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梦佛山”
——艺术公益夏令营的组织模式与发展路径

2020-07-13潘湘惠

大众文艺 2020年14期
关键词:营员佛山夏令营

潘湘惠

(佛山市文化馆,广东佛山 528000)

2009年,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筹市文化馆、市图书馆两个重要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策划实施一个新的服务特殊群体的项目——“筑梦佛山”异地务工子女及低保家庭子女的文化艺术夏令营,项目开展十年以来,受到了营员们和家长的喜爱与好评。如何更好地满足营员们的艺术文化需求,如何提供更好的艺术文化服务,探索艺术公益夏令营的组织模式与发展路径是目前亟须研究的问题。

一、“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的发展现状

(一)品牌效应显著

自2009年起,“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活动已历时10年,品牌项目运作愈加成熟,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品牌效应愈加突出。现已覆盖全市五区,累计为约3.24万名异地务工人员及低保家庭的子女提供了免费艺术教育,先后获得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称号和文化和旅游部项目类“群星奖”殊荣,被列入佛山市人民满意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先后被纳入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佛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5—2017年)》、“乐善365”行动计划、《“文化佛山”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见》。

(二)课程丰富多元

“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不仅开设了书法、绘画、舞蹈、太极、小主持、声乐、曲艺等多姿多彩的艺术课程,为营员们提供免费的、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而且开设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剪纸、醒狮、泥塑、武术、咏春等课程,并组织营员们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传统工艺作坊等具有本土特色与历史文化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培养营员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部分分营还开设了创新的特色课程和活动,如环保手工制作、猜灯谜、科学小实验、参观科学中心展馆等,让营员们亲身体验各种科学项目,拓展科学视野,进一步激发营员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与兴趣;同时部分分营还开设了团队拓展特色的军训课程,教导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自立,自强,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国家。

(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不仅让孩子们有机会接受艺术的熏陶,享受到了免费的文化服务,同时很好地解决了与父母团聚、安全过好暑假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异地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同时,增进了异地务工人员对佛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文化促进城市升值、打造民生政府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力量参与仍显不足

夏令营实行全公益模式,由于社会公共文化力量发展不成熟,缺乏承接公共文化服务的资质和能力。夏令营的主办者和承办者仍然局限在事业单位之间,文化公司、企业参与力量相对缺乏。

文化志愿者虽然在辅导、生活、安全等方面满足了夏令营需要,但夏令营仍需更多具备艺术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承担课程设计、教授、开展等工作内容。

(二)由于资金限制,服务范围仍存在局限

由于社会参与不足,资金都来自政府拨款,限制了夏令营的发展。此外,资金的不足也导致了服务范围不能大面积地拓展,把许多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排除在了公共文化服务之外。

(三)营员年龄水平不一,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由于夏令营活动的集中性、复杂性使活动在开展中无法顾及不同年龄、不同个性营员的多样化需要和深层次需求,在教育效果上具有一定滞后性。同时对于多次参加夏令营的营员们不同期同一门课程的难度相当,不能满足提高能力的需求,对活动的连续参与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的组织模式

(一)以文化馆等事业单位牵头的公益活动

“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的服务对象为异地务工子女和低保家庭子女,为保证公益夏令营的活力和可持续性,公益夏令营须借助政府的引导力量,由文化馆等事业单位牵头,联合爱心企业、公益组织或个人等进行活动开展,发挥公平普惠作用。

同时,在解决社会力量不足的问题上,联合文化公司、教育企业在资金、先进课程、教育设备等方面开展合作,发挥优秀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文化公司、教育企业关注公益夏令营,为公益夏令营贡献力量。

(二)以文化艺术核心的教育公平体现

在强调教育公平、普惠教育的今天,政府通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给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每个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不应只体现在义务教育的课堂上,也包括在课堂之外。有观点认为,因为父母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处于劣势,有不少孩子在成长时期就被边缘化,成为沉默的人群。[1]而艺术公益夏令营给特殊家庭孩子提供了另外一条道路,让他们拥有了学习艺术,感受爱心和温暖的机会,拥有了和其他孩子同样的课堂之外学习机会。

而在义务教育的情况下,教育公平的缺失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以艺术为核心的公益夏令营显得尤为重要,使更多孩子有机会学习艺术,有机会展示艺术,有机会拓展个人在艺术上的可能性。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同时,有效地发挥了公平普惠作用,切实增加了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感。

四、“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的发展路径

(一)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带动社会影响力

“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活动开展以来,品牌项目运作趋近成熟,为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人群,逐步增加合作范围,发挥品牌效应,吸引社会关注,带动社会影响力。在事业单位方面,跨区域进行文化合作,提高各区域参与度。跨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潮流,通过跨区域合作模式,有效将艺术公益夏令营时间与空间扩展,让儿童能够共享优质资源,其有效处理了学生生活与学习、校内与校外的关系。在跨区域合作中,可联系附近区域学校与政府单位,共同举办“交换生”“梦想团队”等项目,实现双方儿童的跨区域交流,让艺术公益夏令营实现交流合作常态化;在企业方面,鼓励企业参与公益合作,可开展社会捐赠,支持社会组织及企业捐赠资金、物资与服务等方式参与到公益夏令营之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立艺术公益夏令营基金会,或是在慈善组织中设置转向紧急,大力发展艺术公益夏令营事业,为其提供更多社会支持。并且,夏令营还可以与慈善组织合作,其专业性强、公信力高、富有活力,让其参与至夏令营中,以形成长期的社会正面积极评价。在同时借助企业扩大公益夏令营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

艺术公益夏令营的社会影响力不仅可以丰富服务对象的艺术教育内容,从长远来看,也可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异地务工人员经济生活发展中形成良性循环。

(二)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拓宽受众范围

近年来,“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已开展至最多6个分营,横跨5个区,受众范围逐渐拓展,无法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展、统一设计,各分营通过设立项目组,结合区域特色,设计活动内容。不仅可以增加活动的可实现性,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还可提供更好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并且,夏令营不仅是单纯校外、户外娱乐活动,由于其拥有亲自然性、团体性、教育性及体验性,可将其看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补充,对于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艺术公益夏令营中,可探索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活动,如“情暖童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家庭、贫困家庭等组织艺术公益夏令营;“手拉手”艺术夏令营,将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儿童汇聚一起,体会不同文化其艺术特点,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等。此种将手中范围拓宽的方式,让更多儿童参与到“筑梦佛山”公益夏令营中,能够让更多不同家庭、民族的儿童走到一起,加深对彼此的理解,可为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而对于缺少机会参与艺术公益夏令营活动的儿童,则夏令营应当在开展活动期间,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工作体系,为夏令营提供新的模式,借助互联网辐射作用,将更多儿童纳入夏令营之中,在网络上上传夏令营活动情况,即便没有参与的儿童也能通过读营员日记、观看儿童活动视频、与活动儿童视频通话等方式,实现感受共享。

(三)充分结合现实需要,提供丰富全面的课程

目前,“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多为艺术课程,拓展课程也多为科学、传统文化课程。而夏令营时间较长,且活动以理论为主,为避免儿童产生厌烦感,可适当增加生存拓展、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等基础实用课程,链接高校老师、心理咨询师等各种资源,丰富课程的内容的同时,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生存拓展则根据办营条件与地理情况,开展登山活动、野营活动、体育游戏等,以此作为辅助教学,将学生生存能力、生活能力提高。孩子通过夏令营达到丰富文化生活、锻炼身体、磨砺意志,改变情绪压抑、学校压力大等负面问题,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人生内容的丰富性与生活的多样性,让孩子在夏令营活动结束后,仍能保持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生活。

夏令营是亿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2]“筑梦佛山”艺术公益夏令营作为佛山颇具影响力的公益项目,不仅要保持原有活动项目中利好的一面,还要在研究儿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在确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稳定发展,服务更多受众,提供更好更丰富的教育服务,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为保障民生、普惠民生、发展民生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营员佛山夏令营
《佛山陶瓷》杂志征稿启事
红色热土佛山
难忘的夏令营之旅
夏令营让我成长
梦想再出发
梦想再出发
难忘的夏令营
我的夏令营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汉川营员作品选登
广东佛山雕塑院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