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策略研究

2020-07-09王梦莹

关键词:国际交流英语专业策略

王梦莹

摘 要: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阅读、口译和跨文化的能力稍有欠缺,为了改变此状况,在课程内容及形式上做了调整。本文针对学生的问题,使用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详细叙述了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英语专业;国际交流;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6-0078-04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高的应变国际交流的能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并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只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尤小霞說:“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增强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广泛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相世界、面相未来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重要标志。高校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万佳唯、单斯琴和张倩倩指出研究提高本科生国际交流能力的国内论文共有近千篇,其中包括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有非外语专业本科生国际交流能力、分析本科生国际交流水平提高所需的政策扶持、分析已有的国际交流教改经验并进行归纳和探讨、本科生国际交流对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其他实证研究等。国外研究有很多关于国际交流的书籍,如《全球化的逻辑:国际交流的案例研究》《介绍学生看的书:国际交流英语》等。以上的研究多数从非英语专业的角度出发,而本文主要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国际交流视角入手,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基础能力提高的措施

(一)加强听力训练,侧重培养能力

听力作为英语专业基础课,训练内容包括单词训练、文本训练、对话训练以及新闻训练等。书中问题文本对学生理解听力材料会起到辅助作用,因此,从更高层次的要求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听力能力的提高,基于此现象,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对教材内容的训练外,会适当增加符合学生现水平、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材料来进行盲听。

第一阶段,提供一些有趣的卡通电影片段,内容简单、语言易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期阶段完全盲听学生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选择卡通影片的原因是:词汇相对简单,语速偏慢,学生能够捕捉到绝大多数的音频信息,比较容易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会加强听力技能的训练,比如:捕捉关键词语、文本大意和特定信息的能力。

第二阶段,选择一些趣味性强、流行元素丰富、内容新颖、与时俱进的听力材料,语速中等,学生对此类听力不会抵触、没有压力,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在这个阶段会对学生强调如下几点:1、加强自身语音面貌。注意前后重音、个别元音的发音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听力的准确性。2、增加词汇储备。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听力的理解水平。听力理解的是对话、段落和语篇,然而句子的基本单位就是词或者词组,所以学生的听力水平有限,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自身的词汇储备量不足。3、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在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下,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会影响语言的使用,同时也就会影响语言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如:My phone is a lemon.此句子的意思不是“我的手机是个柠檬”,而是“我的手机不好用”。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学生只有通过平时的积累才能够真正懂得句子的含义。同时,鼓励学生课下阅读与以英语为母语语言的国家相关的一些文化书籍,不但能够提高听力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阶段,选择语速稍快、涉及政治题材的新闻或者纪实题材的听力材料。这种类型的题材难度稍大,尤其是新闻类的听力材料,但是在国际交流中又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如果想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这两种题材的听力材料就必须加强训练。纪实类的听力材料更加贴近生活中的语速及表达习惯,虽然难度增加,但是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综合训练,学生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时间和词汇量保证的前提下,听力能力的提升效果比较明显。除了常规的课上训练,还会下发课外任务,通过课下对听力材料的速记、概括大意等训练,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有了质的飞跃。

(二)增加表达机会,提升口语能力

学生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英语学习,但是口语表达能力尚不如人意,胆怯、害羞等原因导致学生不愿开口。基于这种心理状态,老师对其进行疏导,鼓励学生,从不敢张口,到主动表达:1、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其共鸣,并且有意愿地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2、鼓励学生,遇到语言表达困难的情况,可以适度地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作为口语性的交流过程,可以双管齐下,语言和肢体并用。3、在交流或者表达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语法错误,正确地引导学生,不要有心理负担。

增加学生口语表达机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1、综合英语和高级英语课上的演讲,主题自选,内容逻辑性强,表达清晰,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其他形式辅助。演讲完毕,其他同学以个体或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围绕演讲者的话题提出问题,双方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由深入探讨演讲主题,最大限度上锻炼了口语表达。探讨完毕,可以就演讲者的综合表现进行点评,比如:语言叙述、演讲教学等,不但只有演讲者一个人受益,而是全体同学的参与,共同提高。2、举行模拟辩论。辩论的一大益处是可以满足全体同学的共同参与,学习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此项练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而且还能够锻炼在交流过程中的反应速度。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辩论题目,归纳总结在辩论中的习惯表达方式。3、英语角活动——常见的英语口语练习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提供一些交流话题或者组内定题进行讨论,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进行比较专业的讨论及提升。第二种是面向全校组织英语角活动,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这种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思辨能力,通过和不同专业学生沟通,从不同层面上提高口语交流的能力,如:交友能力、跨学科能力以及应变能力。4、情景剧表演。组织学生不定期进行情景剧表演比赛。鼓励学生自行创作剧目,选材——写剧本——编排——道具制作,全部由组内成员自行完成。通过学生的表演,积累更多的生活口语交流语言。赛后进行总结,不同的生活场景应用不同的语言,这样更能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锻炼,学生真正在英语口语表达及交流方面得到了提高。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生活口语,都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及积累。学生们在不同口语训练的机会中,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能力。

三、高层次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积累跨文化知识,提高交流能力

跨文化的能力在国际交流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提高此专业核心能力势在必行。前期有了足够的语言储备,跨文化的意识及知识在国际交流过程中的成败就尤为突出。不同文化背景成长下的人,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观也就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在国际交流过程中,我们必须具备跨文化的意识和跨文化的知识,否则交流结果会差强人意。什么是文化?不同的人对于它的理解也不同,大概有以下五种不同的解释:1、文化是一个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2、文化是一个有共同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等组成的系统,其中的社会成员用它们来处理彼此之间的關系并通过学习世代相传。3、文化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行为模式系统,它是社会成员的特征,而不是生物遗传的结果。4、文化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为、态度、意义、宗教、时间观念、空间关系、宇宙观念等的积淀,是一群人经过几代人的个体或群体共同奋斗而获得的。5、文化是信仰、习俗、价值观、行为、制度和交流模式的共同积累、学习和传承。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也就决定了对文化价值观的观点不同,人文环境、国家经历、地理位置等这些都决定了国家间的文化不同。

如何增强跨文化的意识呢?孙有中教授认为主要有:1、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客观地看待与本国文化不同的情况。2、掌握一定的目标语国家的历史及现状,了解与我国文化的异同和文化特点。3、能够评价不同的文化现象及文化产物。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确保交流活动能够进行下去。其次是掌握一定的跨文化知识,需要课程提供相关内容进行积累。

国际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内容都与目标语言的国家的文化、习俗、人文地理等知识相关。学生如果缺乏对此类知识的了解,就会影响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说、读、写和翻译等的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从而影响到语言交流。由此可间,增加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势在必行,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1、教师在日常《跨文化交际》课堂上重点突出、详细讲解教材中所涉及跨文化知识。课后留有习题、案例分析,熟练掌握所学知识。2、在其他一些课程上会有意地引导学生课文涉及的跨文化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移情能力以及思辨意识。3、鼓励学生多看一些涉及目标语国家有关风土人情的电影,尤其是能够体现出文化差异的作品。如:《喜福会》《刮痧》等经典电影。课上进行交流或小组汇报。4、阅读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从经典中体验和掌握文化差异。定期让学生对所阅读的经典作品进行反馈,或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或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下发任务,定期检查,督促学习,检验成果。5、实践小学期间,组建团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跨文化知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文化的不同,实践课作为细节补充,从生活中常见的文化差异入手,真正让学生体验到跨文化差异。如:从数字、颜色、婚礼礼仪、高低语境、刻板印象、接受礼物等方面具体讲解,让学生实践操作,团队表演短剧,真正体验跨文化在进行国际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训练口译技巧,增强实战能力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国北京、厦门、广州等地的几所高校在国内首先开设了口译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需要举行或参加国际会议,国与国的往来空前频繁,对于口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有了这样的需求,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潮流的外语人才,高校的外语专业将口译课作为必修课纳入了大纲当中。基于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的需求,我院也开设了口译课程,加强学生的口译能力。不但引进了先进的设备,教师也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加大了力度。

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6M1),力图解决我国高级翻译人才紧缺问题,MIT由此正式跻身我国目前20个专业学位之列。我院引进了较为先进的凌极软件,它的传译系统包含高级口译课教学中心、高级口译自学中心、同声情译会议系统和专业口语考试系统,覆盖口译教学、口译训练、会议模拟和口语考试全过程。

第一种,同声传译练习。凌极同声传译课系统按照IEC60914同声传译设备国际标准设计,支持256个数字翻通道,支持源点、译声、左源右译和源译混合模式,充分满足多语种大规模会议需要;系统支持听辨训练、影子训练、干扰训练、视译、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训练录窗以MP3或WMA格式文时存储到教师计算机;系统支持录管形显示,教师并平无须浪费时间搜索录音位置;系统支持可视同传、可视训练、可视监听和可视通话,引领可视化体验变革。凌极同声传译实验室为纯软件设计,具备如下特点:

1.全程覆盖: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口译教学、口译训练、会议楼和口语考试全过程。

2.可视同传:同声传译与视像会议的完美结合,融入高清可视化技术,单屏显示16个实时摄像画面,可选任意画面放大,实现高清显示。

3.高质量数字语音:采用48你H2语音采样率,铺以全新语音处理算第法,令语音更加纯净真实。

4.录音、绿像:人们无法快速进步,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录音、录像真实再现练时的面部表情、口型和语音。

5.教学资料立即使用:视频文件立即使用,无须格式转换;纸质材料立即使用,无须提前扫描。全面支持主流多媒体文件格式,如MKV、RIVB、MPA、FV、DVX、XID、AM、WMA、MP3、WAV等文件格式;全面支持各种主流文档格式,如TXT、POF、WORD、PPT等主流文档格式;全面支持各种媒体硬件设备,如录音机、影碟机、录像机、摄像机、卫星电视等。

6.量身定做:凝聚教学一线智慧,专为M1贴心设计,界面简洁,使用简单。

通过先进的练习设备,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训练途径和保障。如:课上会使用凌极软件支持的“影子训练”(Shadowing)就是让嘴和耳朵能够分开工作。

第二种,视译练习(Sight Interpreting),这种练习从字面上看,就是一边看源语言,一边翻译出目的语。两者的中间需要学生在大脑中反映出译文。训练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学生手拿演讲稿,边默读边说出译文,即有原文与译文;有原文没有译文;没有原文也没有译文。三种方式由简到难,层层递进,是由习惯到能力的训练。我们都知道在真实口译的过程中,会有突发事件发生,这一训练也可以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为将来的口译工作做准备。

第三种,倒数练习(Backwards Counting),做法如下:学生先听到一段讲话录音或同学的发言,同时进行数的匀速倒数。中间如果发生数已经倒数完,但是讲话已经完毕的情况,则需接着从某个数开始继续倒数,直到讲话完毕为止。讲话完毕后,要求学生立即重复出刚才所听到的内容。当然我们的要求是重复的内容要相对准确、完整。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进行录音来检验倒数和重复内容是否准确,或者和同学合作,两两进行。倒着数数实际上是在听源语言的过程中强制设置了干扰,训练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和边听边说的能力。

第四种,网上同传(Internet Interpreting),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的手段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也不再求而无门。很多非常专业的网站可以给学生提供练习口译的素材,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补。

学生对于素材的选择性也更加的丰富起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水平随时随地地进行素材选择和更新来进行训练。

国际交流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检验,听、说、译和跨文化的能力都很重要,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通过课程内容的充实、形式的多样、任务的检验等方法不断地训练学生这种综合性的能力,初见成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常抓不懈,加强这几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Grabe,W & Stoller,F.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J].England:New York,2011(02):56.

〔2〕Koda.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Skills: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s[M].New York:NY Routledge.2012.303-318.

〔3〕Rost,M.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New York:Erlbaum Associates,2005.503-527.

〔4〕陈春田.听力心理素质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1998(01):46.

〔5〕常小妮.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的情态序列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6.

〔6〕杜苏荣.论跨文化交际中独立院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5):78.

〔7〕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8〕何绍芳.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评《英语听说译与跨文化交际》[J].新闻战线.2017(08):49.

〔9〕黄子东.西方外语听力理解策略评述[J].外语界,1998(02):58.

〔10〕李雪芹.如何提高听力水平[J].教师报,2004(04):60.

〔11〕李艳.英语口语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自我激励策略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12〕牛刘伟.基于思辨活动的英语口语教学实证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6(02):151-153.

〔13〕孙友中.突出思辨能力培養,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教学研究,2011(04):89.

〔14〕万佳唯,单斯琴,张倩倩.“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文社科类本科生国际交流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J].安徽文学,2018(05):61.

〔15〕王鹏.浅谈英语听说中跨文化因素——评《英语听说译与跨文化交际》[J].中国教育学刊,2017(04):70.

〔16〕尤小霞.增强大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理性思考[J].林区教学,2009(08):56.

〔17〕朱羽影.大学英语听说自主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4):94-95.

〔18〕郑诗呈.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19〕郑晓辉.论中西方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差异[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05):76.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英语专业策略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Passage Four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