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0-07-14李萌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5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李萌

摘 要: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思维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都将发生一定的改变。在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人工智能的到来将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重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指出,“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探讨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构成的挑战的一次会议上,jisc首席执行官保罗·费尔德曼描述了互联网推动教育领域第三次革命20多年后,人们现在面临着第四次革命。他认为,人工智能将带回大学的“闪闪发光的尖塔”,和以前的许多革命一样,他说,这将带来不利的一面,同时也带来许多好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适应人工智能变化发展的趋势,高校务必正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变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做出应对政策。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人工智能技术可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

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就是智能化,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改变了过去大规模培养机械化、标准化的人才的局面,教学方式逐步走向智能化。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能适应人类的多样化需求,并具有自学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中,人工智能将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力量。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技术是有成本的,如果技术应用只是提高了训练的效益,其价值便只在低层次认知能力,这些成本是否值当?人工智能技术须在促进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发展上发挥作用,以帮助学生从解答习题为主走向解决问题为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情境创设与人机互动等方面的优势,促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方面从粗浅理解的学习向实践应用的学习转化。

(二)人工智能技术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学习模式是学习者通常使用的学习活动的一个连贯的整体,其中蕴含着对学习的信念和学习动机。在这个整体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处理、学习信念和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得到反映。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学生学习模式将逐渐向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所谓个性化学习主要是指在学习者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向学习者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从而使学习者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习者充分、自由、和谐发展,可以说,个性化学习是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化学习模式需要依靠自适应学习技术来实现,自适应学习技术在个人能力和技能水平动态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通过监控学生一系列学习行为过程的数据以进一步完善学习监督機制,实现教学的自动干预。未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确定每位学生的学习风格,创设多种类型的学习环境,打造智能教育服务平台,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此外,智能学习系统的出现也对学生的学习模式产生影响。智能学习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学生在网上的浏览记录,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来为学生推荐学习内容,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来改进学生学习的内容。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更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智能系统进行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播平衡,加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备主动性,而这正是当前教育实践的薄弱之处。因而,在学校层面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是关于学习个体的过程信息的采集,这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技术凭借。

(三)人工智能可辅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测评

人工智能的智能辅导系统(ITS)能够通过领域知识的多种表示进行自适应指导,它的创作薄片(ITSAS)能够帮助课程讲师轻松输入领域和其他知识,而无需计算机编程技能。北京小杨科技公司开发的基于情绪识别的课堂教学评价与研究系统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功能。该系统将课堂评价从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两方面进行。其中,整体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气氛活跃度”、“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授课类型”三个维度进行评测分析;个体评价部分则主要集中在“课堂活跃度”和“上课注意力”这两个关键的维度进行评测分析。在评价过程中以数据化的形式呈现上述维度的变化,能够很好地辅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图1-1所示。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亟待转变

通常情况下,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受学科关系的影响,往往会局限于技术层面的融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教学开展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会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能会为了应用技术而应用技术。如果不顾教学需要和学生发展需求,一味使用人工智能教育技术,不仅会影响人工智能提升教学水平的教育功能,甚至会阻碍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二是由于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程度不高,加之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掌握有限,易导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教学过程中人工智能脱离部分学生的发展需求,智能授课方式的应用一时也难以实现个性化教学的需要,究其原因则是大量的数据、机械式的课件固化了已有的传统授课方式和已有的应试教育结构。

(二)人工智能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意识

在一个严重依赖科技的世界里,“机器人在未来承担所有的工作”并非疯狂的预言。机器不需要像人类一样得到报酬,它们工作效率更高,机器人能完成很多人类无法完成的事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工智能如若产生或是传递了某些思想,其随之带来的挑战不容小觑。

首先,人工智能的到来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的传输与分享更加简单、开放、多样,学生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如今,电子通讯技术发展态势一路高涨,电子产品的成本的逐渐降低与社交媒体的暴增,校园中低头一族随处可见,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感正逐渐增强。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征,生活中和网络上信息庞杂,良莠不齐,对于部分阅历和知识储备不足的大学生而言,当不同视角的观点和价值观全部摆在面前时,进行正确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这使得某些大学生在面对一些价值选择时很容易产生烦躁或抵触情绪,对一些错误的、煽动性的观念盲目跟风赞同,日渐积累,在无形中就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荼毒,其正确的价值观就会被步步蚕食。

其次,人工智能容易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目前,有研究人员开发了“深度学习”算法,建立了大脑如何编码信息的模型。这一技术很可能促使精神意象的重建,通过使用一些与视觉处理相同的大脑回路,将大脑的眼睛变成碎片,可以让人们在没有文字或鼠标点击的情况下,向电脑或其他人表达生动的想法或梦想。当人工智能具备这样的“阅读”能力时,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折射出来,其思想也极有可能被左右。然而,人工智能技术愈发先进,人们的惰性就会愈发严重,若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做大部分体力劳动甚至是脑力劳动,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就会受到很大局限,导致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偏失,对未来人生产生颓丧的情绪。

最后,人工智能可能会利用心理学规划大学生的行为。人工智能的上升和加速轨迹包含在奇点概念中,引起了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和商界领袖的兴奋和关注。在校园图书馆和宿舍里,学生不仅可以上网学习在线课程,还可以在一些流媒体上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这给校园网络以及一些信息技术人员带来了很大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决定如何平衡网络的学术用途和娱乐用途。目前学界最大的担忧是,人工智能将超过它的创造者,让机器扭转局面,成为大师,利用我们的心理学来规划人们的行为。经过数十年的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美国许多公司已经出现了为学校提供智能导师系统(ITS)软件。这些系统试图模仿人类辅导员为个别学生提供的帮助,而对于教师来说,机器并非人类,当没有情感的机器为学生提供有情感的对策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可能会迷失方向。

(三)人工智能挑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借助大数据相关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数据资源进行挖掘、搜集、上传,通过观察数据走势,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方法,掌握学生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获得对学生实时学习情境的反馈。对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教育者的付出与收获并非成正比,如高校思政课教师教授知识之前往往要花费几个小时进行备课,但在教授学生如何实践时往往遭遇瓶颈,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和理解反馈能力也会因此受限。

首先,人工智能挑战了师生的双向交互活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更多的是用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局限于知识、技能的单向灌输,而忽略了情感和意识层面的培养,这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会教育与学生相脱离的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本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这种互动除包含知识的互动外,还包括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互动。人与机器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并且人具有一种重要的能力,创造力,现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模式如教育机器人、智能教育平台、智能教育测评系统等发展势头迅猛,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其次,人工智能具备了传递思维的能力。在最新的“人对机器”事件中,IBM于2018年6月在其位于加州旧金山的办公室举行了两场人类与其最新人工智能(AI)系统项目辩论者之间的辩论。在这场辩论中,人工智能“Project Debater”使用龐大的数据集和革命性的演讲稿技术,赢得了观众“最有说服力”的投票。Project Debater在这场辩论中的表现十分令人吃惊,因为它所涉及的大部分技巧是“人”的:理性、修辞、争论,甚至幽默,如图1-2所示。人工智能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潜能由此可见一斑。但相对来说,机器人如果拥有专属生物的情感以及超越人类的智慧,也是很糟糕的结果。如若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工智能可与学生展开讨论,进行知识讲解甚至是授课,这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进步的同时,难以预测机器会生成何种思维,这些想法是好是坏更有待商榷,当人工智能向学生传达某些思维时,必然会挑战思政教师在思政课堂中的主体性。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透明化引发隐私安全问题

目前,大多数行业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一些涉及隐私安全问题的技术没有对在实地实际使用的系统中进行适当的准确性测试,国家也缺少法律保护措施来防止人工智能技术内部和外部的滥用。结合目前研究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对隐私安全可能会带来至少三种类型的危害。

第一是监控人类存在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这一监控主要是针对个人的信息隐私。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背景下最普遍的监控技术之一,如今,执法人员可以使用移动设备捕捉他们停在街上的人的面部识别照片;监控摄像头拥有实时的面部扫描和识别能力;政府可以获取数以亿计守法人的面部照片。但所有收集的数据都有被外部和内部行为体违反或滥用的风险,人脸识别会带来额外的风险,这一现象也会映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要学生的信息存在于网络空间中,无论是利用保密措施还是缩小传播或利用范围,人工智能也能轻易地进入,高校对学生隐私的保护不容忽视。

第二是人工智能非法侵入个人空间或往宅,这一破坏仅针对物理空间。人工智能的入侵非常简单,比如通过个人通讯设备就能实现对个人空间的入侵,且毫无痕迹。这与传统入侵方式相比,方式更多样,区域也更广,且无需大量人力。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来完成任务可以控制进行特定攻击的行动者,找到潜在目标并扩大其攻击速度。不仅如此,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来完成对人类来说不切实际的任务还可能会产生新的攻击,即恶意攻击者可利用防御者部署的人工智能系统漏洞进行二次攻击。如果智能机器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在他们掌握组织监视、收集和合成信息的能力之后,机器会发出对其他民众发动攻击的策略。试想,高校如果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当,学生个人空间的安全就会缺乏保障。

第三是人工智能非法干扰个人行为。从安全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图像,文本和音频的能力可用于在线模仿其他人,或通过社交媒体渠道分享机器模仿出的内容来影响公众舆论。人工智能可以对用户留存的数据的归类、预测,不仅能精准判断出信息留存着的感情倾向、动作行为等信息,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的基础上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人工智能的这一功能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他可以使个人生活更加便利、舒适,但相对的,如果人工智能处理信息拥有者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信息,那这无疑就是侵犯个人隐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人工智能对信息的获取会更加容易且对信息的利用也更加高效,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而言,这是利弊共存的。

参考文献

[1] 刘伟,赵路.对人工智能若干伦理问题的思考[J].科学与社会,2018,8(01):40-48.

[2] 许亚锋,高红英.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空间变革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1):48-60.

[3] 李海峰,王炜.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智适应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88-95+112.

[4] (英)玛格丽特·博登.AI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 science《科学》.Science | AAAS https://www.sciencemag.org/.

[6] 刘婷婷.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安全挑战[N]. 人民邮电,2018-09-17(00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