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花鸡2号”林下散养不同生长阶段养殖效益分析

2020-07-14杨灼雄李鸿俊王红琴柏秀洪徐红萍姚利金王传禹

养殖与饲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茶花小鸡日龄

杨灼雄 李鸿俊 王红琴* 杨 旭 柏秀洪 徐红萍 李 虎 姚利金 王传禹

1.云南省玉溪市畜牧站,云南玉溪653100;2.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畜牧兽医中心,云南峨山653200;3.云南省甸中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云南峨山653204;4.云南省红塔区草山饲料站,云南玉溪653100;5.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昆明650224

茶花鸡是由野生红色原鸡驯化选育而成的原始鸡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具有体型矮小、肌肉结实、骨骼细致、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肌肉脂肪含量低、营养价值高、性早熟、耐粗饲、抗病能力

饲草种植是肉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山区农村在饲草种植与利用方面不仅要掌握具体的栽培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饲草品种与种植模式,适时种植与收割,加强生产过程管理,重视加工贮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山区农村饲草种植与利用水平,才能促进肉牛养殖的发展。强、独具浓郁的野味等特点,有“优质小型土鸡之王”之称,但曾因各种原因一度濒临灭绝[1-3]。为充分开发利用保护茶花鸡的优质遗传资源,云南农业大学与云岭广大公司合作,以茶花鸡作为原始亲本,经杂交培育形成“茶花鸡2 号”新品种,在保留了茶花鸡优良优质性状的基础上又提高了生产性能[1]。本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日龄阶段(小鸡阶段:1~42日龄;中鸡阶段:43~84日龄;大鸡阶段:85~126日龄)及脱温后超长时间(38~167日龄)饲养,“茶花鸡2 号”经风土驯化后的生长性能状况及最佳上市时间,以期为“茶花鸡2 号”在云南省玉溪市进一步示范推广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本试验分别于峨山县及红塔区2 个鸡场示范养殖“茶花2 号”优质肉鸡3 000 只,均采取林下散养、早晚补饲的养殖模式,3 个阶段分别饲喂云岭广大公司生产的小、中、大鸡料。养殖技术员负责实时记录饲料饲喂量并及时处理死亡鸡只。

1.2 数据采集

本次试验主要分常规时间饲养试验及超长时间饲养试验2 个试验。常规时间饲养试验分3 个阶段进行:小鸡阶段(1~42日龄)、中鸡阶段(43~84日龄)和大鸡阶段(85~126日龄);超长时间饲养试验为小鸡脱温后直接饲养至167日龄。每阶段结束当天早饲前,在鸡群内随机抓取若干鸡只(公母各半)进行称重,并准确记录该阶段内鸡群采食量。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0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SPSS 19.0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显著性水平为P<0.05,极显著性水平为P<0.01,各组试验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规饲养试验3 个阶段肉鸡体重比较

由表1可知,42、84、126日龄“茶花鸡2 号”公鸡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126日龄阉鸡体重极显著高于公鸡和母鸡(P<0.01)。由于1日龄鸡苗无法进行性别辨别且体重差异较小,故公、母鸡1日龄体重为总体平均值。

2.2 常规饲养试验3 个阶段肉鸡生长性能比较

由表2可知,“茶花鸡2 号”在1~42日龄阶段料肉比最低;43~84日龄阶段日增重最高;85~126日龄阶段采食量增加但日增重下降,料肉比较前2个阶段有所增加,但死亡率最低;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群料肉比呈逐渐上升趋势;1~84日龄阶段料肉比为3.22,1~126日龄阶段料肉比为4.45。

表1 3 个阶段“茶花鸡2 号”母、公、阉鸡体重 g

表2 3 个阶段“茶花鸡2 号”生长性能比较

2.3 常规饲养试验养殖效益

由表3可知,在小鸡阶段“茶花鸡2 号”的养殖利润为9.98 元/只,中鸡阶段为15.76 元/只,大鸡阶段为0.69 元/只。在各个饲养阶段中,3 个阶段均有利润,其中中鸡阶段最高,小鸡阶段次之,大鸡阶段最低;在整个饲养周期中,饲养至42日龄的利润为9.98 元/只,饲养至84日龄的利润为26.46 元/只,饲养至126日龄的利润为27.64 元/只。

各阶段鸡只价格均以当前市场价计算,即鸡苗3.7 元/只,脱温鸡(第1 阶段结束)15 元/只,中鸡(第2 阶段结束)25 元/kg,,大鸡(第3 阶段结束)20 元/kg。饲养成本以具体饲喂量为准,包含饲料价格和运输费用等,由于饲养量少且采取在自家山地散养模式,故人工及圈舍等成本均忽略不计。

2.4 超长时间饲养试验养殖效益

由表4可知,“茶花鸡2 号”在超长饲养时间(38~167日龄)内,虽然167日龄鸡群体重显著高于126日龄,但料肉比高达6.70;饲养成本高达8.91元/只,利润仅为17.47 元/只,即较126日龄利润出现负增长情况。

3 讨 论

3.1 公、母、阉鸡比较

在整个饲养周期中,各阶段数据均显示,公鸡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这与王万霞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符合肉鸡生长规律;126日龄阉鸡体重极显著高于公鸡和母鸡(P<0.01),这与王广龙[5]、张德祥等[6]的研究一致。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当前市场行情合理调整公、母、阉鸡的比例,优化鸡群结构,提高鸡群出栏体重,从而提高整体养殖效益。

3.2 非正常死亡原因简析

此次试验数据显示,鸡群死亡率与日增重相关性较大,即死亡率随着日增重的增减而增减,与实际生产活动中死亡率随着日龄的增大而减小有所出入,其原因是中鸡阶段日增重较快而导致营养元素容易缺乏,引发啄肛、啄羽等造成鸡只非正常死亡较多。故应适时断喙、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隔离被啄鸡只[7],降低死亡率也是养鸡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表3 “茶花鸡2 号”养殖效益分析

表4 “茶花鸡2 号”38~167日龄养殖效益分析

3.3 养殖效益分析

通过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分析可知,在小鸡阶段料肉比最低,随着日龄的增大,料肉比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并在大鸡阶段达到最大;养殖效益在中鸡阶段最大,其次是小鸡阶段,最后是大鸡阶段,一、二阶段利润为26.46 元/只,3 个阶段总利润为27.64 元/只;在超长时间饲养试验中,虽然167日龄鸡群体重显著高于126日龄时的公母鸡平均体重,但是利润较126日龄的27.64 元降低了10.17 元,即说明126日龄后鸡群利润为负增长,料肉比过大。

3.4 确定最佳上市日龄

养殖场经济效益除与料肉比、死亡率、饲养成本等有关外,还与市场售价密切相关,最佳上市日龄具有相对性,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要根据养殖场基本情况,再结合当前市场,通过规划求解计算出经济效益最大值的上市日龄。

4 结 论

通过此次的“茶花鸡2 号”林下散养试验,经综合分析可知,在市场价格稳定的情况下,林下散养“茶花鸡2 号”最佳出栏日龄为126日龄,不建议饲养时间过长。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以腹泻、呕吐为特征。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采用对症治疗,如止泻、补液、防止酸中毒和抗继发感染等。止泻与补液的简易方法为选用鞣酸或鞣酸蛋白(2~5 g/头)与0.3%~0.5%盐水混合,供病猪自由饮用,2 次/d,连用2~3 d,用药4 h 后注意供给清水。

猜你喜欢

茶花小鸡日龄
我眼中的茶花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茶花
美丽的茶花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鸡合理投料量
茶花泉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