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视角下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索

2020-07-12李敏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考核

李敏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建设,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企业人才招聘的基本要求,也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在目前教学过程中,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完善等等,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背景在,如何优化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推动人才结构转型,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

一、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

(一)过度强调实践本身,忽视创新引导教育

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了“理论+实践”教学,在理论学科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些实践训练平台,保障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此过程中,部分高校过于强调实践教学本身,忽视了“创新”的根本,虽然提升了职业人才应用技能,但是仍然欠缺创新创造能力。从创新创业视角来看,“创新”不仅仅强调实践能力,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发现新思维、新思路,是对现有实践的反思和改进。换言之,创新是一种思维,而不是一种行为。

(二)教学体系不完善,缺乏创新创业氛围

目前,职业院校课程主要包含理论、实践和拓展,虽然符合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要求,但是课程安排时间紧凑,教学内容表面化,缺乏深入探索和研究的空间,导致学生难以消化所学知识,从而造成了“走马观花”的现象问题。同时,创新创业强调自发性、主动性,只有学生爱钻研、爱思考,才会主动寻求发展和突破,才能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但是,目前职业院校课程存在强制性,并且设置了学分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程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

二、创新创业视角下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构建“创新+应用”的培养理念

在新经济环境下,以知识、信息技术为中心的产业迅速发展,创新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成为职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因此,在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必须坚持“创新+应用”的人才培养理念,既要注重人才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又要强调探索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这样才能符合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标准。首先:整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创新理念与学科专业的融合,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渗透创新创业精神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其次: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为社会输出有用人才。因此,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内容,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有利于提升职业人才就业率,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例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多关注社会信息,拓展社会教育教学资源,丰富职业教育课堂内涵,也能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

在创新创业视角下,建立健全教学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原则和方法,指导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开展,也能保障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落实复合型人才、职业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一边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一边优化学生创新创造思维。例如,根据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要求,建立“校内+校外”的课程模式,如:校企联合教学、在校办厂等等,拓展学生学习成长空间,利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论证理论,并且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融入自身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目的。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强化学生实操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意识,提升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根据高校地方产业特征,构建产教深度结合课程模式,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发展,也能提升职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这种课程模式必须建立在政府、企业和高校多主体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高校开展知识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引导,企业进行实践技能、专业实操培养工作,为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学生能力考核仍然以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为主,考核评价模式单一,造成了以成绩论优劣的现象问题,违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初衷。因此,在创新创业视角下,构建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机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深入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制定“知识为辅、能力为主”的考核标准,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例如,在设置考核形式时,将传统笔试转变为综合考核,即:理论笔试、科研报告、实验考核等等,实现多元化、差异化考核,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也能提升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开展评价工作时,不仅需要参考考核结果,还需结合学生日常表现、个人能力,才能保障评价内容的合理性,才能创建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为了应对创新创业大趋势,落实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工作,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也能促进教学事业创新发展。通过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出构建“创新+实践”教育理念、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和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等策略,不仅优化了人才培养环境,丰富了教学课程内涵,还落实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考核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