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河上游族群互动型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以达麦店、当应道为例

2020-07-14

大众文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族群民居格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55)

夏河流域作为汉、藏两民族杂居区,这种的状况最迟也始自汉代,古时两民族各自划界分住,同时所以这里也是拮抗的接触地带[1]。早期该区域的聚落就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空间格局,聚落之间存在明显的边界,各聚落也保持着本民族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村民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经过百年的发展融合,各族群在生活里和文化上逐渐出现了互动与认同,甚至存在族际通婚的现象。该流域的各民族从最初简单的经济互动、到民族文化的认同、再到现在的血缘融合无不加剧着民族的融合与族群互动型聚落的形成。

一、族群互动型聚落概况

当浪河将达麦店与当应道从地理上分割为两个边界明显的民族村,聚落形态与地理环境相契合,受多重民族文化和气候环境影响的聚落具有鲜明的高原地域特色。聚落中主要居住着藏、回、汉三个民族,其中达麦店村是解放前形成的以回族为主的回、汉混居聚落,目前村里有67户294人,达麦清真寺是聚落的入口标识;而入选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当应道现有53户240人,属于典型的半农半牧型藏族村寨(图1)。

图1 达麦店与当应道平面图

二、山-水空间形态特征

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形态从选址、规模、密度、肌理诸多方面反映了人们在处理山水地形、耕地和居住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智慧[2]。平均海拔2900m的达麦店和当应道共同以高山地形和自然河谷为基底,民居、农田及山水等空间要素为骨架,良好的山水格局和生态环境间接促进了聚落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地域共性使聚落呈现出鲜明完整的聚落环境特征。

虽然两个聚落的宗教、人文、环境迥异,但在此地共生的藏、回、汉在聚落选址和营建的过程中将聚落置于周边环境之中,充分考虑了聚落与山、水之间的互动关系,在选择了符合生存条件的基址后,还会依照本民族的民居营建理念和民俗习惯对房屋的朝向及方位进行具体的定位,从而构筑良好的聚落人居格局。聚落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民居建筑随形就势、因地制宜,村庄被水和农田分隔,聚落从河谷两侧依次呈现出“山—村庄—农田—水—山”的自然山-水空间格局特征(图2)。

图2 山-水空间格局特征

三、林-地空间形态特征

在历史的演变发展中各民族逐渐适应了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环境,形成各自相对成熟的生产方式,各居其位、各得其所,构成高原地区多元民族聚居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3]。达麦店和当应道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也是在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由于聚落中山多平原少的地貌特征,所以草场、林地所占面积比例远超农田。达麦店村庄占地70亩,有耕地122亩、草场1470亩、林地206亩;当应道有耕地318亩,草场、林地5300亩,现在虽有旅游业的引入,但聚落中的主流产业依旧是农业和畜牧业。通过对聚落的林-地的面积与位置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达麦店和当应道整体上山环水抱、林高地低、林多地少的林-地空间格局。

四、圣-俗空间形态特征

聚落中神圣空间的参照对象是世俗空间,达麦店和当应道作为族群互动型聚落,神圣空间是各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空间,根据不同民族的习俗该空间往往位于聚落中的重要位置。聚落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持续在聚落营建的整个过程,最终也会左右世俗空间的整体格局特征。

(一)世俗空间特征

1.民居建筑空间特征

族群互动型聚落中的民居建筑蕴含着各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意识形态,受传统畜牧业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夏河流域上游的聚落中住屋形式除了常见的砖木或土木结构的庄廓建筑、楼房,还有比较传统的帐房,现在达麦店和当应道的村民只在每年的香浪节使用帐房,以自然村或者民族为单位聚居,居住在各具特色的庄廓里。

达麦店临水而居,民居建筑有“回”字形、“一”字形、“L”形等平面布局形式,部分住房为两层结构,回族的居住空间中有独特的“净房”。依山而建的当应道民居建筑充满浓郁的藏式风格,居住空间呈“回”或者“凹”字形;藏族民居的主房地基高于院中的其他偏房,建筑外观喜欢用艳丽的藏蓝色及精美的雕刻花纹装饰,每家每户门前都有插有一根祈福的经幡旗杆。

2.街巷空间特征

街巷空间是组织整个聚落的线性活力空间,也是最靠近村民生活的外部空间,村民每日的诸多行为都会发生在街巷。达麦店的巷道虽然四通八达,间距较窄,一般在经由一到三个民居院落后,部分街巷在群体建筑中发生转折,从客观上形成了达麦店私密性空间。当应道街巷聚落随形就势,随着等高线层层递进,街巷空间和达麦店相比整体上具有宜人的尺度、丰富的空间层次,聚落中的道路系统基本比较完整。

3.公共空间形态特征

藏族公房(村委会)、文化广场是当应道村的公共空间,其中公房位于聚落中心位置,不仅可达性强而且可以全方位地辐射全村,为村民提供服务。文化广场位于聚落边缘位置,和农田或民居或道路自然衔接,形成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形态。这些服务性与生产性并存的公共空间,由于民族文化的注入和各民族互动活动的展开使聚落中的公共空间更具活力,聚落中功能各异的公共空间塑造了村民不同的行为模式,并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二)神圣空间特征

1.达麦清真寺

初建于1940年的达麦清真寺是达麦店唯一的公共精神空间,也是村民集会和活动的重要场所,民居围绕清真寺呈辐射状分布,使聚落形成明显的“围寺而居”空间特征。临水而建的达麦清真寺采用合院式的空间布局,有净房、学房等十二间,三层宣礼楼,全部为土木结构。入口处有临夏砖雕建成的照壁,礼拜殿和入口大门的形制采取中式传统建筑风格,斗拱和门框用彩绘与纹样装饰,整体色调和谐。“由于教徒不崇拜任何偶像,因此在砖雕题材的表现上很少有人物形象的出现,即便在一些题材表现中偶有人物出现,但也需隐去五官”[4],所以寺中的砖雕多使用花卉草木题材。

2.当应道白塔、玛尼房

当应道的公共精神空间较多、分布较散,如当应道村入口空间设有藏经,此外,承担藏民日常转经的白塔和玛尼房位于当应道中心偏北方向,插箭台和风马旗设在高而开阔的神山之巅,村中分布各处的这些宗教设施及场所共同构成了当应道的宗教空间,使聚落寓于“上寺下村”的空间格局之中。

五、民族文化与族群互动型聚落空间特征的内在秩序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依据,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印证,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5]。族群互动型聚落的营建中处处体现着多元的民族文化,当应道“依山而建”的聚落形态主要受山神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影响,他们在营建聚落的过程中尽量随形就势,从而减少对自然的干预和建造时候的土方量,以表对山神的敬畏之心;达麦店回族以血缘为纽带而聚居于此,出于生活、生产用水的需求,也因为穆斯林文化中“以水为贵”的意识,所以达麦店形成了“临水而居”的聚落空间格局。汉族是一个融合性极高的民族,宅基地的选择不仅考虑负阴抱阳,也会考虑与聚落整体的布局关系。

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适应性、地方性,在一个族群互动型聚落中,人们的语言、生产生活、行为方式随时都会产生碰撞和融合,族群在适应并认同异于自身文化的时候会有意识保留本民族文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存与互相制衡的多元文化格局,继而影响到聚落的山-水、林-地、圣-俗空间的形态。

六、总结

夏河流域上游的族群互动型聚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达麦店和当应道只是众多族群互动型聚落的一个缩影,村民平时的各种社交活动、生产活动都会在聚落的各类世俗空间中展开,聚落见证了各个民族在这个地区中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各民族积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习俗。当前族际居住格局日渐融合,各民族在保护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以更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认同彼此的民族文化,空间场所也从传统的相对隔离逐渐走向现在的互嵌共存。研究不同族群适应特殊地域环境的营建智慧、民族文化与族群互动型聚落空间特征的内在秩序,可为当前多民族地区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族群民居格局
汇聚留学生力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民居摄影
“秦岭之巅”真的高不可攀?——不,关键在于思维融入“大格局”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