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制护理在急诊科分级分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7-14罗文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0期
关键词:责任制急诊科组间

罗文艳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急诊科,北京)

0 引言

医学条件的发展崔促进了人们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的要求,急诊科室作为接诊患者情况较为紧急的科室之一,在患者的接诊、病情的预检分诊、患者的护理等方面均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责任制护理措施的实施有效的缓解了急诊科室分层分级护理管理过程中的护患关系,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认知,更好的理解与配合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1-2]。本次研究中,以本院收治的急诊科患者为研究样本,实施责任制护理在急诊科分级分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以本院2019 年10 月到2020 年2 月期间,本院急诊科室收治的9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 年10 月到2019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46 例患者归纳为对照组( 该阶段未实施责任制护理),病历分析:男:女=12:11,年龄区间[25- 44] 岁,平均年龄(34.35±1.32) 岁;将2020 年1月到2020 年2 月期间收治的46 例患者归纳为干预组( 该阶段实施责任制护理),病历分析:男:女=11:12,年龄区间[25-45 ] 岁,平均年龄(34.45±1.25) 岁;基本资料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入组患者均系自愿参与调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接诊患者以后对患者经急诊、急救等措施,同时指导患者陪同人员进行挂号等基础措施,并对患者实施常规的生命体征检测、生理功能护理,保证患者生命无碍。

干预组接受责任制护理,根据接诊患者病情危险程度,实施不同层次的护理管理措施。

(1)一级护理:即濒危患者的护理,该类患者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因为生理原因、病理原因承受生命威胁,故需要立即采取最高等级的护理干预措施。

(2)二级护理:危重患者,由于病情较中,需要及时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患者呼吸功能正常,血液循环功能正常,生命体征数据尚未达到临界值。

(3)三级护理:急症患者,大多是发病较急的患者,该类患者由于病情影响,需要接入干预性护理促使,缓解患者病理、生理上的异常状态。

(4)四级护理:正常患者:患者虽然无急性病症表现,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陪同人员实施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提升其认知程度与依从性,保证急诊措施的有序实施[3-4]。

1.3 评判标准

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数据评分采用本院自拟评分量表完成评估,总分5 分,假定护理评分为“X”,则X ≤2 分归纳为不满意范畴,3 分<X ≤4 分归纳为一般范畴,4 分<X ≤5 分归纳为满意范畴。

健康教育评分:根据本院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内容拟定健康教育评分表,总分10 分,收集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得分结果,完成数据分析以后用作组间对比。

护理质量评分:依据本次护理服务制定护理质量评分量表,共0-10 分,依据患者与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评定护理质量得分分级。

1.4 统计学意义

研究软件:SPSS 22.0;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n,%)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行χ2值、T 值校验检验数据。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分析

护理满意度数据分析,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8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6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具有差异,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分析(n,%)

2.2 组间患者健康教育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数据对比

评分数据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数据组间数据差异较小,数据分析无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健康教育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两方面的数据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健康教育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数据对比(±s,分)

3 讨论

急诊科室是医院内医患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之一,主要原因在于急诊科室接诊患者以后的护理措施、诊疗措施实施过程中,患者、患者家属因自身理解能力有限,难以完全理解相关措施的实施意义,导致在理解方面产生偏差从而诱发医患、护患纠纷。责任制护理措施的实施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现象,通过对患者、患者陪同人员的健康教育,提升其健康认知,了解相关措施的使用价值,从而更好的理解与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提升患者生命保障前提的同时,更好的促进患者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评分[5-6]。

数据分析得知: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8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6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具有差异,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评分数据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数据组间数据差异较小,数据分析无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健康教育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两方面的数据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责任制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在急诊科分区分级的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措施,患者的健康认知显著提升,对护理服务的理解度与满意度显著提升,促进护患氛围和谐,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责任制急诊科组间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司法责任制下同案同判的价值延展与方法重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