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湖北带货,苏轼是认真的

2020-07-14易之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承天寺黄州东坡

易之

苏轼自带代言人属性,往往他的一句好评,都能变成一句买它,成营销热点。

就说菜肴,据说以“东坡”命名的就有“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肘子”……有些虽然他没授权冠名,但谁都背得出他的代言,比如荔枝,大家都知道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他梦想实现荔枝自由。

如果苏轼为湖北带货,他能带些什么?

谈论苏轼,当然要从吃开始。据说苏轼一到黄州,迅速更新了“苏轼点评”,上架两个新品。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

看题目就知道是苏轼刚到黄州时写的。其实苏轼真是跟我们挺像的,新到一个地方,马上就要问“有什么好吃的”。苏轼也是,马上就打听到了,长江有鱼、山上有笋,都是当地著名土特产,赶紧放入购物车。

他不是说着玩玩的,很快就下手了。他自己说:“予在东坡,尝亲执枪匕煮鱼羹以设客,客未尝不称善。”堪称厨艺小能手。

至于笋,他不仅自己爱吃,还寄给朋友试吃,还怕别人不会做,特地附上菜单:

我家拙厨膳,彘肉芼芜菁。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送笋芍药与公择》)

带货,苏轼是认真的。除了吃的,当然还要喝。

今天提到苏轼,好像苏轼应该是能喝酒的,什么“夜饮东坡醒复醉”,好像战斗力超强,醉了醒醒了醉,可以连续赶场、威风八面。

其实不是的,他也是在各地吃吃喝喝练出来的,他说自己“吾少年望见酒盏而醉,今亦能三蕉叶矣”。可见天生素质不是很好,全靠后天努力。

在黄州也是。他说自己“酸酒如虀汤,甜酒如蜜汁。三年黃州城,饮酒但饮湿”,他倒是酸酒、甜酒都不挑,只不过都不好喝,跟喝水一样。黄州确实没什么特色酒,但是敬业的苏轼,没有特产也要强行制造特产。

他说在这黄州的这么多年里,“几思压茅柴……何从得此酒”,一直想喝一种叫压茅柴的酒,却没法喝到。

看上好像是啥名牌似的,其实就是民间私酿土酒,清人说“酒之劣者,俗谓之茅柴酒”。苏轼给这种酒带货,也不怕翻车。

黄州茅柴可能确有特别之处,或者是苏轼的带货特别给力,这种小作坊酿酒竟然变成了名品。后来苏轼的朋友张耒到黄州去,就公然说“去国一千里,齐安酒最醇”,黄州土酒真香。

不过阅读苏轼在黄州的作品,这片土地什么最好呢?

还是人。

苏轼在离开黄州的时候,写过一首词。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满庭芳》)

苏轼在黄州待了四年多,连孩子都学会了一口一个“不服周”,他的身份也一直是个贬谪之人。但这里的人对他却很好,为生活添了很多色彩。

从这首词就能看出,这里的朋友,劝他终老于此地。他也和朋友说,不要剪伐我在院子里种的柳树,长江南岸的朋友,也常常晒晒我的渔蓑,我还会再来的。

读一读这时候的苏轼,感觉他并不孤独。

比如《承天寺夜游》,他半夜睡不着,就要出门遛遛。遛遛就算了,还要跑到承天寺对张怀民说,睡什么睡起来嗨。

比如《赤壁赋》,他和朋友们“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那位怕老婆的陈季常,此时也隐居在黄州附近。俩人经常往来。苏轼对他私生活八卦了一下,就留下了一个“河东狮吼”的典故,陈季常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名留青史。

地方官对他们也很好。苏轼看中了一块斜坡地想种点菜,黄州太守徐大受很照顾他,马上就同意。这块地,被他命名为“东坡”。也就是说,若无太守的关照,没有这块地,苏轼不会成为“苏东坡”。

在黄州,苏轼是贬谪之人。但这里的人常给他温暖,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在这块地方找到了安稳。

苏轼在前面那首《满庭芳》里说,自己以后还要来。其实没有了,自此一别,苏轼此生再未去过黄州。

但他笔下土味而真香的风物,真诚而友善的人们,却被写入了历史,成了这片土地最鲜活的代言。

猜你喜欢

承天寺黄州东坡
杨优秀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人与寺
早春欣见海棠绽
夜游承天寺记
定风波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承天寺文化价值与保护初探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东坡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