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8S管理法在学生实习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0-07-12张姣铜仁广播电视大学

消费导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管理法场所岗位

张姣 铜仁广播电视大学

刘福强 铜仁职院

一、8S管理法

(1)1S--整理。整理是指通过现场整理将要用与不要用的区分开来,同时将不要用的清理掉。整理的目的在于把“空间”腾出来,便于灵活使用。

(2)2S--整顿。对现场进行整顿,将要用的东西按要求定位、定量摆放整齐,并采取目视管理法对物品进行分类与明确标识,减少因查找东西而造成的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3)3S--清扫。通过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的废弃物、脏污物清除掉,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再发生,确保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明亮、舒畅。

(4)4S--清洁。将以上整理、整顿、清扫三个环节的工作做法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工作成效,保持工作场所有序、整洁,使人耳目一新。

(5)5S--素养。素养是一个人素质及内涵的综合反映,要求在工作中严格遵纪守法,依规办事,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通过素养的塑造,可改变“人质”,养成讲规矩守纪律、认真工作的良好习惯。

(6)6S--安全。安全是所有单位在工作、生产及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安全第一好,安全感是人人追求和向往的可靠、踏实感。在实习中,学生的安全是整个实习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对实习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提高其安全责任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实习场所的安全管理及安全隐患排查。可通过规范制定正确的操作流程或作业指导书、指派专人监督指导、及时开展岗前培训,对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操作及时纠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查、强化安全教育,签订安全责任书,防患于未然。

(7)7S--节约。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减少资源浪费,为企业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空间、时间、库存等资源,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

(8)8S--学习。“学无止境”,学生在实习中要不断加强学习,不仅要深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在多学习操作技能,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社会是第二所大学,实践出真知,实习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实习中学生可以向同事及上级主管请教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及技术问题,取长补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水平与综合素养。

二、8S管理法在学生实习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要使8S管理法产生良好管理效应,关键在于落实。运用8S管理法可以明确职责分工,促进管理规范。学校在实习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开展8S管理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管理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实习中认真履职、规范操作、明确责任,运用8S管理原则指导实践;实习单位在现场管理中运用8S管理原则对工作现场进行明确标识,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监督管理与培训教育。

1.开展实训,模拟现场管理

整理是8S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实施现场管理的基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实习中抓好整理工作是顺利推广应用8S管理法的前提。按照8S管理要求,在学生开展实习前,学校可以根据专业性质及岗位工作需要提前开展模拟实训,模拟企业现场管理,提前开展8S管理知识培训,对办公区域设置、工作场所规划、物品分类摆放、产品运输处理、文件资料管理、库房及物料管理等工作进行实训模拟。并对运用目视管理法对生活区、办公区、操作区进行统一划分;对物品分类摆放加以标识,对不用的物品、损坏的工具、废弃的零件进行清除,通过实训模拟为今后参与实习,实施现场定置管理奠定基础。

2.明确责任,实施定置管理

在实践中可能存在责任不明、区域不清等情况,可利用8S管理法对现场实施定置管理。一是采用目视管理法将实习现场进行划分。根据实习单位生产的产品类型划分为成品区、半成品区、修理区、休息区、废料区,并用白色、黄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的标志线加以标识。二是对现场物品的摆放按照“三定”管理原则,进行定点、定容、定量管理。定点即放哪里比较合适;定容即用什么器具存放;定量即一定存放数量。大到仪器设备小到纸张螺帽的摆放,都按规定位置摆放。三是建立清扫责任区,明确负责人及责任分工,并对各责任区加以标识,做到从办公场所到生产车间、从操作岗位到工具箱都要明确管理责任人。四是规定例行清扫的内容,严格清扫工作,确保不留死角。通过定置管理,对物品进行分门别类存放,对现场进行清洁规范,有利于物品的查找利用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安全隐患的识别与排查,减少安全事故。

3.规范管理,减少安全事故

为了便于操作,在岗位责任、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基层建设、企业管理和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可根据8S管理要求制作警示标语、标志牌,并将其放置或悬挂在工作场所醒目位置,使职工操作时便于对照检查,提前预防危险,防止事故发生。8S管理法要求将所有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等整合规范为统一的基础管理标准,分类编制成册,加强对职工的绩效考核及考勤管理。

4.加强岗前培训,规范操作,提升整体素养

提升职工整体素养,是8S管理的主要目的,各实习单位在职工行为规范中,针对职工岗位操作中的习惯性违章和工具使用后随手乱放等行为,以规范日常操作行为为重点,从最简单的习惯性违章操作抓起,相互监督,严格遵纪守法,规范操作。对易出错、易发生危险或安全事故的岗位、场所进行明确标识和定位,对易出错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纠正过去“随用随放、随用随扔”的不良习惯,提高规章制度、工艺标准的执行力。对实习生应加强岗前培训和岗位安全操作指导,对各岗位、场所及所有物品的管理,全部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心里想着现场、眼睛盯着现场、脚步走在现场、功夫下在现场;熟知每个岗位工作流程、准确掌握每道工序、正确启停每台设备、果断排除每项故障。每天根据作业内容不同,采用操作人员自己识别、班组长帮助分析、车间管理干部现场监控、安全员加大巡查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对8S管理法执行情况进行反思,从点滴培养职工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和扎实作风。

三、8S管理法对学生实习安全管理的启示

通过实施8S管理,将8S管理法与学生的实习安全教育紧密结合可产生“四个提高一个降低”的良好管理效应。

1.有利于规范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8S管理法有利于提升职员的整体素质,遭实习过程中,实习生作为实习单位的普通一员,对实习单位的生产、工作、生活及产品质量都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让实习生提前掌握8S管理方法并在实习中加以应用,例如汽修专业的实习生在实习单位进行修机实践时可以利用8S管理法对工作现场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洗污泥、油垢,改善修理工作环境、改进修理工艺、提升修理质量和工作效率,解决修理现场可能出现的脏、乱、差等诸多问题,为实习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同时提高实习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2.有利于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学生在实习中通过岗前培训、安全及业务知识学习、参与实际操作等环节,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同时通过运用8S管理法熟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相关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岗位工作流程,并能正确预防、排除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安全隐患,及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提前预防,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3.有利于规范管理,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8S管理法要求将所有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等整合规范,分类汇编成册,便于学习利用。同时还要求对现场进行目视管理,管理人员每日坚持按8S管理法要求按时到岗到位,提前对岗位、场所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办公区、操作区干净整洁、标识明确、布局合理、通道畅通,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分门别类、便于存取保管。

4. 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推行8S管理法,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区域划分与操作流程,不仅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还可提高工作效能,提升员工素养,增强企业文化底蕴。

总之,8S管理法作为现代企业先进管理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习生在进入职场前需要对8S管理法基本知识提前进行学习与模拟实训,它将为学生实习打开更广阔的眼界,同时还能提高实习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管理法场所岗位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远离不良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恋爱场所的变化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