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洮河水资源演变分析

2020-07-13张济川

甘肃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洮河下巴径流量

张济川

(通渭县榜罗中学 ,甘肃 通渭 743311)

1 概述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状况随之发生了改变,水问题、水危机在很多地区凸显出来,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2]。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有重要的支撑作用[3],西部地区由于气候环境的因素,水资源问题显得更加突出[4-5]。近些年来,洮河流域发展迅速,引洮工程已正式启动调水,水电开发力度加大,对洮河水资源的影响日益加重[6-7]。下巴沟站位于洮河上游,是洮河重要的水文监测站。红旗站位于洮河下游,控制了洮河干流汇入黄河刘家峡水库的全部水量、沙量,是洮河水系的重要控制站。红旗站的径流量,能直接反映洮河流域水资源的状况。

2 洮河流域概况

洮河是黄河上游右岸的一条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东麓,于甘肃省永靖县汇入黄河刘家峡水库区,全长673km,流域面积25527km2。上游为河源草原区,中游为土石山林区和黄土丘陵区,大多数地区都是草场辽阔、森林茂密的地方,地面覆盖度高,水源涵养条件好。下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约占流域面积27%,沟壑纵横,植被稀少,黄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是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流域气候,虽属大陆性,但因受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气候交绥的影响,大部地区湿润多雨,降水量较大。

3 洮河红旗站径流变化

径流数据源于甘肃省水文与水资源勘测局。下巴沟站径流数据见表1,红旗站径流数据见表2。

下巴沟站径流变化,如图1所示,1965至1969年,径流量突增突降,1967年达到高值。从1984年后,洮河水量基本呈下降趋势,2002年为有观测数据以来的最低径流。从2003年开始,径流量有少量回升,但是还达不到多年平均水平,只在2005年,径流增长十分明显。洮河丰水、枯水年交替明显,虽然周期性不是特别明确,但是不会常年出现丰水或枯水。

图1 下巴沟站逐年径流量

表1 下巴沟站逐年径流量 (单位:108m3)

表2 红旗站逐年径流量 (单位:108m3)

红旗站径流变化,如图2所示,1967年同样达到高值,1984年后径流量减小趋势明显,在2002年为最小径流,之后径流量有所回升。与下巴沟站相同,在2005年径流量回升明显。

图2 红旗站逐年径流量

红旗站径流变化与下巴沟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流域内汇水比较稳定,受人类活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 在1995年至2002年期间,上游下巴沟站和下游红旗站径流量差值相比其他年份要小很多,可以看出,在这8年期间,流域汇水量较小,这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偏少,更重要的原因,自1992年径流量持续减少,流域水资源总量下降,区域内对降水的消耗增加,没有形成径流补充河流。

4 结论

洮河位于内陆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背景下,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会日益严重,而且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地下水的超采范围也在逐年加大,加之引洮工程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引水正式启动,下游水资源保有量面临挑战,有限的水资源难以满足巨大的水量需求。随着河流的枯竭,地下水位也会随之降低,由此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不容小觑。合理规划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是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洮河下巴径流量
非平稳序列技术在开垦河年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车过洮河
歼敌
星火燎原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及年代际变化分析塔西河来水变化状况
1956年~2015年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长 度
1956—2013年汾河入黄河川径流量演变特性分析
为什么人类有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