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的探析

2020-07-14史春玲郭衍宏刘忠敏

科技视界 2020年34期
关键词:通识学科融合

王 茁 史春玲 郭衍宏 刘忠敏

(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1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分析

1.1 儒家思想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认识

儒家的教育思想追求人格的完善。“君子不器”强调培养的是“君子”而不是“工匠”。儒家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和德居于前列,学问的首要是“志于道”,最后才是“游于艺”。 其具体的方式包括提倡“礼、乐、射、御、书、数”,以此培养“博学多思”的君子。另一个更重要的方式是人文经典教育,《四书》《五经》作为几百年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最好的明证。所以在中国古代,教育模式是以人文教育为主的,这种人文教育是今天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1.2 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通专融合

人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 从中国的人文教育传统来看,是重视人的自然属性的。通识教育偏重于符合人的自然天性的完人教育,“通” 不仅在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的“通”,更是为人和为学的“通”,强调价值性、广博性与贯通性,但可能有碍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人才的培养,导致人的实质性的退化,所以需要专业教育来矫正。从人的社会属性角度来看,专业教育有助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实用人才, 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某一专业领域, 掌握安身立命的谋生技能和本领,但可能违背或压抑人的自然天性,导致人的过度社会化,所以需要通识教育来纠偏。 因此,为了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兼顾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需要积极推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 我国通识教育实践的现状分析

2.1 教育理念上——学校管理层、 家长和学生不重视通识教育

目前社会各界普遍认同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紧密联系,专业教育由于培养周期短,能够满足就业需求,备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而通识教育由于培养周期长,见效比较慢,普遍不受重视。学生在就业的压力下,普遍重视专业课。高校为迎合市场的需求,自然也把专业课设置成必修课、考试课,把一般通识课设置成选修课、考查课,甚至公共通识类课程都放在晚上的时间来上。 基于这样的理念与举措,学生投入的精力自然不足,通识课程只是用来混学分的。 通识课的授课教师投入的精力也不足,往往作为业余爱好或不得不完成的工作任务。 在这样的安排下,通识教育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2 管理体制上——受制于集中统一的外部管理体制和专业属性的内部管理体制

我国教育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以及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决定了高校都在争取成为高水平大学。而高水平大学的标志之一就是国字头、 省字头的奖项和称号,因此高校在各级各类诸如国家实验室、创新平台、创新基地等评选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另一个高水平大学的标志是“博士点”和“硕士点”的资格,因此以申博和申硕为目标的学科建设就成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培养本科生并不需要博士点和硕士点。 当大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这些的时候,忽视的恰恰是对于学生的通识教育。

从高校的内部管理体系来看,院系、教师、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专业属性。学校、学院、专业系三级管理体制都是围绕专业展开的, 无论教师和学生的归属,教学资源的配置,职能部门的划分(如科研部门分文理,教务部门分文理,教师竞赛分比赛、督学分文理等)处处体现着专业属性。如果你不在专业内,你就得不到重视,也不会有资源。所以,在这种与专业教育相匹配的管理体制下,通识教育只能游离在主体制度之外,不能摆脱对专业教育的依赖。 一般高校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通识教育,也几乎没有数量充足的教师专门从事通识教育。 即使有专门的教师,往往也不被重视,在学术地位、预算分配和行政安排方面都不如在专业内的教师。

2.3 执行效果上——通识课程本身质量不高, 以常识性为主

虽然一些高校也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数量上, 忽视了质量的建设。认为通识课程门类越全、数量越多,就是好的通识教育。往往在课程门类上逻辑清晰、结构合理,但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却草草了事,诸如“国学概论”“经济学常识”“古典音乐鉴赏”之类的常识性课程比比皆是。 在教师的选择上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只是每学期按学科大类分配给相匹配的院系,由院系安排专业教师临时主讲。在这种情况下,同样的一门课,专业教师一般不会深入地研究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区别, 对学生也不会有严格的要求与训练。 学生也自然能够领会到老师的“善意”,把通识课程看作混学分的渠道,“上下一心,其乐融融”。

3 高校通识教育培养体系的改进建议

3.1 培养方案要体现通专融合

培养目标上要突破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通专融合,就不能以专业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要“成人”和“成才”并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上也要体现相互融合,要考虑清楚通识教育应该传授什么知识? 专业知识在通识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 要认识和理解科技的社会文化价值,以及科学史在通识教育中具有的重要价值。

在通专融合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体系中通专相交的领域,如果把传统的通识课程叫作“大通识”,它是怎样看待人,怎样看待社会,怎样看待自然的学问,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那么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相交的领域就是“小通识”,即学科基础课程。 在目前的背景下,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领域。 因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基因工程、虚拟技术、5G 技术等新科技革命导致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跨学科跨领域的岗位需求越来越多,人才需求导向是知识复合、学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模式。 一般来说,高校的课程体系是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部分构成的,就像三个同心圆,最内部的是专业课,中间的是学科基础课,最外部的是通识课。 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模式会将其学分比例由内向外递减。 专业课学分占比最高。 但在通专融合的理念下,课程体系的同心圆就要整体向外移,即减少专业课学分比例,增加学科基础课和通识课学分比例。

3.2 师资队伍要体现通专融合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职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教师队伍要足够优秀,足够热爱通识教育,同时,通识教育也能给他们带来职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师资队伍可以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参与教学。不同学科的教师既能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人生体验,又能按照相对统一的要求来开设通识课。他们所讲授的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素材, 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来说,不会构成过高的知识门槛,同时,这样的课程又能让学生领略到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和魅力。

3.3 管理体制上体现通专融合

(1)转变理念。在专业教育模式下,教育管理者对教育评估定量指标的过度追求,使高校承担的研究功能重于育人功能,使启发学生价值自觉与批判思考能力为目标的通识教育不被重视。 因此,要想改变其现状,管理者一定要树立通专融合的理念,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 还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落实理念,要时时事事以此为标准,防止惯性思维导致模式走偏。

(2) 健全机构。 高校要设立通识教育专门机构——通识教育委员会及日常机构,监管和改革通识教育,对课程体系、课程分类、监督、评价等方面进行管理,从而改变通识教育的无序状态,为推动通专的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3)转变招生模式。 高校可以采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模式,低年级通识教育为主,高年级专业教育为主,在通识教育中体现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强化通识教育。

(4)转变培养模式。 高校要想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培养体系中,就要转变培养模式。 要采用小班教学和经典阅读的方式。 课堂教学只是有利于知识传授,要重视课外品德育人的作用。要实行导师制,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发挥导师在德育和才育的双重作用。 要实施不同专业混合住宿,加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

猜你喜欢

通识学科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超学科”来啦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