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职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14杨秀华李凤娇吕艳莹刘志军王雯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0期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教学微课

杨秀华,李凤娇,吕艳莹,刘志军,王雯雯

(内蒙古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 引言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药理学理论知识可从大量的实验中获取,因此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同学们对药物的掌握与应用。微课(micro-lecture)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是集设计性、趣味性、情景化、可视化为一体的学习资源包[1],具有重点突出、短小精悍、方便使用等特点[2],深得同学们的认可和喜爱。因此,根据药理学实验课的特点,结合实验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将微课应用于实验课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讨微课药理实验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学习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18 级护理大专2、3 班,将传统教学和微课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如下。

1 实验研究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18 级护理大专2、3 班,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 名,年龄18~20 岁,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45 名,年龄18~20 岁,实施微课教学。两组学生性别、入学成绩、学习能力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均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执行相同的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用《药理学实验指导》教材,由同一授课教师讲解,均将45 人随机分为5 组,每组9 人。

1.2.1 对照组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前:学生自行预习实验内容,学生写预习报告。课中: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实验内容,然后对每个步骤进行示范,示范的同时着重强调需注意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及反馈讨论。

1.2.2 实验组教学方法

1.2.2.1 教师

将药理学实验内容中的实验原理、步骤、重点、难点、实验动物的状态表现以及学生们没接触过的仪器设备的操作等,录制成8-10 分钟微课。具体的实验教学内容有: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及给药;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传出神经药对兔瞳孔的影响;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静脉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硫酸镁和氯化钙的拮抗作用;溶媒对乳糖酸红霉素溶解度的影响;磺胺类药物的溶解性。

1.2.2.2 课前

建立以实验教师为群主的药理学实验课微信群,教师上传与本次实验相关的微课视频供学生预习,视频中设计2~3个问题,鼓励学生预习时在微信群里讨论,学生写预习报告。课中:教师讲解,播放微课视频,示范操作步骤及要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反复观看微课视频。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及反馈讨论。

表1 不同实验教学方式的主观评价效果

表3 不同实验教学方式的客观评价效果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

1.3 效果评价

1.3.1 主观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在药理学实验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授课教师和实验中心管理人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按十分制统计主观分。学生评价包括是否有利于实验报告的撰写、是否便于药物的记忆和应用、是否有助有提高实验兴趣、是否有助于提高实验成功率。授课教师评价包括学生操作流畅度、学生细节掌握程度、学生提问数量、学生实验报告撰写情况。实验中心管理人员评价包括:实验材料损耗、实验动物损耗、实验时长。

1.3.2 客观评价

采用检测实验综合成绩方式进行。实验综合成绩分为实验平时成绩(预习报告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将两部分分数按照1:1 比例计入总成绩。按十分制统计客观分。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Graphpad Prism8.0 软件和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实验教学方式的主观评价效果

结果显示:微课视频教学受到了学生、实验教师及实验中心管理人员的欢迎。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保障,实验中心管理人员在时间及实验材料的损耗上有所减少。结果见表1。

将两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2 不同实验教学方式的客观评价效果

结果显示:使用微课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实验成绩,实验组总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因为微课能使学生提前熟悉实验具体过程,能够清楚了解实验操作细节。结果见表3。

3 讨论

通过本项研究结果显示,将微课应用于药理学实验教学,可大幅度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成功率,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对此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完全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微课教学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出现不懂的知识点可以查找相应的微课视频,反复观看,加深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微课视频短小精悍,学生可以借助手机、电脑,利用琐碎的时间进行移动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自行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还能大大节省教学时间[3-4]。微课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单个知识点的剖析,所精选内容一般为课程的重点及难点内容,直观生动,可以有效突出重、难点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强化。此外,一些动物的手术视频及动物的解剖图片引入微课中,学生可在实验课前看到动物的手术,可避免各组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分别让教师示范,可使学生的操作效率和操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在药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药理学实验教学微课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虫夏草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