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老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构建路径

2020-07-09巴国鑫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涵

摘    要:中国和老挝是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社会制度相同,发展道路相近的社会主义邻邦。新时期,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和拓展,在高层互访、经贸、投资、民间交往等方面建立了紧密而广泛的联系,中老关系已经提升到命运共同体层面,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期中老关系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中老命運共同体的战略意义内涵和构建路径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中老命运共同体;内涵;路径

2017年11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在十九大后首访出访老挝,双方就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为新时期中老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中老命运共同体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理念下,基于中老两国各自国情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基础而自发形成的战略对接,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支点,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本文试图厘清中老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并就其构建路径进行思考。

一、中老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期中国倡导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其提倡各国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威胁着人类的普遍发展和安全,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世界而发展,没有一个地区可以超然于世界而安全,国际社会日益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摈除了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强调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命运与共的国际关系价值追求。其蕴含着全球化时代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交织的利益观、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共同治理的全球治理观,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维度提出要遵循“平等相待、互商互谅、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尊崇自然、绿色发展”原则,走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促进贸易自由、尊重世界文明、保护地球家园的路径,以期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社会美好家园新图景。

十八大以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新时代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并在国际多边和双边场合中加以阐述,在国际和地区层面贯彻落实,从周边到亚洲、从亚洲到非洲,以点带面,由近及远,稳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和“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等概念应运而生。其中中老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它具有命运共同体本身的内涵,又因中老特殊的双边关系而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是命运共同体的最高层面。

1.社会主义命运与共。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巨大的挫折。老挝作为仅存的5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老挝人民革命党顶住了国际国内巨大压力,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勇于“革新开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但老挝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几个国家之一,执政党面临着加强领导,遏制腐败,摆脱贫困,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执政痼疾,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任重道远。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的改革发展令世界瞩目,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强大支持。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仍秉持冷战思维,坚持意识形态划分,试图和平演变,打压和瓦解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较量或明或暗,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重外部挑战。反映在老挝,美国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挝内战时期开始就扶植苗族首领王宝武装对抗共产党力量,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后这股反政府武装力量虽然遭受重创,但依然长期存在,制造恐怖袭击,威胁社会和平稳定,企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中国和老挝同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近邻,理念相同,道路相近,都面临着巩固社会主义执政和发展的共同目标,在国内外困难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彼此前途命运更加紧密相连,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2.地缘政治利益紧密相连。老挝地处中南半岛中部,北靠中国,东连越南,南接柬埔寨,西南邻泰国,西北达缅甸,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湄公河从北向南贯穿老挝,是中南半岛的屋脊和腹心,居高临下辐射东南亚四国,自北向南通道式地理,有“中南半岛瓶塞”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老挝特殊的地缘也成为邻国乃至域外国家区域地缘政治利益争夺的焦点。历史上,老挝先后被越南、缅甸、泰国等邻国侵略,近代被法国殖民,随后美国干涉入侵,冷战时成为两大阵营对立的堡垒。新时期,随着东盟区域一体化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深入发展,老挝中南半岛的十字路口、过境通道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尤其是老挝处在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是中国西南联通东南亚海岛国家的重要陆路和水路过境通道。同时,中老有着764公里边境线,老挝的和平稳定事关我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利益。于老挝自身而言,依托于地缘优势,借助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将凸显老挝区域地缘中心优势,更加提高老挝在区域的重要地位,对老挝融入区域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老挝的政治利益、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因此,中老之间与生俱来的毗连优势,决定了双方具有紧密相连的地缘政治利益,是天然的安全共同体。

3.现实发展需要互补对接。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产能过剩、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迫切需要发展对外投资和贸易来拓展海外市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自身资金技术优势,开展基础设施和国际产能合作,是推动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创造良好周边环境的必由之路。老挝产业发展不足、工业化进程滞后,尤其是基础设施落后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瓶颈,以互联互通最大项目中老铁路为例,建成后将是老挝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将极大的改变老挝交通落后的面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另外,随着中国西部发展战略的推进,迫切要求深入对外开放,抓住毗邻优势,加快形成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格局,助推西部经济增长,加强沿边沿疆治理,确保国家安全稳定。老挝面临到2020年摆脱最不发达国家行列的艰巨目标,迫切提出“变陆锁国为陆联国”、“走廊国家”“东南亚蓄电池”等宏伟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吻合,互补对接符合双方的现实发展需求,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是现实的利益共同体。

二、中老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路径思考

1.以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夯实双方政治互信。政治互信是两国关系的基础,是应对中老关系一切挑战的关键。中老关系的战略意义决定了两国是天然的命运共同体,双方要以两党关系引领两国关系发展,继续发挥现有两党交流机制,深入加强彼此推进改革、治党治国理论和实践经验交流互鉴,加强在各自国内问题和地区及国际事务上的战略沟通,增进互信,相互配合。密切政府、军队、立法机构、地方交往,拓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务实推动经贸、投资、安全、文化等领域合作,共同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双方必须要以安全共同体意识,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加强安全合作,推动建立“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安保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中老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执法合作机制,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风险。在联合国、亚欧会议、东亚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协调配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继续相互支持,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在区域合作中,中老要相互支持,率先垂范,为地区合作树立模范,中国要推动老挝在东盟、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上升,老挝要发挥中国和东盟合作的协调促进作用,继续推动南海问题双边友好协商解决,共同维护地区和平安全。

2.正确处理大国竞争和合作关系,创造良性外部环境。  近年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引发美国的警惕和担忧,为遏制这一势头美国调整战略,重返东南亚。美国通过加强同老挝在禁毒、医疗、环保、教育、通讯、农业开发等项目上的合作,以经济、外交手段提升在老挝的影响力,意图重新增强在老挝的软实力存在。日本提出了“高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投资亚洲的未来”计划,企图与中国竞争地区合作主导权。中日竞争反映在老挝主要在、高铁、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另外,印度、欧盟、俄罗斯等大国也加强了同老挝的广泛合作。在看待各大国在老挝利益竞争的问题上,应该坚持一分为二。尽管中国和域外大国在老挝的竞争日益激烈,但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各方利益交织的范围越来越广,合作的可能性和空间也在不断扩大。[]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消除老挝乃至区域国家对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担忧,反过来也避免老挝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在某些领域减轻和分担了中国的压力,共同促进老挝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中老合作健康发展。因此,中国要理性看待与域外大国在老挝的竞争,加强与域外大国战略对话,建立起制度化、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继续发挥好东盟地区合作论坛这一本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官方多边政治和安全对话与合作渠道,尝试與美国等大国建立三边安全对话机制,共同探讨安全议题,深化战略互信,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共同推动该区域和平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应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为契机,与域外大国寻求新的利益契合点,拓宽合作路径,创新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如中国要与日本继续加强和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加强在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项目建设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共同改善老挝的民生状况,实现互利共赢。

3.促进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做大共同利益。  经贸合作是中老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关键,是中老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石。中老在经贸合作领域要以一带一路为平台,充分利用WTO及其多边贸易规则,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促进双边贸易发展,中国要加大对老进口,平衡中老贸易结构,老挝要充分利用资金技术,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对华出口,共同推动中老贸易稳步增长。在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中,深入研究并设计适合老挝国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管控好债务风险。积极争取利用国际资本,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资金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资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到环境风险和老挝民众反应,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民生效益,要走可持续开发之路。另外,老挝要加强经贸政策、法律、机制建设,为投资、贸易营造良好稳定的环境。两国要增进政治互信,加强在各自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交流,共同管控好经贸风险。同时,要深化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尤其是非传统安全对双边经贸发展的威胁。

4.扩大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友好往来是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因此,两国要加强文化、教育、科技、智库、媒体、地方等流域交流合作,加大力度促进双边人文交流,筑牢两国友好合作的民间基础。要重视对中老挝传统友谊的历史整理和文化宣传,为中老命运共同体构建营造氛围;要务实推动中国民生援助工程落到实处,让老挝人民切身体会到实实在在利益;要重视华人华侨对中老关系的特殊作用,为中老命运共同体构建搭桥铺路;要重视两国青年交流,培育中老友谊的种子,让中老友好薪火相传。

注释:

1. 卢光盛,熊鑫.周边外交视野下的澜湄合作:战略关联与创新实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02):27-34.

参考文献:

[1]评论员.共同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聚焦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④[N].南方日报,2017-11-16(F02).

[2]马博,吴凡.老挝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1).

[3]王俊生.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概念、内涵、路径[J].国际关系研究,2016(06):45-58+151-152.

[4]李爱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2)

[5]王怀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及发展态[J].科学社会主义,2018,(2).

[6]亚洲时代.http://www.atimes.com

[7]老挝时报.https://laotiantimes.com

作者简介:巴国鑫(1990-),男,汉族,云南昆明人,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师范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老挝国别研究。

猜你喜欢

内涵
党内法规研究中的概念:内涵辨析、体系构建与重要价值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落实路径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人体大探索
实施和雅教育 深耕内涵发展——以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为例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旧书里的创意世界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