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2020-07-14席高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师生关系

席高宁

摘 要 互动式教学法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后的一大趋势,也是新时代初中历史课程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不少中学已积极应用互动教学法于历史课堂中,这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运用效果不明显,存在互动形式化、表演化,内容浅层无趣,形式单一等问题。如何契合中学生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是新形势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关键词 互动教学法 师生关系 初中历史教学

1新型的师生关系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要求课改要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教师树立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进而改进历史新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需要。

1.1教师为主导

以學生为主体的课堂并不是“学生中心论”。七年级的学生大都十一二岁的年级,处于青春期状态。这一时期的学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备课阶段,教师梳理教材、分析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以此确定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课后反思阶段,教师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从中分析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评价其进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并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

1.2学生为主体

教师主导是学生主体基础上的主导。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有自己的兴趣点。针对其成熟的逻辑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与同伴、老师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据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课堂氛围要自由民主化,学生主动去想要学习。我们并不鼓励教学中什么都由教师安排,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家长的要求做好一切。学生应该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应该在课堂中张扬个性、发挥主动性,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去认识学生的哪些学习状态、学习模式、学习方法需要被改善、引导、矫正。这是互动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更好的分析学情、把握教法的第一步。

第二,师生尽量创造更多的一对多交流的机会。目前笔者了解到一线课堂教学中,教师偏向一对一的交流,如课堂提问要求单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频繁与特定的几位学生进行互动等等。比如:在课堂设置上加强教师与小组间的交流;上课时穿插与学生的互动;课堂上的非言语交流,包括眼神互动、点头赞许等。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满足学生的需求上,能够使学生获得实质性的进步。

2互动式教学在实际课堂中的运用

2.1创设历史情境

在《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一课中,笔者针对第一子目“繁华的都市生活”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教师利用万达广场大型商圈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兴趣。

师:在现代,我们想要休闲娱乐的时候喜欢去万达广场消费。那么在宋代,市民们是如何购物的呢?今天我们就穿越历史时空,去感受一下宋代市民的都市生活是怎样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师所出示的材料,回答:市民们可以在大相国寺进行哪些活动?大相国寺为什么由宗教场所变成了商业中心了呢?让学生明白频繁的宗教文化活动拉动了商业贸易的兴盛,而繁荣的商业经济又促进了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为了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宋代瓦子的热闹繁荣,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细节图。

师:这是最能展现北宋都市生活的图画,同学们能够在图中发现哪些娱乐活动?这些娱乐活动的表演者与观众有什么特点?是什么类型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介绍了解瓦子、勾栏、夜市和各种商铺广告等信息。明白宋代丰富的娱乐活动反映的是市民文化的兴起与繁荣。

以《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为例,代表的是初中历史课堂中的社会文化史内容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发现,这种类型的知识内容有趣,但琐碎浅显,学生容易走马观花,当作故事书去对待。为了学习的方向和效果性更强,教师应该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抛出以前学过的知识背景,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问题答案。

2.2有效问答

“善教者必善问”,在一个互动式的高效的课堂中不可能只有教师的一种声音,教学过程能否保持一种良性互动的状态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提问。有效的问题应该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与学生年龄相适应,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能够照顾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笔者设计了分层提问教学:

(1)结束南北朝混乱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哪个王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是第一个层次,属于记忆性问题,学生只需认真看书即可回答。)

(2)隋朝为后世留下了这么多宝贵财富,为什么却短命而亡了呢?我们从中可以吸取什么教训?(这是第二层次,属于应用分析题,要以史为鉴,就要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古为今用。)

(3)通过了解隋炀帝的统治,应该如何评价隋炀帝?(这是第三层次,属于评价性问题,这类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以及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这样的问题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同时也吻合了布卢姆提出的认知领域的六个教育目标,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才能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另外,课堂提问要注意辐射面,既抓住点又顾及面,要面向全班同学提问,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提供鼓励式的反馈信息,除了口头表扬、眼神赞许外,要进行一些真实有效的赏识性评价,拓展、提升、总结、评价学生的回答。在面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或者有困难的学生时,要给他们信心,耐心倾听,及时修正。

2.3角色扮演與合作探究

新课标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但实际课堂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单一化和形式化。避免模式化的课堂教学,又要唤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基于以上目标,笔者设计了角色扮演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秦统一中国》一课为例, “统一中国的措施”内容稍多且枯燥,笔者设计了角色扮演这一环节将这一子目的内容贯穿在了一起:选出几位学生分别扮演秦人、韩国卖草料的商人、赵国裁缝和旁白等人,演绎在全国尚未统一时秦人出游四方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这种角色扮演的互动式教学使历史措施有了生活气息,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更加直接、深刻地体会和理解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的必要性及意义,活跃了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在这里教师需要注意角色扮演的不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比较多、比较散,除表演者外,其他学生是否对措施有清晰的认识和建构?学生是否能从表演中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且表演者仅占全班人数的极少部分,这与笔者前面所提到的“尽量创造更多的一对多的机会”相冲突。

因此将合作探究放在角色扮演之后是最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分小组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探究其意义,让学生不止是在课堂上单纯表演,走于形式,更是教会学生从表演中抓取历史信息,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教师给予学生希望和压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有效、生动的历史课堂教学。

3结语

目前,初中历史课堂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课堂过度依赖教师、学生内在动力没有被激发、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等。这些弊端使得历史课堂僵化,学生学习有效性变弱,更不利于学生身心的综合发展。课堂互动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互动教学由形式向实质转变。教师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开发和情感的满足,学会享受生活,提升学习活动的质量,而真实的师生互动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领略生命意义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互动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 朱汉国,郑林.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教育部.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 桑青松,罗兴根.心理学·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师生关系
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边坡工程》教学中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法探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