下协作联动,形成了以市级公共图书馆总馆建设为主体,县(区、市)级为配套的图书网络体系。宁波新华书店集团从2017年整合组建以来,两年里开了10多家新店,并且在乡镇街道、大型购物中心、学校和社区等开出书店网点。截至2019年,“一区县(市)一书城”格局基本形成,“一镇乡(街道)一书店”目标渐行渐近,超过45%的乡镇(街道)设立了新华书店网点。全市154个乡镇(街道)图书馆全部接入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系统,一级馆比例约40%,实现了全市图书的通借通还。村(社区)公共阅读设施质量不断提升,全市农家书屋、社区阅览室的年图书流通量约为30万册左右,全民阅读有序落地。

以整合互助共享资源优化全民阅读。去年,“甬·书循环”项目正式启动,在全市范围内打造集图书漂流、书籍捐赠、二手书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循环阅读新平台;公共空间“+图书馆”“+书店”模式得到广泛推广,“书香地铁”“书香公园”“书香广场”等公共阅读服务相继涌现;以青年群体为平台的稻读书社、天一青年读书会等领军型阅读社团发展壮大,目前已培育170余个有影响力的阅读组织;特色民营书店发展步入快车道,2019年累计新增民营书店70余家,在农村(社区)开展“天一讲堂·读行天下”“阅·宁波”等读书送服务活动达400多场。2020年,全面拓宽全市农村阅读阵地建设,推动“书香文化礼堂”试点工作,逐步实现2230个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

完善顶层规划设计,培植巩固阅读根基

把全民阅读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建设“书香宁波”保驾护航。2016年,“书香之城”建设纳入宁波市“十三五”规划。2018年,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各部门开展《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在广泛深入调研、实地走访座谈、开展阅读状况调查等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修改,2019年10月,宁波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条例(草案)》,今年4月1日,《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颁布,以法律保障的方式来为全民阅读创造条件、提供便利。《条例》的制定和施行系省内首个,填补了宁波市全民阅读领域的立法空白,宁波也成为浙江第一个以立法形式促进全民阅读的城市。

进一步规范政府责任,让公民的阅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从全民阅读协作机制的建立、阅读设施建设、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阅读保障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重点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管理单位的工作职责、途径、方式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将全民阅读基本公共服务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公共图书馆等基本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国土空间规划,对公共阅读设施的管理单位未履行相关职责等分别设置了法律责任,通过适当“细化”和“强化”,有效保障公民阅读权益。同时,宁波还针对未成年人、视障人士、老年人、服刑人员、羁押人员、戒毒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等人群提供阅读服务做了规定。

不断完善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全民阅读服务水平。充分运用共享理念,适应群众需求,发挥宁波书城、新华书店、图书馆等纽带作用,推动在乡镇街道、大型购物中心、学校、社区等开出书店网点。鼓励出版发行单位、实体书店、网络运营商、移动通信运营商创新技术手段,向公众提供特色化阅读资源,在金融、医院、交通、餐饮等领域推出一批主题鲜明的特色图书馆(站)。去年,全市开设“读者小站”“城市书房”等2800多家,向群众免费提供亲子阅读、诗文鉴赏、知识讲座等各种阅读分享体验活动1.8万场次。宁波“地铁图书驿站”和“到图书馆”阅读主题地铁专列相继开通,开辟了“天一约书”主题车厢,通过开展“盖章信用借阅柜,打卡甬图专列”、Lucky Book“书香地铁”系列活动,让“阅读一直在路上”。

创新活动品牌建设,提升全民阅读成效

加强本土阅读品牌建设,引导全民阅读向基层延伸。近年来,宁波市坚持突出品牌活动建设,逐步打造了全民读书月、天一讲堂、天一约读、天一文薈、换书大会等多个阅读品牌,着力唱好全民阅读的“地方戏”。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宁波还开展“流动图书大篷车”送书进企业、进农村活动;针对未成年人读者,举办未成年人读书节暨阿拉童话节活动,既丰富了广大读者的阅读体验,又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各区县(市)结合实际,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性阅读品牌,如鄞州的“王应麟读书节”、余姚的“书香河姆渡读书节”、宁海的“方孝孺读书节”等。为充分发挥优秀出版物的引领作用,宁波市推出一系列激励举措,加大精品原创和推优工作,评出了一批富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生活气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出版物。2019年,宁波市创作的《中国有个滕头村》《权力清单三十六条》两部作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做强“宁波书展”,全面提升全民阅读活动品质。2016年开始,宁波市每年承办浙江全民阅读节暨宁波书展·宁波读书周,将浙江全民阅读节、宁波书展、宁波读书周融为一体,搭建全民阅读大平台。2019年,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宁波书展”首次升格为“浙江书展”。书展期间,在全省新华书店和有关实体书店设立101个分会场,引进全国500余家出版社集中展示6万余种精品图书,组织天一阁论坛、全国“书香社区”发布、百本好书推荐等360余场活动,市民参与人数近200万人次,实现销售1200万元。如今,亲子陪读、知识讲座、逛书展买新书、周末到图书馆听讲座等各种阅读分享体验活动,已成为居民生活的常态;参加天一阁论坛和读书节、宁波文学周、“城市萤火虫”换书大会等,多元品牌读书活动活跃在宁波各地,全民阅读正成为宁波人的精神自觉。

优化数字阅读载体,激发全民阅读参与热情。2019年通过居民阅读调查,宁波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85.9%,为此,宁波市不断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完善和提升阅读服务,要求公共图书馆和村(社区)图书室在其服务场所设置公共电子阅览设备或者数字阅读终端,打造网络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电视图书馆等数字阅读服务平台。目前,宁波市网络图书馆建有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电子期刊、视听多媒体、综合数据库等五大类数字资源和45个数据库,电子资源总量达到200TB。在全市学校、社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同步推进阅读新服务,安放融电子阅读和纸质书好书交换相结合的新型的移动图书馆“悦读书亭”。同时,借助“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打造图书借阅新模式——“天一约书”服务,通过线上借阅、线下配送,实现了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精准化供给,满足了读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作者系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猜你喜欢

书展宁波市宁波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空场”书展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读懂宁波
一图看懂201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拖起明天的希望
2016上海书展,女性阅读书单
第6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圆满落幕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