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墓室壁画:封闭空间中的幻像狂欢

2020-07-10周晓燕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史论墓室重生

周晓燕

两年前,汪小洋教授的《中国墓室壁画史论》发行面世,这部通史性的著作很快受到好评,当年就获得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这部书是作者十年磨一剑的成果,理论性强,材料丰富,并且有目前最完整的墓室壁画遗存年表,为读者提供了工具书的帮助。从审美维度看,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作者在秉持历史立场的同时,突出强调墓室壁画的此岸色彩,在中国墓室壁画中创新性“发现”长期被遮蔽的“重生信仰”,并以此作为史论基点,烛照中国墓室壁画发展历程,异于既往墓室壁画史论,引人注目。汪小洋教授著《中国墓室壁画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另辟蹊径,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墓室壁画史观,《史论》创新性发现了一条中国人反抗命运的方式:重生信仰,并以此而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中国墓室壁画的狂欢化审美之维,揭示了墓室壁画宗教性重生叙事与审美性图像叙事的内在关联,把握了中国墓室壁画创作的本质和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为中国墓室壁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一、《史论》勾勒出一条中国墓室壁画的狂欢化审美之维  《史论》是通史性著作,需要有一个整体性思想作为最优理论逻辑和方法指导贯穿论述始终,即建立一个主干理论,并以此而打通考古学、宗教学、艺术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界限,将墓室壁画建构为包含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和美学等诸多价值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整体。许多类型的著作比较缺少这样的内容,当然也成为本书的一个明显特征。基于此,《史论》明确提出:“中国墓室壁画得到重生信仰的支持,属于儒教体系。”同时明确勾勒了重生信仰与墓室壁画之间的关系:“作为宗教行为产物的墓室壁画,其历史意义首先是产生于宗教信仰领域,之后是艺术领域,然后才是考古领域。”可以说,重生信仰是《史论》的主干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史论》勾勒出一条中国墓室壁画的狂欢化审美之维。

墓室壁画属于幻图像系列,《史论》界定中国墓室壁画是由艺术家创造的具有虚幻性的重生体验建构起来的图像体系,是生与死、此岸性与彼岸性、假定性与真实性、仪式性与生活性统一的艺术矛盾体;而且,《史论》认为中国墓室大都在重生信仰指导下进行墓室仪式,这种在封闭的墓室空间举行的仪式,仿若永远没有完成时,也没有观众,只有壁画图像中的“演员”和“道具”永恒陈列其中,这种被想象出来的壁上重生生活本身就可看作是一种表演。或者说,封闭墓室中带有永不完结的狂欢色彩的重生仪式,借助墓室壁画这一特殊的载体而得以转化和渗透。《史论》正是借助以上论述思路,为我们铺陈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中国墓室壁画审美之维:墓室壁画借助一种生死冲动,转化为艺术冲动,再转化为审美功用,再转化为肉体层面的重新自由,最终完成重生信仰的描述。

这是一个特殊的审美建构,通过具体的审美过程描述,显示《史论》本身是一部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理论著述。而从美学角度而言,《史论》作者汪小洋教授仿佛一位剥洋葱的人,一层一层把蕴藏在墓室壁画这个幻图像体系中的审美意义厘清,并呈现在著作中,有助于更多现代考古者、艺术家和传播者等诸多领域的学者更加完整地把握蕴藏在中国墓室壁画中独特的重生信仰。

  二、《史论》揭示墓室壁画是中国人反抗命运的一种方式  从美学层面而言,中国地面之上的图画、文字多面向过去,属于乡愁系列的乌托邦世界的建构;中国地面之下的墓室壁画,则大多面向重生和未来,属于审美幻象系列的乌托邦世界的建构。地上与地下常常有着一个共同的指向,即:表现反抗命运的方式和意义。《史论》认为中国墓室壁画构筑的重生世界虽属审美幻象,却具有独特的此岸性质:与其他宗教图像不同,墓室壁画图像的此岸气息十分浓郁,现实性题材不仅比例大,而且多居于主要位置。为何出现这么多现实性题材图像?这就是墓室壁画的特征所在,这是一种对生死命运的挑战。墓室壁画反映的是重生信仰,既为重生,当然彼岸要与此岸无二。生死转化的去处如果与此岸不一致,那墓葬中的图像就没有意义了。现实性题材的图像表现出来的是重生信仰意义,现实性表现得越强烈,重生信仰的体系表现得就越明确。[1]19质言之,墓室壁画现实性图像的美学意义首先在于它代表中国人独特的反抗命运、抵抗死亡的一种方式——重生信仰。人们用庖厨图、宴席图、祭祀图、出行图、双龙穿壁图等重生幻象表达对重生的希冀,用对死亡、命运的否定性“反抗”表达对重生的渴求和确信无疑,从而产生崇高感。因此,从美学角度而言,墓室壁画可看作是悲剧人文主义的一种重要审美形式。

具体而言,中国墓室壁画题材是以当时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主体性约定的,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地位的墓室主人希冀重生后回归现实世界的愿景加以影像化和风格化,真诚反映墓主人对美好生活图景的想象,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风貌、社会风俗和情感结构特征,其中有血有肉有连贯的叙事,叙事中又有爱恨、有愿景,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创新性揭示了墓室壁画中宗教性重生叙事与审美性图像叙事的内在关联,把握了中国墓室壁画创作的本质和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审美感染力。当然,这是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审美活动,《史论》用清晰恳切的语言风格予以全面描述,既顯示了《史论》明晰的美学指向,又包含了著述者汪教授对墓室壁画研究的一种无法卸除的使命感,令人感动。

三、《史论》是一种独特的面向未来的考古学研究  历史总是不可避免带有隐潜并行的特点,经过《史论》的梳理,我们慨叹中国墓室壁画将隐形存在的“世俗-天堂”叙事范式发展到艺术殿堂,为我们现代读者展现了一条从汉魏晋南北朝到明清时期的中国人的地下希望之旅。然而,这种带有未来性的经验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蕴藏在墓室壁画的图像叙事中,其中的艺术、宗教、政治等传统叙事虽源于真实的现实经验,却如《史论》所言往往“受皇权和世俗性等文化霸权”影响,是一种选择性的叙事、记忆和传统。从这个层面而言,《史论》可看作是一种独特的面向未来的考古学研究,既展现了墓室壁画丰富的历史文化细节和生活图像,又创新性界定中国墓室壁画是“一种有着独立于佛道之外的信仰体系,也因此有着独立的图像体系”[1]173。这样的理论认识,主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又提醒我们批判性地了解被“皇权和文化霸权有效运作”过的传统内容,谨慎地对待蕴藏在墓室壁画中的各种价值体系对现代人的准塑造力。综合展现了墓室壁画兼具考古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美学价值,再次彰显了《史论》完备而严密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史论观。

纵观《史论》,虽为理论大部头,但从头至尾文字流畅,似乎有读文学作品的感觉,令人遐想,不同历史时期的墓室壁画,你方唱罢我登场,接棒历史,汪教授娓娓道来,起承转合,结构清晰,言辞严整。对读者而言,读《史论》如同欣赏壁画本身,获得了难得的审美乐趣。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在《史论》中,封闭“墓室壁画”的虚幻性被重新发现的“重生信仰”有效弱化了,此岸性和现实性内容增加了,读者在这部理论论著中不但感受到了历朝历代中国人所感到的既无奈又必须要面对死亡的情感,还感受到了他们感受不到的东西,这种他们感受不到的东西就是一种被升华后的情感,并引发我们现代审美者严肃地思考和探求农业文明时期个人的位置、人的命运、人的价值等这些形而上的问题。因此,《史论》呈现的墓室壁画的美学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表现历代不同墓主的遭际和重生愿景,更在于通过此岸性、日常性审美表达机制起作用,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反抗命运,抵抗死亡的一种方式——重生信仰,显示了《史论》深刻的美学抱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小洋中国墓室壁画史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涂 艳 杨 飞)

猜你喜欢

史论墓室重生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重生
中国共产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史论
每一刻你都将重生
例谈史实、史论与史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诗经学史》书评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大连鞍子山积石冢墓室出土随葬玉器50件
让人死而复生的恐怖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