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7-14李春丽

理论与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对策

李春丽

【摘  要】近年来,教育改革发展迅速,学生在接受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学习时期,正处于对自身语文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扩充、语文学习程度提升的极其重要的时期,中职时期的语文教育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也是改变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最后时期。阅读与写作教学这两个教学模块对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还要意识到中职教学阶段是教育体系中较为特殊的教育阶段,有其特殊的教育进行规律和教学特点,从而对中职语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

引言

中职学校承担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语文阅读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可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中职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不理想,从而导致他们自我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进而影响到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中职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途径有现实必要性。

1.职业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

怎样提升中职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教学效率是一个十分受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阅读与写作内涵的相互联系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显现出来,在资源丰富的互联网之中也不乏许多教育学界的专家们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但是即使有如此多的案例可借鉴,如今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首先是因为教师没有认识到中职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导致教师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效率时,只盲目地仿照其他教学系统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教学方法,没有真正遵循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规律,也没有按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进行教学,用正确但不适合的教学方式不能够真正提升中职语文的教学效率。第二点是教师的教育思维没有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转变,不能够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实践中没能够在教学内容的改进过程中与中职学生的性格特质和发展特点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依旧按照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保持自身在课堂中占据主导的位置,枯燥的课堂教学过程也难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参与感,很难真正理解和学习语文相关的知识,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这种在传统教育思维下进行的对教学活动的改进,即使与以往有所区别,也只能在表面上改变问题,不能长久施行。

2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优化

2.1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不喜欢阅读的原因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有的教师要么按部就班,要么简单重复,长此以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语文阅读就更不感兴趣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结合教与学的实际,根据课程改革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塑造完美的自身形象,课堂上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现端庄得体的仪表,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得体的谈吐引人入胜,让学生自觉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其次,教师的范读和朗读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将课文所表现的情感直接传达给学生,把学生带到文本创设的意境中去。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可以播放配乐诗朗读,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其朗读水平。再次,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壶口瀑布》时,可以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又如在学习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德令哈有海子纪念馆、海子诗歌展览馆,可以先介绍海子的另一首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或者安排一堂实践课,带学生参观海子诗歌展览馆,结合现场讲解,激发学生深入了解海子和阅读其作品的愿望。

2.2对中职学生开展多维度的引导工作

每一个中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语言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同一篇文章的阅读学习时,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感悟也是千差万别的。老师为了能够减低中职学生的阅读理解难度,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比如说文章的构造、采用的特殊手法、内容的寓意以及表现的途径等,不断加强对中职学生语文阅读引导,使其能够快速掌握语文阅读技巧,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中职时期的语文课本内容比较抽象,给学生的阅读学习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老师在开展语文阅读课程时,必须要想办法解决学生的阅读心理障碍,在阅读中多鼓舞学生,增加学生的阅读自信心。在进行一些散文类型的文章阅读时,文章整体内容比较难以理解,老师在开展这些文章的阅读教学时,要向学生阐述文章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活状况等创作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比如说在开展余光中《乡愁》诗文阅读教学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从多个角度开展阅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领悟到诗词中的隐藏寓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3重视阅读中的写作素材积累

很多老师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的这种教学方式有误解,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并不是指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安排在一节课中,而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对学生自身在写作方面的能力训练,在教导学生写作时也要提醒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在中职语文的学习阶段,由于语文具有很多的教学课时,和语文学科本身对学生文章等阅读量的需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丰富的课文内容和课外练习的文章内容可以利用。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增加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加强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上文我们提到过,阅读是将曾经学过的分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也是对过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不仅是要提醒学生对过往学习的单一的知识点的实际运用进行积累,更是要让学生积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能够将分散的知识点联系到一起,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写作中有丰富的知识素材和深厚的知识底蕴。在语文阅读素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课文和习题中的阅读内容,如在学习到《项链》这篇文章时,可以从剖析作者如何对文中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来教导学生积累和学习关于对人的心理描写这一基础的文学知识,也可以通过分析全文剧情的写作结构来引导学生学习多种语文写作手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的枯燥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中职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是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順应教育改革趋势,不断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潘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79-80.

[2]胡顺志.浅析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7,4(29):165-166.

[3]费巍.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学刊,2014(20):82+153.

[4]郁苗.让课堂变成学生展示智能的博物馆——浅谈借助多元智能理论促进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122.

[5]谢红霞.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多元化智能生成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10):92-93.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