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第一仓
——丰图义仓——《朝邑丰图义仓记》解读

2020-07-10成雅莉

陕西档案 2020年3期

文/成雅莉

关中平原东部黄河西岸边的朝坂老崖上,有一座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并发挥储粮作用的粮仓——丰图义仓,是我国粮仓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揭密丰图义仓百年沧桑,让我们解读馆藏民国二十年(1931年)由主任仓绅严志敬等主持、邑人张明善撰写的《朝邑丰图义仓记》。

阎敬铭倡建义仓

《朝邑丰图义仓记》载:仓者常平仓也,向设三处,一在县政府左近,一在卜子祠右侧,一在城隍庙东岳楼南偏。追溯大荔建仓历史,还得从隋文帝时说起,公元589年,南北朝对峙结束,隋统一全国,开修漕渠,修建粮仓,在沙苑建立了永丰仓,距今一千多年,现仅存遗址。《续朝邑县志》载:“唐高祖自河东引兵而西济河至朝邑,舍于长春宫,休甲养士,仍资永丰仓为用,后尝命太宗镇此。”《大荔县志》载:“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诏永丰仓出十五万石米付同州,减时价十千粜于百姓。”常平南仓,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廒房8座,计37间,朝邑儒学署南。常平仓,乾隆五年(1740年)增修,建廒14座,共70间,在府署东《大荔县志》(熊兆麟);常平西仓,也在乾隆五年建,廒房7座,计35间,在朝邑城隍庙东偏。

《朝邑丰图义仓记》

清光绪三年(1877年),陕西、山西、发生特大旱灾,先后持续四年之久。朝邑人阎敬铭被派往山西稽办赈务。阎敬铭是晚清著名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清咸丰初年,他任湖北粮台总办,删减浮费,核定员额,一年为朝廷节省库银十万多两。后来,得知家乡一带发生特大旱灾,他急忙上奏慈禧太后,恩准他回陕详查。他回到朝邑后,看到的是残垣断壁,饿殍遍野,有卖儿卖女的,甚至出现人吃人的可怕景象,情况万分危急。他一方面快马流星速报朝廷请求拨款调粮救济,一方面同地方官员、乡绅筹粮搭粥棚,舍饭赈济灾民。阎敬铭觉得,这可解一时燃眉之“急”,难解长远防旱备荒。苦思冥想,他决定建粮仓。回京后,阎敬铭便详写奏章,力谏朝廷予以批准。

据馆藏《朝邑丰图义仓记》载:光绪十四年(1888年),阎文介以经界不正,谷禄不平,函请大吏清丈吾邑地亩,阅四稔蒇事计。阖邑共地七十七万四千三百九十五亩,有奇就中,高原为上,田平川为中田,河滩及沙硵池苑为下田,即以三壤酌定地粮八则曰:银铜铁磁滩丁垦军,统计粮额三万二三千两。又以千两为里,百两为甲计,全县共分三十三里三百三十甲,按里甲分造鱼鳞清册,载明地段亩数,粮额编列号码分存城乡备查。虽日后地有买卖,而里甲粮额号数永为定例,丝毫不能变更,经界定而赋役均。而曩时有粮无地、有地无粮及里甲紊乱之弊去矣。先是同治十三年,阎文介商诸邑宰黄照,临拟订常平新章十二条,禀准遇歉年平粜丰年公粜,永不再令乡民领纳仓谷,以免往返扰累,而往昔换仓之弊去矣,然弊去而利犹待兴也。于是仿照苏州丰备义仓及陶文毅公义仓各章程,于县城另设丰图义仓。

清光绪八年(1882年)丰图义仓动工修建,光绪十一年(1885年)竣工。建60面窑洞,每洞可储粮两千石(约合75000公斤),边建窑,边收粮,边晾晒,边储备。竣工后绘制详细图样闻朝廷,清廷朱批“天下第一仓”,从此驰名全国。

固若金汤

《朝邑丰图义仓记》记载:一面废止常平,改官仓为民仓永归并于丰图,由官督而绅办之,且以常平三仓地处卑下,积粟易于红朽,乃于光绪八年相度邑南寨形势爽垲高阔,购获民地二十余亩辟为新仓基址,由邑绅霍勤勋、杨炳恺、王励修、高大勋、杨桢、薛步龄等督工兴筑。其规模则环砌砖垣,上建女墙,垣内周列仓厫五十有八,倘储谷而满之市,斗可三万馀石。南则洞其垣为东西仓门,石其额曰“丰图义仓”。逾四年工竣,动支兵差余款三万余两,事后总图奏闻清廷朱批曰:“天下第一仓”。嗣又于仓外筑以城濬,以隍金汤巩固,永为邑城屏藩。

丰图义仓选址在朝邑县城西南寨子的高坡上,这里地势高峻,地表平坦,南眺华山,东望中条山,通风向阳,即是黄河再涨,淹了朝邑县城,水也漫不上来。且处全县中心,各村镇缴运粮食也极为方便。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黄土,用黄土烧制砖瓦筑窑,省工省时省料。阎敬铭考察后,决定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箍窑建仓。

丰图义仓外城

丰图义仓主体建筑坐北向南,高14.89米,东西宽133米,南北长83米,实占面积11039平方米。砖砌周垣,上砌女儿墙、敌楼,甚是威武雄壮。南垣外洞开二门,各为东仓门、西仓门。两个仓门之间的墙壁上有浮雕式的砖作仿木结构的歇山屋顶装饰,正中高嵌朝邑县令题写楷书“豐圖義倉”石刻大字。字的两侧饰有砖雕花瓶,下有环带纹、葡萄纹、雷纹、云纹图案相配。垣内周列仓58洞,每廒净长9.81—12.63米,宽 3.72—4.20米,高2.41—2.85米,体积193.5—253.8立方米。洞中分层隔板,一仓一门,后墙有气窗,仓房地面离地45厘米由松木板铺成,墙体下有4个排气孔,仓内一年四季保持18℃左右的相对恒温。外环筑廊房,以避风雨,立明柱108根。院内中轴线上,坐南向北的建一小院。小院内列东西厦房3间,上首是一座3间大厅,大厅东西两侧又各附耳房小3间,是仓吏办公的地方。小院东边硬山三架梁3间,西边硬山三架梁是5间,是仓吏居住的地方。

丰图义仓内院落宽敞,便于缴粮车马通行。西仓院的西南角有一侧门,门内有台阶直通仓顶。仓顶砖铺,外高内低,四方筑水道12个,水流通畅,直排檐下,仓廒上周围砖砌女墙卫护,脚下平铺青砖,但略向内倾斜,无疑是为排水通畅。仓顶大片面积亦可用于晒粮。北仓廒顶正中建仓楼一痤,系仿古宫殿式建筑,糊门棱格,斗拱飞翅,彩轴争辉,是为纪念南宋社仓倡导人、紫阳仓祖朱熹所建朱文公祠。

光绪十七年(1891年)仓外又筑外城一座,墙高7.7米,宽2米左右,城占地63亩;坐东朝西,西有城门,门洞宽达4米、高约6米,有两扇厚重的宫城门,上嵌“以资捍卫”石刻大字,东开小门;土城外筑护城河(城壕)。可谓城中有城,巍峨雄壮,固若金汤。

构筑特点

远眺丰图义仓,像一座壁垒森严、历经沧桑的军事古城堡。建筑格局为城中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紧贴黄河西岸高出滩涂的河塬,城北侧断开一条深壕,是关中盆地通向黄河古渡的驿道,形成东、南、北三面高显,西一面连塬的特殊地理位置。

许多建筑学家参观后惊叹不已,认为设计理念仍值得现代建筑工程借鉴。民宅房顶一般采取两边分水法,西安明城墙墙顶采取由外向里斜面排水,这两种排水法的平面流程时间相对较长,特别是西安城墙一边汇水后容易渗入墙体。丰图义仓墙顶平面由青砖铺成,采取分段四周高中间低的地面,巧妙地将雨水汇于中间部位再下“U”型落水槽向院内排去,避免雨水四散造成积水、渗水或渗蚀墙体。丰图义仓百年沧桑,至今仍能用,墙体院基少有裂缝破损,与其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完备的排水系统有直接关系,粮食不易霉变生虫,保障了粮食的安全。

仓体不修大房而箍窑洞,除了省工省时省料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窑洞冬暖夏凉,恒温恒湿,有利粮食储存,且封密严,便民防鼠防腐。用今天的话讲,窑仓使用的建筑材料无论是烧制的砖瓦,还是它的粘合剂,都是环保、绿色、无污染的原生态黄土,窑仓超前实现了零消耗、零排放、零支出。符合现代生活要求,更为环保和低碳。进仓门后,窑体向南,体现了南为尊、阳为上的《易经》吉封相。

大旱放赈

丰图义仓建成后十多年,就遇上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关中大灾荒,丰图义仓开赈放粮,救民于水火。《朝邑丰图义仓记》记载:“回忆辛丑赈济,全活无算,无不归功斯仓。”丰图义仓在储粮备荒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阎敬铭被人们尊称为“救时宰相”。阎敬铭去世后,为纪念阎敬铭修仓有功,当地百姓在丰图义仓西邻修建了“阎公祠”,以示怀念。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西逃陕西,路过华阴时,百感交集,竟挥毫泼墨,为阎敬铭题写“龙”“虎”二字,以示褒奖,“龙”“虎”二字刻碑竖于祠内。“文革”期间,阎公祠惨遭毁损,1976至1977年大荔县文化和粮食部门对仓顶、仓楼进行了修葺。并将慈禧太后为阎文介公祠题写的“龙”“虎”石刻二字移至丰图义仓朱文公祠两侧。

造福一方

慈禧太后为阎敬铭题写的“龙”“虎”二字碑刻

岁月流转,沧桑巨变。丰图义仓自1885年竣工至今,历经一百多年风风雨雨和战火洗礼的考验,仍然保存完好,雄风长存。并一直储藏着粮食,发挥了为民储粮、安定一方的保障作用。足见该仓不论是在清朝晚期,还是民国时期,都在储存粮食和解决粮食危机、救助灾民于水火方面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特别是在支援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保障军需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丰图义仓一直由朝邑粮站使用,尽其职能,为国储粮,为民分忧。为缓解大荔当地的存粮难和保证部队及居民的粮食供应、促进区域粮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97年6月,原贸易部副部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在考察丰图义仓后题词“天下第一仓”,并指出:“丰图义仓是我国古代粮仓至现在唯一还在使用的粮仓,它无论是在储粮功能还是在旅游、军事、古代粮仓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都是最具代表性的。”

洋洋大观

“一登厫顶,俯瞰河岳不禁诗在画中,实吾邑洋洋一大观也。”丰图义仓,东接黄河滩万顷良田,西连八百里秦川,北与岱祠岑楼(宋)、金龙高塔(唐)遥相呼应,南临五岳之一华山,四周风景美丽如画。2012年10月30日上午,大荔县丰图义仓景区广场开工奠基仪式,在朝邑镇南寨子村丰图一仓西侧举行。该项目规划占地约63亩,广场建成后东西长174米,南北宽242米,建设面积42108平方米,总投资1900多万元。目前,该广场初具规模,地面全用大理石铺设,绿树成荫,花、草、树木相间,广场中央还树起了阎敬铭的石像,参观者络绎不绝。丰图义仓已成为集储存粮食、军事政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绝佳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