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应对启示和思考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博物馆疫情

(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 400700)

2020年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整个中国,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场所纷纷选择关闭。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时间研究部署了文物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鼓励利用已有文博数字资源酌情推出网上展览,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对此,全国各地博物馆纷纷响应号召,利用本馆数字资源,不仅推出了一系列网上展览,还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联合各类直播或短视频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科普活动。

疫情之下,博物馆公共服务暂时无法依托实体空间,而此时,网络无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观展由“实地”变为“云游”,服务由“线下”转至“线上”,这使得居家隔离期间的广大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博大餐,最大程度满足了特殊时期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一、应对举措

1.线上展览

疫情暴发以来,国家文物局统一协调,将各地博物馆在线展览资源整合于其官网,连续推出了六批次300个线上展览。人们虽在家中“禁足”,却可以通过PC和手机端轻松实现“云观展”。

线上展览其实不是疫情下的产物,许多博物馆早在多年前便推出了自己的虚拟展厅,它将博物馆搬上云端,通过三维虚拟技术,还原一个实体展览,观众不受时间与空间所限便能徜徉其中。线上展览最基本的功能一是为即将来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提供初步认识,吸引他们动身前往;二是为流连忘返的游客提供一个回味的空间,离开博物馆之后,依然可以随时回到虚拟视界里“复游”。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线上展览已不再是简单地将展厅搬到网上,而是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对实体展览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包装”:例如实现对展品的全方位无死角观看,对展品的背景知识进行更为深度的挖掘、关联和扩展并通过创意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呈现,使其成为实体展览的一个重要补充,最终带给观众更加多元化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体验。

疫情期间,线上展览的方式显得安全又便捷,来得及时且必要,成了备受百姓欢迎和喜爱的文化产品。

2.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在当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以自主性为鲜明特点,涉及各类事件现场、真人秀、演唱会、电竞游戏,电商“带货”等多种形式。而当博物馆遇上网络直播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已经开始进行了直播的尝试,而疫情的到来从某种程度上为这一尝试注入了“催化剂”。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疫情期间,推出网络直播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举措。自今年2月以来,抖音、淘宝、腾讯、快手等大型互联网平台相继举办“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全国几十家博物馆参与,网友反响热烈,单日观看量超过千万,从效果上看,也着实给了大众不少惊喜。在直播中,博物馆讲解员化身网络“主播”,引领网友观展,现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给予宅家抗疫的人们不一样的精神文化体验。其中,一些讲解员以其轻松幽默的讲解风格深得网友的喜爱,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为博物馆收获了大量“粉丝”。不仅如此,有的博物馆专家和馆长也参与其中,除了带来专业权威的讲解,还亲自上阵“带货”直播,这不仅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还带动了博物馆文创商品的销售,为宅家的人们增添一份生活乐趣,也让博物馆变得更加亲民。

网络直播让博物馆变成了“播”物馆,文博与直播联手,成为闭馆期间公共服务的全新方式,在某种意义上也彰显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感。

3.其他举措

除了线上展览和网络直播,各地博物馆也积极利用好本馆的官网、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策划和推出了诸如藏品故事、科普讲座、互动答题、抗“疫”书柜等形式丰富多样的在线数字资源,成为应急科普的发起者、宣传者和推广者。这一系列资源形式活泼、覆盖面广、通过自媒体可突破时空界限直接触达受众,传播人文关怀,让公众在家中坐享科普服务。

二、启示和思考

疫情的肆虐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文博行业也无法幸免。然而,博物馆人通过自己的坚守和努力,全面依托“互联网+”模式及数字网络技术,在闭馆期间联合向公众奉献了丰富多彩的云上文化大餐,传播正能量,真真切切做到了“展览不落幕,精彩不打折,温情不打烊”。一系列的应对举措让博物馆在这场“突围战”中经受住了考验,而与其看似无奈之举、权宜之计,不如说推动了博物馆重新审视自身存在的价值,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疫情过后,加快数字化建设必将是博物馆发展的重头戏,线上线下相结合也必将成为博物馆公共服务新的趋势。为此,如何付诸行动以把握新机遇,适应新形势,满足公众更多需求,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都是博物馆相关从业者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

1.关于线上展览

由于此前不同博物馆在线上展览的规划和设计理念不同,投入的建设力度不同,故呈现出来的展示效果自然也不同,相当一部分博物馆目前还停留在将实体展览简单还原至线上的阶段[1]。然而,在博物馆游持续升温的今天,伴随着科技飞速发展,观众对展品知识的求知欲越来越强,对展览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实体展览无法满足观众更深层次的需求的时候,线上展览应当承担起拓展观众认知面、丰富观众参观体验的作用,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让观众隔着屏幕走马观花。这就要求博物馆更加注重线上展览的策划和设计,在实现全景呈现展览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好本馆积累的可移动文物普查数字资源,在展品细节展示、展品知识的关联和延伸,虚拟空间的交互体验方面下大力气,以满足公众不断增涨的需求。

除了常设展览外,博物馆还应注重将临展搬上“云端”进行在线展示。临展往往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旦上“云”,其全貌便可完整保存下来,当展览闭幕后,感兴趣的观众依然可以随时上网进行观展。总之,博物馆应将展览上“云”常态化,长期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体系。

2.关于直播

疫情期间,“云游博物馆”直播备受网友的关注和欢迎,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创新之举在特殊时期诞生,却也是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公共服务拓宽新渠道、开辟新方式的有益尝试。疫情过后,博物馆直播甚至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当然,通过对疫情期间不同博物馆直播的观察,有的策划精良、匠心独运、人气极旺、效果颇佳,而有的则有点“赶鸭子上架”、准备不足、反响平平、效果一般。因此,如何让直播真正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兴文化传播方式,也是值得博物馆相关从业者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首先,博物馆要充分结合自身的馆藏特色,拓展思路,深入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形成一套丰富的知识体系,为直播讲解提供基本的内容保障;其次,不拘泥于单一的讲解形式。除了常见的单人讲解,还可以是双人互动、专家访谈、网友连线,同时要善于随时抓住网友的兴奋点,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直播策略;第三,主播应注重自身积累。直播不是照本宣科,除了讲解,主播常常还需要应对网友五花八门的提问,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将很难胜任。因此,博物馆应不定期对相关从业者进行业务培训,而主播也应注重日常的学习充电和知识积累;最后,拓宽直播领域。在现有的基础上,博物馆可以对馆内各类教育活动如科普课堂、专家讲座、主题竞赛等进行直播,既能解决线下场地或资源的局限问题,更能形成一套丰富的线上资源长期保存,供网友随时点阅[2]。

3.联合社会力量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社会上诸多科技网络及传媒企业都热衷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中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今年两会受访时便提及:博物馆应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博物馆与融媒体平台、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推动博物馆资源开放共享。疫情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一系列云服务的举措也足以证明:博物馆数字化的快速推进离不开这些技术力量的支撑。如今,博物馆更应当解放思想,推进资源共享和跨界融合,让技术与文博实现桥接,进而更加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4.资金人才投入

博物馆数字化要发展,资金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从某种程度而言,数字化发展的程度与资金投入的多少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各地财政应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适度给予资金上的倾斜,而博物馆平日更应当注重将实际需求总结整理成项目方案,善于抓住相关专项资金的申请机会进行项目申报,由此获得必要的财政支持,保障本馆数字化工作的可持续推进;另外,博物馆应加强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既要具备文博相关知识,又要了解信息技术,同时还能掌握一定的传媒运作方法,如此方能满足数字化建设的人才需求[3]。

三、结语

疫情来势汹汹,全国博物馆工作者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领导下众志成城,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和应急科普工作的最前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数字网络和融媒技术无疑为博物馆的应急科普工作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云游博物馆”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的推出,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令公众触屏可及,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遗产在网络空间得到多维度展示,传递了博物馆的人文关怀,满足了疫情期间公众的精神需求,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疫的决心和士气。传统与现代融合,线上与线下联动终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公共服务最显著的特性。许多博物馆纷纷表示,疫情之后“云游博物馆”应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常态,为此,让信息技术与文博产业链接,加快数字化建设必将成为博物馆今后工作的重要一环。

猜你喜欢

博物馆疫情
战疫情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