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

2020-07-12陈士君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校园功能

陈士君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校园体育文化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文化形态,受到众多高校追捧。此文化具有两种属性,一切体育活动均是在校园内开展,参与主体均为大学生。在活动中,可有效衡量学生的精神面貌,准确判断学生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教育的有力工具。要想充分发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需要准确了解其特征及功能。经过深入分析,本文总结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五大特点与四大功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客观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经过漫长岁月,逐步积累而成。在形成过程中,社会与学校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有人的主观努力在里面,但从整体上而言,仍以客观性为主导。纵观国内外知名高校,在体育方面均有一定建树,并在校园里形成良好风气。不注重开展体育活动的高校,育人目标一般都无法实现。无论是否关注校园体育文化,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或多或少的作用[1]。

(二)时代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类时代产物,具备时代特征,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影响高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环境。唯有高校精心打造教育环境,才能保证实现永葆活力的目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环境较为复杂,既会受政治经济的限制,也会承受社会教育的影响。在每个时期,校园体育文化呈现的特点不同。比方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受中国女排的影响,高校校园形成一股排球热。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大力推动足球改革,并发起宣传攻势。此时,高校校园掀起一股足球热。

(三)先导性。高校作为最高学府,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视野较为开阔,对新现象、新思潮比较敏感[2]。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先导性特点。在高校校园中,各类体育信息汇总在一起,为校园体育发展指明方向。高校管理者根据体育市场动态制定体育发展政策,并推动政策有效落地。

(四)闭合性。可将高校看成一个组织,在校园中又会分布一个个小组织,而这些组织之间又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由于高校具备这样的特点,使得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闭合性。高校属性不同,文化特色也会存在差异。比方说理科高校中男生较多,他们喜欢足球、篮球等剧烈运动。

(五)动态性。高校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天性,会消磨他们的积极性。这时就需要借助体育活动来增加生活趣味,疏解不良情绪。有些年级或班级会定期组织体育活动,以此提高凝聚力。如此一来,学生的心情就会愉悦。尤其是在重大节日期间,体育赛事相继举行,一时间高校校园“动”了起来。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

(一)健身功能。教育改革以推进多年,校园体育文化已初步形成。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在强身健体、促进生长方面发挥重要功效。学生参与其中,各种机体功能得到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相应也会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健身功效,高校要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体育项目。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需要同时设计不同的项目,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当然,在比赛前,高校要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一方面可避免运动损伤,另一方面可增强运动能力。唯有学生拥有一个健康身体,才能有效开展各项工作。

(二)教育功能。校园体育文化具备育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导向功能。大学生正值成长期,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偏弱。倘若学生无法准确辨别新事物,轻则盲目模仿,重则误入歧途。校园体育文化的建立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生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体育项目。当学生思想出现偏差时,教师及其他学生可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其二,凝聚功能。无论是体育活动,还是体育赛事,都能将学生聚集到一起,这对增强高校凝聚力大有益处。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也乐于帮助他人。久而久之,积极向上的风气就会形成。其三,陶冶功能。校园体育文化一旦形成,高校校园就会成为陶冶心灵的重要场所。无论何种体育项目,都会设置规则,这些规则会对学生形成一种约束[3]。长此以往,学生的良好品德就会形成,这对其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

(三)社会功能。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高校除了要传授高等知识外,还要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把高校和社会串联到一起,有助于消除学生的不适应感。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是人才,不光要有牢固的理论基础,还要高尚的思维品质。高校借助校园体育文化的契机,可给学生创设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高效,知识基础必然扎实。在活动中,学生要面对诸多困难,在解决困难中学生的精神品质得到提升。当学生步入社会后,会影响周围人,带动他们共同进步。

(四)情感功能。校园体育文化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促进其健康成长。体育项目的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娱乐性较强的活动,比方说健美操、太极拳等。学生参与这类体育运动中,身心无比放松,生活更加丰富。有一些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可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多姿多彩。学生在欣赏比赛时,自身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当学生精神境界提升后,对淫秽腐朽事物的抵抗力就会增强。

三、总结

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因此需要提高重视。高校管理者要明晰校园体育文化的时代性、先导性等特点。同时,有效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健身、教育等功能,推动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校园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