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下如何做好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

2020-07-14李丞赵芳

理论与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技工院校网络时代

李丞 赵芳

【摘  要】网络时代教育教学工作发生很大转变,对于技工院校来讲积极开展思政工作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有助于他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环境下,满足新时期对技工人才的迫切需求。文章通过思政教育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思政工作现状探讨网络时代思政工作开展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网络时代;技工院校;院校思政;思政工作

引言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对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在网络背景下,立足实际,融入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創新工作模式,将提高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质量,对培育具有综合素养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具有深远影响。

1.开设思政课的必要性

伟大的事业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担当。当前我国已发展到关键阶段,中美贸易战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技工院校办好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承担民族复兴大业新人的重要保障。技工院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旗帜鲜明地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培育德技双馨工匠人才的根本任务落实到位。第一,从时代背景来看,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日新月异、高度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高,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贪污腐败、追求低级趣味、“金钱至上”等现象。这些消极现象和错误舆论导向,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不良影响造成部分青少年在理想和信念上缺乏正确认识,偏向于物质追求,失去了人生信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缺乏高尚、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缺乏责任感,价值观扭曲,一切向钱看。第二,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法制观念淡薄、学习动力不足、自律性差、社会责任感不强、早恋等问题。年轻人善于模仿,其言论可能比较激进。一些心智未成熟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误导和扭曲。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习态度和基层就业观,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习态度和基层就业观,形成正确成才观,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完善人格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与国家的新型专业人才。

2.技工院校学生思政工作现状

2.1学生易被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所影响

在现代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并且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正确思想,例如炫富与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盛行,在很大程度上给技工院校学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学生开始相互攀比,不注重学习知识。该现象的出现表示技工院校使用的预防举措不足,并且在部分教师之间也有着不好的现象,对学生影响极大。

2.2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网络时代背景下,过去的思政教育方式已不再适用。如今,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如果教师对网络网络的认识不够,无法使用软硬件和计算机,更不了解学生使用网络的状况,就不能体会到网络网络技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网络所代表的是不断发展的社会趋势,而且学校的教育工作也要适应这种趋势,所以也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得到转变,思想素质需要得到提高,知识也需要得到补充。

2.3受到网络教学环境的影响较大

新时期网络时代背景下环境较为复杂技工院校的学生辨别能力较弱,他们的观点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左右,从而难以坚定自身的价值观;除此之外,网络还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人在网络上的行为产生了不可控性,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尚浅以及认知水平较低,在这种不可控方面发展尤为强烈,一旦失去了外部控制,技工院校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诱导,这种变化趋势导致学生在思政课程的学习中,产生抗拒思政课程灌输价值观的态度,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具有重大影响。

3.网络时代下做好技工院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方法策略

3.1跨界融合,增添德育工作新活力

网络背景下,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备受瞩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技能型人才的标准在完善,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模式在推行,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和终身学习模式被推崇。跨界学习、跨界融合将是常态。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必须改变固有模式,创新思维,将德育的阵地扩展到实训工场、企业车间、社会实践等各个区域。以岗位为基点,将德育的范围拓宽到岗前、岗中和岗后;以专业为中心,将德育的脉络延伸到技能模块、服务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技工院校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基础上,不囿于传统,以适应信息化、工业化和智能化发展为创新点,让学生的成长围绕行业发展、新技术发展、岗位服务应用、创新创业和文化提升进行跨界融合,在各个模块中立德树人,德育工作将保持持续的活力。

3.2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

事物的发展普遍具有两面性,网络发展存在缺陷,但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网络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并且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这样的网络环境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人民群众更愿意接受这些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基于这样的感情基调,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加大了转发和传播力度,增强了网络信息的影响力。在这样的现状下进行网络素养和思政课程的融合,首先要发扬网络的优势,规避思政课程本身的缺点,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程固有的印象。在融合过程中可以借鉴网络语言的生活化和趣味性,进行思政课程语言的改革,借鉴可视化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做到规避思政教育固有的印象,又要让学生在网络化的环境下能够深刻的进行学习,在家庭网络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互联网不仅是娱乐交往的工具,也是进行理论学习的重要平台,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才能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增进自身的发展,思政课程也能在和网络素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

3.3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形式

在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思政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关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会积极配合教师工作。形式的创新也是促进技工院校教师思政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途径之一。所以对于技工院校教师来说,应该积极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形式,不能将目光仅仅集中在课堂教学之上,应该多途径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技工院校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到孤儿院,看望住在那里的小朋友,给小朋友送去关心和温暖,从而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

4.结束语

综上所言,网络发展过程中,拓展技工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反映出了以学为本的价值取向,对过去以教学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带来了挑战。在网络基础之上,技工院校学生思政教育体系获得构建,思政和学生管理实现统一。此次研究仅仅是一小部分,还需要结合网络背景和技工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永雷.大数据时代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9(37):13+15.

[2]丁潇潇.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9(24):202.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技工院校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