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茶壶造型设计的具象与抽象之殇

2020-07-09吴义永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用功能茶壶器物

吴义永

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诞生了繁如百花的艺术流派与辉煌灿烂的耀世成就。陶瓷造型艺术在中华传统艺术领域虽只是小小的一角,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一角,它肩负CHINA之名,与世界对话。

中国传统审美情趣是含蓄的、内敛的,也是包容的、开放的,讲究意境美与韵味,融儒释道精神,追求人与人、人与物与空间、时间的相互关系,隽永悠长,历久弥新。在书画艺术中,水墨与工笔即似乎是抽象与具象的代表。一个包罗万象,一个惟妙惟肖。既有如《清明上河图》之类如眼亲见的具象呈现,又有如《寒江图》般缥缈洒脱的抽象表达,但两种风格都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趣的代表,都同样是中华民族的审美语言。

从书画到陶瓷器物,这种审美的民族语言一脉相承。哥官汝定钧简约朴素却凭借釉色质感摄人心魄,而景德镇历来却将花鸟虫鱼、人物山水与器物完美结合。从书画到陶瓷,从纯艺术到融合实用功能,也让传统手工艺有了更多的可能。中国人的艺术与生活,亦密不可分,并非高居庙堂由权贵专享,而是在老百姓的日常烟火里繁衍绵长。

审美具有民族性,也具有时代性。数千年中华文明,数十个朝代更迭,随着数次民族、地域大融合,统治阶级的审美情趣变更,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造就了中华文明审美风向也在一代代地更替演绎。

隋唐一代包容开放,宋明时期崇尚简约恬淡,清时追求繁复堂皇,每一个时期都有独特且极具时代代表性的审美风潮,并传承下来成为历史的鉴证。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其中无论盛世乱世,无一不是开创性的,无一代依靠模仿与照搬成为时代的标志。那么我们当前时代所需要的代表性审美是什么呢?这就需要结合当前时代的社会特征和时代气息予以创新创造。

当前时代迥异于以往历朝历代,在千年民族大融合中,文化艺术的融合总是先行。汉唐时万国来朝,明清时周边归附,而当代得益于科技飞跃,呈现出了世界民族大融合的局面,西方文化艺术与东方审美情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碰撞,在抽象与具象之下,当前时代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呼之欲出。陶瓷器物的具象表达自新石器时期就素来有之。是先民们在满足日常实用的考量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从造型到刻绘,丰富题材也赋予更多的生活情趣。不仅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用具象化的结构、形态摆脱单调乏味,器物与书画的结合也进一步地丰富了形式与题材,清晰直接地表达了制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向往,以器物为载体传递文化与美,让使用者在满足实用需要后,能在精神层面享受到超脱于实用功能的愉悦。而抽象在陶瓷器物之上的表达却并不仅仅是虚幻的。它是在具象表达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是对精神层面更极致的追求与探索,是生活与经济文化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升华。是从清晰直接到含蓄委婉的转化,更直抵中华民族审美的内核,是由内而外的,深邃悠远的。是从单纯的实用装饰,到实用艺术的终极表现。但往往真正穷极的艺术表现形式容易脱离群众,远离普通老百姓的审美语言,也难以进入大众真正传播,审美需要教化,对艺术的追求与普及也需要循序渐进。

在当前与西方艺术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大量的低劣“艺术”充斥了陶瓷领域。将传统文化中的标识、纹饰毫无章法地照搬、抄袭,以传承之名行敷衍之实;将西方式抽象毫无思想地复制、附加,以创新之名行不伦不类之实。单纯地延续老祖宗们的创造并不具备时代性,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沧海一粟过眼云烟;没有真正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辨的西方式抽象,是没有灵魂的,形式上或许夺人眼球,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一昧地崇洋也并非真正的艺术,只能沦为新时代的糟粕。它们,都是在当前时代呼唤时代审美的背景下,审美设计的抽象与具象之殇。

艺术需要高于生活,但也需要深入生活,能融入日常生活的艺术,才是普世艺术,才具有真正长久的生命力,才有可能成为当前时代的时代审美。茶壶算得上是日常生活实用器物,但它自诞生起就背负了传播文明、传承文明的属性,它是最具中国精神的生活器物,也是千年茶文化的核心载体,它也是未来普世审美开启的先锋与代表。

在茶壶的设计中,如何避免落入狭隘传承的陷阱,又如何防止深陷盲目创新的泥潭,在具象与抽象两种相反的表现形式中间求得一个既具有普世可能,又具有时代特性的艺术风格,是作为当代手工艺从业者的思考,就像宇宙中黑洞的奇点,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它,却能穿越过去与未来的时空。

思考之后是探索,提取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精神的意味与情趣,以相同的目标为终点,来倒推形式与题材表现。而具象与抽象,不应该是茶壶设计的两个极端,而应当相辅相成,既有东方式的含蓄内敛,又有西方式的视觉冲击,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世界大融合的时代性。

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自我思辨,题材能引人自省深思;表面质感形制的突破与坚守,不以怪诞夸张为追求,也不以刻板守旧为执念,器物能带给人愉悦舒畅。为此,以手拉朱泥壶为载体,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摸索。

生肖 羊 鸡 狗 猪 鼠

十二生肖是传统文化中的代表,将生肖与茶壶结合,寓意吉祥也尝试创新,于是自乙未年开始设计制作生肖系列壶。

吉祥如意

将壶流与壶钮作了部分抽象化处理,呈现东方美的同时,实用功能更强,虚实之间协调和谐章法有度。

报晓

将壶身各结构融合一体,流为鸡首,把为鸡尾,壶钮设计俏皮乖巧的同时更添公鸡雄风,整体似破晓鸣啼之态。

吉犬纳福

取犬蜷身欲扑之势,于壶流与壶把处稍作变化,静中有动。

福壶

将猪的憨态可鞠,通过细节处的处理呈现,壶流神似猪嘴,壶把有节制地微微翘起,壶身线条的张弛收放,透出浓浓的中国传统意味。

子福

鼠年生肖壶做了一切归简的尝试,仅在传统壶型的基础上施以细部的主题点缀,以简驭繁灵动小巧。

一品/康寿

一品与康寿则是于具象中求虚实结合的探索。将莲蓬与寿桃置于壶身,以莲蓬杆与桃叶延伸,再结合壶身简约造型,题材鲜明、极富传统韵味,又颇具新意。

④⑤

逢春

逢春是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施以局部创新,于浑然一体的壶身之上做点睛之笔。将壶钮设计为盘根老树做遒劲姿态,意寓苦尽甘来、枯木逢春,含蓄内敛地作抽象表达,颇有灵气。

当代手艺人对未来艺术风向的探索与思考,应当永不停步。对茶壶制作领域来讲,既尊重实用,又不拘泥传统,审慎创新、严谨传承。对西方艺术表现形式的冲击,理性包容地接纳;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延续,感性广博地传承。当前时代,是传统手工艺从业者最好的时代,手艺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尊重,国家也继往开来的强盛发达,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复兴即将迎来盛世辉煌,理应创作出属于当前时代的、具有时代精神文明属性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与高雅艺术领域,都输出属于当代工匠的中华文化!

《吉祥如意》

《报 晓》

《吉犬纳福》

《一 品》

《康 寿》

《逢 春》

猜你喜欢

实用功能茶壶器物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洛阳伊洛路初唐墓C7M4597出土器物
带孔的茶壶
浅析包装设计中如何将审美要素和实用功能融合
独一无二的茶壶
Office2010的实用功能分析
卷纸小茶壶
漫谈藏书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