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当代纪实摄影的艺术表达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纪实艺术性摄影

(黄山市徽州区文旅体局,安徽黄山 245000)

摄影术已诞生180周年,“纪实”的因子就与生俱来融入了骨髓。摄影作为记录工具,作为一种描述性的视觉语言,是表达,更是评价,是事实,更是观点。

摄影本为舶来之物,“纪实摄影”亦是如此。走过四十余年发展历程的中国纪实摄影,自改革开放之后日渐兴旺,一路走来,在纪实摄影的关注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受奥古斯特·桑德、尤金·史密斯、埃文斯、寇德卡等几代西方纪实摄影大师先驱的影响引领痕迹清晰可见。

时下,“纪实摄影没落”论调坊间多有流传,重视社会事件和社会价值判断的传统纪实摄影影响力日渐式微,随着在世界纪实摄影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分水岭标志的《美国人》问世,新纪实摄影最伟大的旗手罗伯特·弗兰克掀开了新篇章,带有个人化视角、个人风格、个性化影像的“新纪实摄影”“私人纪实摄影”等的出现,对传统纪实摄影带来历史性颠覆。

中国摄影进入2000年后,纪实摄影更是出现了更多丰富的实践,摄影师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兴趣和感受,特别随着当代摄影元素比重的加大,摄影实践与传统纪实摄影在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上已大相径庭、渐行渐远。

中国正处历史巨变期,现代化高速发展,如何关照时代、关注社会,彰显影像的时代价值,考验着每一位摄影人的观看和智慧,是一个不小的“时代课题”,如此说,最具有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功能的纪实摄影恰逢其时。

但读图时代、全民摄影的时代背景下,在互联网普及助推下,类似、同质、单纯、直接、空泛的现实记录铺天盖地,更显平庸,只有那些具有强烈艺术个性,内涵丰富的作品,才拥有永恒的影像艺术魅力。

一、纪实摄影的概念

广义上讲,在真实场合、以真实的拍摄手法拍摄,并在后期制作中不加篡改的任何照片,都可看作是纪实性照片。狭义的纪实摄影是指拍摄者对现实世界及其自然社会人之间关系,进行个性化观看,全面真实记录,艺术性展现,以此引发对社会问题、环境生命、人性伦理等的关注思考和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形式。[1]

“真实再现”是纪实摄影的本质属性,表现真相、评论真相是它的两大属性。

二、纪实摄影的题材

纪实摄影的题材涉及人类社会及其环境的各方面,大致可分为: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披露、反思社会矛盾,希望引起世人关注,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问题类纪实或报道类纪实;以某个族群、某些特定的人为研究对象的人物类纪实;描绘世俗生活,以小见大、日积月累见证社会变迁的日记类纪实;关注由于社会转型而即将消失的文化遗存、传统民俗,为后人留作历史资料的文献类纪实等。[2]

三、纪实摄影真实性

著名评论家刘树勇(老树画画)曾说,摄影师只是“二维”图像“制造者”,而不是“三维”现实世界的“还原者”。图像仅是真实世界的一种象征化表达,不是客观真实,掺杂了摄影者的主观感受,简单地把照片当作真实,是不明智的。[3]面对镜头前真实的景物,摄影家能表现出另一种真实,一种更深刻更重要的真实,并作出自己的评论。

四、纪实摄影艺术性

摄影的艺术性是指通过影像视觉艺术表现手段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准确、生动、鲜明程度以及完美程度。摄影主要通过色彩、线条、观影效果、画面布局、摄影材料等元素形式的艺术处理表现摄影人审美意境达到的程度。

纪实摄影强调真实再现,艺术性是真实性的高层次再现。马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们注意艺术表现运用,非但没有削弱真实性,相反大大增强视觉感染力和震撼力。

五、纪实摄影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和艺术性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纪实摄影艺术性必须以真实为根本遵循和原则,艺术性表达必须服务于真实性,不能破坏和歪曲真实性。现实的精彩瞬间转瞬即逝,不可重复,娴熟的抓拍在实践操作中也难免存在瑕疵不完美,但切忌电脑技术随心所欲地“打扮”,“化妆”“整容”让纪实摄影越来越“艺术化”不可取,有违背“纪实精神”不是正道。纪实摄影坚决杜绝任何造假手段!

六、纪实摄影艺术表达形式

纪实摄影是摄影人主观产物,是美学修养、文化积淀、技术娴熟、个人风格追求等,在按下快门时的“瞬间大集合”。

(一)形式美感

相机是摄影人的第三只眼,摄影作品的艺术性表达是摄影人想法的一面镜子。摄影是用光线绘画的艺术,纪实摄影逃离不了“光影艺术”范畴,不讲究光影,只会流于平庸。讲究色彩、影调、视角、明暗、虚实、透视、层次、细节、刺点、主客体关系、构图等形式美,追求画面的艺术性,用个性眼光观察社会生活,强烈的主观个人色彩,立足于客观的现实,增强艺术表现元素表达感受和思考,形成视觉冲击力感染受众,并传达作品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二)瞬间形象

“瞬间”是纪实摄影的独特魅力所在,捕捉事件或人物的典型瞬间、决定性瞬间或者非典型瞬间,呈现典型或者不确定的多元可能,精确地再现物象的质感、光影、空间、色彩、形态、体积、肌理等,体现材质美、肌理美、秩序美;或者一种看似随意的、暧昧、朦胧、含蓄、模糊,甚至是失焦、失衡的光影凝固,表达情绪、氛围、意境的时空切片。

特定自然环境(雨雪雾、黎明黄昏等)社会环境衬托,照片人物表情、人物形象的生动性直接影响感染力。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人物动作表情各异,但抓住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的生存环境和精神状态。

(三)创新意识

在影像爆炸的时代,世界上的新鲜事、新鲜景已经不多了。纪实摄影师如何让差不多的故事,说出不一样的观点和味道,需要求异思维、求变思维、求新思维甚至是逆向思维,在平常中寻求不平常,把熟悉的事物拍出陌生感、新鲜感或者陌生事物寻找出平常一面。新一代纪实摄影的领军人物。阿勃丝曾说:“任何事物从来都不是一般人所熟悉的那样。我要表现的是熟悉的事物不可思议的一面,以及不可思议之物熟悉的一面,我认可的是那些我从未曾见过的。”[4]

(四)想象空间

善于灵活应用象征、暗示、比喻、移觉等多方式,生发出除影像本身含义外的丰富、深刻、多元的意境、意趣、意味。中国水墨画“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形成的虚实节奏感,“计白当黑”营造的物象意韵值得借鉴,正如黛安·阿勃丝说过,“照片是关于秘密的秘密,它揭示的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少。”

“空间结构魔法师”马格南大师阿历克斯·韦伯(Alex Webb)能最大限度以二维的模式展现三维的现实世界,让人赞叹不已。他巧妙利用残缺、留白、截取、镜像、重叠、色块、阴影、拼贴、重组等“开放性构图”“虚实变换”的复杂构图理念,经营“非常规”或“常态”画面元素,制造故事感,营造氛围现场感,形成幽默、嘲讽、隐喻等意境效果,看似随意、复杂神秘开放游离的画面,却复杂夹杂着逻辑、繁乱中体现秩序,给观众留足了想象的空间。

(五)个性彰显

影如其人。不同的个体在面对同一时空的人、物、事件时,由于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知识背景、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千差万别,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观看视角、题材选择、技术把控、审美取向、艺术表达和艺术想象,呈现独特、个性化、多元化的视觉语言形态。

(六)意趣刺点

罗兰·巴尔特在其代表作《明室》一书中,以观者与照片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照片的意义分成可以理解和交流的文化空间(即意趣),刺激和感动人的细节或局部(即刺点)。[5]

(七)情感情绪

纪实摄影是一种声音,一种批判的力量,是平衡人类生活机制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是拍摄者对复杂世界的细微观察和客观呈现。

善于捕捉色彩给人感官刺激带来的情绪联想,拍摄者的形象特点和精神状态,人物的眼神肢体语言等恰当抓取,正是摄影者把对象的心理感受和感情世界外露化的展现手法。传递情感,产生共鸣,才能引起社会民众更好的关注,不管是喜怒哀乐,平淡热烈,庄严神圣,神秘、怪诞、讽刺、隐喻、揭露,才是纪实摄影的个人情绪、情感、情意、态度的表达。

(八)人文色彩

人文就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纪实摄影人文色彩与生俱来,无论是正面赞扬,还是反面揭露,负面展示或是社会文明进步成果的多元呈现,都反映人类对自身的审视和关注。在摄影实践中不能为了追求传播效果,迎合受众猎奇心理,对弱势群体苦难生活大量展现甚至欣赏,要清楚并非表现苦难才是真正的纪实摄影,并非将弱势群体全面呈现给大众才体现人文关怀。

(九)思想精深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注重现实题材主题深度、广度、高度等多维度挖掘,聚焦社会变迁和人类命运,打通共情共鸣情感通道,传递时代的温度和热度,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精品佳作。

七、结语

社会现实是纪实摄影家取之不尽宝藏资源,纪实摄影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层次的关照,摄影人不能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社会生活复印机”。在互联网、数码技术高速发展、5G时代的今天,每一位纪实摄影人需不断提高艺术境界,创新艺术技艺和手法,探寻个性化的视觉语言,要学会用生活家的细腻记录点滴;用艺术家的情感关照人类;用经济学家的头脑经营光影;用收藏家的眼光珍藏经典;用哲学家的通达审视社会;用社会学家的想象力洞察世事;用历史学家渊博的释疑反观,用思想家的睿智拥抱变化。

猜你喜欢

纪实艺术性摄影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WZW—bewell摄影月赛
新闻纪实类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