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论

2020-07-13马琳卓

黄河之声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和中庸境界

马琳卓

摘 要:自古至今“中”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中”的内涵运用自《易经》开始出现,后世逐步将内涵加以扩展。其中儒家对“中”的讨论多以“中和”论述音乐,作为众多思想的交叉概念,“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不同视角下仍需要完善。

关键词:中和;中庸;境界

一、“中”之缘起

中国古代思想对“中”情有独钟,是中国古代思想历史中贯穿的一条红线。在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中”最初思想形成源自古人对世界生命观察中提出。早在《周易》中就表达“中”的思想体系:“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强调阴阳须协调,在变化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过阴或过阳会造成对立的反噬。“易之道,可一言而尽也,中焉止矣。”清人惠栋曰:“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时中!”①如果说“变”是《易经》探索世界本源时认知的真相,那么“时中”是在“变”这个真相的基础上最根本的解决方式。维持平衡,中立、稳定的状态,是古人对客观世界认知中最深刻的智慧,也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始终是核心范畴。这也是关于“中”初始的思想体现。

“中”作为中国哲学体系重要的范畴,在不同的时代与思想旨趣有细微的差别和适应其历史的特定内涵。随着学说的发展,作为众多思想中的交叉概念,其美感各有不同。“中”的哲学体系逐渐成熟并各具特点。本文以“中”本体出发,以儒家,佛家思想为例,解析“中”在不同语境下的音乐美学思想,试图对“中”思想进行补充并提供多重思考视角。

二、中和——中庸之道

徐慎在《说文解字》云:“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最原始之意为“内也”。孔传释“中”为“于地势正中”②最初的词源解释停留在地理位置的维度上。但“中”的涵义外延随儒家思想兴盛后丰富,以儒家思想“中和”思想为中心,不断对其涵义进行丰富。“中和”随儒家后世解读有多重内涵,包括“中声”、“中正”、“中节”、“时中”、“执中”等,总的来说,“中和”是具有包容性的哲学概念。《中庸》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将“中和”视为天地万物秩序的准则与必要条件,是万物生长的精神与养分,可见“中和”被赋予的内涵之广之深。“中和”内容繁杂,本文不再赘述,主要讨论“中”与“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以及“中和”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审美意境。

(一)中和之中

蔡仲德先生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中提到:“中”与“和”具有相通性,但其实两者有不同的语境范畴。③“中和”范畴的提出则是在战国末期。周代乐官伶州鸠曾通过制量律吕的角度印证“中”与“和”的关系。

《中庸》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本文将“中”与“和”的关系通过词性分析和词意分析两种方式去理解,“中”与“和”的不同。首先,从词性上理解,“和”可作形容词,是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作定语,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中”,中是一种不喜、不怒、不哀、不乐的境界,也就是不偏执任何一方,不喜形于色的状态。而“和”是“中”的道,和谐稳定的状态;另一种解释可将“和”兼属动词,作动词带宾语“中”,作“使动词”,也就解释为“和使之中”,这种解读使“中”成为“和”的结果,强调“中正之感”。两种解读强调的重点不同,一种是以“和”为目的,一种是强调“中”为路径。从词性的解读中可以看出二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从词意分析,《四书集注中庸章句》云:“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说文》中:“和,相应也。”“中”节也,行止有度。可以显然看到两者之间语义的区别。当然,在《说文解字》中直接将“中”译为“和也”,但笔者认为两者词意指向并不完全相等,而是倾向于互为辩证的关系,有“中”才有“和”,有“和”证得“中”。总体来说,“中”与“和”是主体思考的完整过程。

但在儒家思想对“中庸”的推崇,两者出现多为连用,思想内涵也变得多元且更具目的性,《中庸》首章《天命章》:“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成为天地万物规律之真谛,君子们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两者之间“互为道体”,它们的结合组成“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中”在中国人文思想历史中逐渐成为“和”的附庸,“中”相比之“和”更为纯粹,而“和”作为一种目的来看待并得到满足,具有“中”所缺乏的美感意象。“和”在历代思想家的解读中,成为政治、文化、藝术、道德等方面共同的思想境界,使“和”的本体外延扩大。

(二)中和之美

“中和”思想具有多元含义,其哲学思想基础来自先秦尚中思想与尚和思想。周代伶州鸠已经提出“政象乐,乐从和”的哲学观点,乐律中正平和是政治稳定和谐的前提,过度则糜,以音乐投射政治与人心,又反之作用,不得不说是中国哲学思想早期已经呈现辩证思维的雏形,这也是“中和”思想的初步探究。荀子是第一个将“中”与“和”合并提出的思想家,并在音乐领域中渗透发扬“中和”思想。“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通过音声的“中和”与政治规范同构,提倡“乐平和”,礼乐制度的本质即“中和”,礼乐废除,人心散漫充满邪见,心音对照如水中倒影般清晰明澈,自然在音乐中显现“淫乐”。反之亦然,规范音乐思想的目的是加强“天人合一”的礼乐思想以及对自身道德规范方面。通过“奏中声”,对伦理道德形成约束作用。在《乐记》中“中和”的地位再一次升华,与天地万物本质相映合,“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这种思想的产生不仅提高“中和”的主体地位,从另一个方面看,是对音乐作用的极大认可。荀子的思想继承发扬孔子“崇中斥淫”,对音乐追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思想。

这种“中和”的思想范畴不仅是音乐创作中的准则,在音乐表演中更需要“中德”般的品质素养。徐上瀛言,“凡弦上取音,惟贵中和。而中和之妙用,全于温润呈之。”④表演中取“中和”之音,音乐的本质即“中和”,其“中和”的特征是“温润圆融”的美学思想。《礼记·乐记》云:“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明确表明音乐“中和”的审美要素:“宽”、“静”、“正”,与君子品格之“疏达”、“恭俭”、“正直”相对应。这种“声音之道”与“人之道”的融合与统一,再一次诠释“中和”无论在创作、表演中的本质特性,其内涵外延上升至世间万物存在之道义。

三、关于“中”的分类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谈及的“中”,并不仅仅是指带有“中和”、“中声”、“时中”等词汇的美学思想,而是所有具有“中”内涵的思想体系,这几乎涵盖所有的音乐哲学美学思想中。更体现“中”相比于“和”内涵更加广泛。

“中”在古代音乐美学哲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也是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长期探讨的对象,在中国古代音乐实践范畴中,学术界对“中”的诠释主要体现在琴道中,以五弦对五行再对“五德”的思维主体。成为文人抒发思想情感,提高精神境界以自况的实践手段。强调平和雅正,反对繁手淫声,琴曲以简为美学标准,这种美学思想依旧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主流思想。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分类方式,在中国古代音乐中与“中”相关的美学思想是否彻底地贯彻其内涵?在其内容与形式不同方面存在不同层次的“中”。中国古代思想作为实践哲学,以主题感性经验为主要目标,笔者与思想契合之深浅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三类:

第一种是注重“中”的内容,严格遵循“中”思想的行为准则。《周礼·春官·大司乐》:“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禁其淫、过、凶、慢,畅中声。《老子》第四章言:“道,中而用之,或不盈。”“中”为“道”的体用。王骥德《曲律》中:“佛家所谓不即不离,是相非相;只于牝牡骊黄之处,约略写其风韵,令人仿佛于灯镜传影,了然目中,却捉摸不得,方是妙手”。在儒釋道三者当中对“中”的思想具有相似的结论,即艺术的本质特征须“持中”。这也是较为初级的“中”的美学思想,将“中”视为艺术之属性,当然这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基础准则和基本的审美观。

其次是“中”视为主体的道德准则,将“中”由内而外散发到音乐中。通过自身境界的觉知与体悟自然抒发音乐意境之美,《声无哀乐论》中:“和心足以内,和气见于外。故歌以叙志,舞以宣情;然后文之以采章,照之以风雅,播之以八音,感之以太和,导其神气,养而就之,迎其情性,致而明之,使心与理相顺,其与声相应,合乎会通,以济其美。”内心明顺,以心养乐的美学意境需要通过修心学理长期的体悟到达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孜孜不倦所追求的。所以对于琴道中五弦对应五行到五德,一直被很多学者诟病,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探讨主体为音乐所导致的颠倒现象。五德作为文人的道德基础,五行作为其学理方法,对琴五弦才能合乎会通,而不是以五弦联想至五行再臆想至五德的思维过程。这是合乎中道的隐形思维。

最后一种是一种理想状态,“中”不再是具体的音乐美学思想,也不是合乎中道的道德操守,而是突破言语描述的自由状态,“中”不再是限制的音乐美学思想的范畴,反对淫声的音乐标准,更多是只能自身体会的毫无底线与边界的哲学境界。近似于约翰凯奇的《4分33秒》所要表达的意义,音乐是什么?边界在哪里?这并不应是作曲家给出答案。当然对于认识“中”也好,认识音乐美学也罢,都需要如佛法中所说的“次第”⑤去认知,否则没有学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层次的道德境界,空谈音乐“自由静谧之地”,也是违背“中道”的。

通过以上对“中”的简要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出“中”的内涵可辐射至所有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当中,不同学派对其进行解读,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使“中”的哲学思想在哲学美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中”思想的认可,应算中国哲学思想中有趣的现象,为何中国文人对“中”无限解读并热情不减,这背后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挖掘与讨论。

注  释:

① [清]惠栋.易汉学·易尚时中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2.

②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4.

③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224.

④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增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⑤ 指次序

参考文献

[1] 萧兵.中庸的文化省察——一个字的思想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342.

[2]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3] 居其宏.中庸·中道·中和——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传统哲学依据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01):18-23.

[4] 石蔚.《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管子学刊,2002,(01):70-75.

猜你喜欢

中和中庸境界
万物通心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最高境界
半碗粥道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