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人物报道的采访与写作

2020-07-14张岳

新闻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真实感典型人物

张岳

【摘    要】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标杆,典型人物报道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有效法宝。本文提出典型人物采访要做到“三个善于”,化解采访困境,运用采访技巧,为人物报道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典型人物写作要从抓住“新闻眼”、深挖“一个点”、不当“传声筒”、不要“想当然”、直面“潜规则”、细节“要精准”等6个方面下功夫,赋予典型人物生命力和影响力,发挥典型人物报道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典型人物;三个善于;六个技巧;真实感

一、典型人物采访要做到“三个善于”

典型人物报道“七分采访三分写”,记者过不了“采访关”,就过不了“写作关”。《安徽日报》常年开设“榜样”“最美人物”“安徽好人”等专栏,常态化刊发人物报道,积累了大量人物采写的经验。在采访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有的采访对象不善言辞“不会讲”、有的已经去世“不能讲”,有的内心悲痛“不想讲”,那么记者如何采访到有用的细节呢?

(一)采访对象“不会讲”,记者要善于用平常心在环境中寻找突破点

很多采访对象不善言辞,面对镜头和话筒,内心紧张,缺少表达经验和技巧。面对记者,一些不善言辞的人会婉拒采访,如果记者强人所难,会沦为“无效问答”,对塑造人物形象,挖掘人物细节没有任何帮助。

2010年10月,第三届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胡文传掀起宣传报道热潮,各家媒体记者纷纷采访报道。农民出身的胡文传,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总是沉默不语,用点头或者摇头来回答记者的问题,采访进入僵局。

后来,记者发现胡文传说到去世的儿子时,他总是朝西北方望去。原来,胡文传儿子的坟墓与他家的老房子隔着一个水塘和几块水田。为了打破僵局,在记者的请求下,胡文传带着记者一起往水田那边走去。在田埂上,胡文传主动敞开心扉,回忆起了那个让人撕心裂肺的瞬间,把事件来龙去脉,当时的内心想法,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增添了大量的细节。等走到他儿子的墓前,胡文传含着眼泪,默默无语地拔掉儿子坟头上的野草,虽然和记者没有对话,没有交流,但是那幕画面却胜过千言万语。

(二)采访对象“不能讲”,记者要善于用虚笔在稿件中“留白”

在采访实践中,很多典型人物因为意外事故而溘然离世,记者只能从他的家人、朋友、同事的讲述中,来描绘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无法开口的采访对象,记者要善于把“虚笔”运用到稿件中,描摹勾勒场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贴近人物内心世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2014年5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朱长海纵身一跃,伸手去救跳楼自杀的女学生,不幸坠楼离世。省委宣传部组织集中采访,记者分别采访朱长海的学生、同事、朋友等,听他们讲述他们眼中的朱长海的故事。

朱长海的感人故事挺多,但是他已经无法再开口说话了。面对“不能讲”的采访对象,记者要设身处地去感受采访对象所处的环境。记者走进朱长海生前的办公室,坐在朱长海的椅子上,抬头看到桌子上的胃药、感冒药、消炎药和批改一半的学生试卷,仿佛看到朱长海正在办公桌前不停地忙碌着,有了这样的画面,有了此情此景,记者就更能体会朱长海的酸甜苦辣。

稿件结尾是这样写的:窗外,香樟树迎风摇摆,喧嚣亲切;蓝天下白云朵朵,悠长美好;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如果一切没有发生过,那是多么多么多么美好。开放式的结尾,留白式的渲染,给读者留下很多想象空间和清新的阅读体验。这种不经意间的“留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三)采访对象“不想讲”,记者要善于用真感情拉近距离

采访需要技巧,特别遇到“不想讲”的采访对象。首先要分析他为什么“不想讲”,然后对症下药,寻求解决方法。一些采访对象因痛失亲人,没有太多的精力来面对记者的采访。记者要理解这种心情,不能在对方的伤口上“撒盐”,而应感同身受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在貌似不经意的聊天中,挖掘到有用的细节和信息,让读者从言语的背后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

芜湖县湾沚镇桃园村的王能珍,在河底堵险时英勇牺牲。记者到王能珍家采访时,全家人都十分悲痛。按照当地农村风俗习惯,他的儿子王成元要把父亲生前的衣物烧掉,在他整理衣物时,记者看到了很多军大衣和军鞋。他的儿子说,“这都是爸爸生前的衣服,他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老兵,生前最喜欢穿我淘汰下来的军装,我总觉得他还没有离开我们。”

顺着王成元话里话外的“线索”,在王能珍家里找到了14本党章等遗物,这些遗物表明了王能珍的性格特点。斯人已逝,但通过采访对象生前的物件,一下拉近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距离,仿佛可以隔空对话。

二、典型人物写作要用好“六个技巧”

如何写出典型人物报道的精品,赋予典型人物生命力和影响力,用好以下“六个技巧”尤为重要。

(一)抓住“新闻眼”

新闻人物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闻眼”是与时代脉搏的共振点,也是人物精神特质的触发点。找到了“新闻眼”,才能让笔下的典型人物既见性格风骨,更见家国情怀,才能让典型人物报道彰显力透纸背的“大格局”。

“堵险英雄”王能珍的三件遗物是“新闻眼”,第一个新闻眼是“半盒盒饭”,那是王能珍遇难前在大坝上吃的盒饭,吃了一半,还特意留下一半,用衣服包裹起来,还说:等我下水把漏洞堵好再来吃。以半盒盒饭开篇,有画面感,有时效性,有故事性。第二个新闻眼是“党章”,王能珍是农村老党员,在家务农不忘初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帮助他人,14本党章是他珍藏的宝贝。第三个新闻眼是他的军大衣,通过军大衣追溯到他是一位退伍老兵,心中深藏着对部队的深情。

(二)深挖“一个点”

围绕一个点深挖,能有效避免人物的“高大全”,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某个闪光点,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记者能不能写出人物特点,是典型人物写作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事關典型人物的宣传效果。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位大别山深处的村干部叫王先海,他在抗洪中表现突出,平时工作兢兢业业、为人处事本本分分,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豪情万丈的言语。如何把这样的小人物写活写透写出光彩?记者以三道“选择题”串起全篇,当他面临平安与危险、小家与大家、富裕与贫穷三个重要人生问题的抉择时,以车祸、老母病重、带领村民致富三个话题串起全篇,题目契合文章内容,贴切生动。让读者觉得,这个小人物也很不简单。

(三)不当“传声筒”

人物报道写作中,大段地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话,这是最偷懒的人物报道模式,这种“传声筒”式的报道风格,既“粘”不住读者的目光,更谈不上拨动读者的心弦。

记者采访过东海舰队潜艇的艇长,他是个大嗓门,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他的士兵说,只要一上潜艇,艇长说话就会变得特别温暖,慢声细语。为什么呢?这位艇长告诉记者一个故事。一艘潜艇200多个站位,200多个战士共同协作,在强大压力之下,心理素质较差的战士很容易出错。文中虽然没有直接写出原因,却用故事解释了变化,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不要“想当然”

不要“想当然”的逆向思维,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之一。写作上,要反弹琵琶,避开常规的思维模式,立意构思不落俗套,令读者耳目一新。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安徽好人”都是仁義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与世无争的。爱岗敬业的许启金是宿州供电公司一名工人,在人们的印象中线路工人是什么样子的,大多数人会“想当然”,应该都是没有什么特别高的学历,老实巴交木讷,可是许启金爱写诗,爱发明,爱钻研。每一个不“想当然”的背后,都是有趣的故事,都是鲜活的“大鱼”,记者逮住它们,行文就不会刻板。运用这种技法就能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

(五)直面“潜规则”

人物报道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禁区”,就是对一些行业的“潜规则”视而不见,刻意回避。把人物典型硬生生地剥离了那个原生的环境,人为造成人物刻画平面化,让人物显得极不真实。人,越是处在矛盾的焦点上,其性格、思想越容易暴露出来,在矛盾冲突中才能检验出强者与弱者。人物报道,就是要写出人物克服矛盾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性格、思想和内心世界。

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直面“潜规则”,更能写出故事性。对人物来说,没有经历困境就不足以谈人生。记者采访过一个县里的女检察长,小县城里很多人都沾亲带故,抬头不见低头见,有的老同学老朋友堵在她家门口,深夜12点都还在那里守着。在她的讲述里,担心别人送礼、求情,“有家不敢回”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凡是给她送礼送钱的,她都悉数交到纪委,后来县城里人都知道这位检察长的“牛脾气”。记者在写作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回避“潜规则”,在读者心中塑造了女检察长清廉正直的形象。

(六)细节“要精准”

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源于记者的深入采访,来源于记者的敏锐观察力和特殊表现力。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才是人物写作正确的打开方式之一。

细节“要精准”,把好钢嵌在刀刃上。“公安英模”张劼是人们眼中当之无愧的英雄。他在处置一次危害公共安全重大警情的过程中,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第一个冲入房间,张劼被爆燃气浪冲倒烧伤,伤情达深二度。当晚张劼的父母奔到医院。脚步还没停稳,躺在担架上的张劼被推了出来,老父亲上前辨认,第一眼没认出来,第二眼认出了儿子穿的羊毛衫。老父亲一把抓住儿子胳膊,又赶紧松手,低头一看,手上粘的都是烧焦的皮肉。这位一辈子都没有慌过的老警察,全身抖得跟筛子一样。

张劼在医院刚刚被推出时对老父亲的行动描写,都极为传神、动情、扣人心弦。精选最典型、最感人的细节向读者呈现,恰如富有经验的铁匠把好钢嵌在刀刃上。这些精准的细节描写增加了人物的真实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政治新闻中心)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真实感典型人物
对文艺晚会影视化段落特征的探究
典型人物报道的时代特点与创新经验
论新形势下改进军队典型报道真实性的基本方法
用新闻笔法丰富广播纪实文学的表现力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从四个维度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
唱好三部曲写出好新闻
南丰蜜桔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