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

2020-07-0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帕金森帕金森病评分

陈 芳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山东 聊城 252000)

帕金森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为进行性发展,病情缓慢,对患者的语言、运动造成限制,严重者会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与情感,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成为家庭的负担。研究表明,综合心理护理有助于帕金森患者恢复基础的认知功能,提升生活质量[1]。本文旨在探究综合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常规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7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0~80岁,(68.5±5.5)岁;观察组男19例,女性16例,年龄61~79岁,平均(69.2±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常规资料上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对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并行8周护理。对照组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通过与患者沟通,建立治疗信心,提升医疗依从性;(2)知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和相关病情的症状、注意事项;(3)日常护理:帮助患者行恢复锻炼,如四肢的伸展、按摩。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SAS和SDS)。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n)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5 57.21±4.2743.36±5.0454.36±4.8541.36±4.62对照组 35 57.15±4.3347.42±5.4254.28±4.9646.37±5.53 t 0.058 3.245 0.068 4.113 P 0.954 0.002 0.946 0.001

3 讨 论

帕金森病导致患者出现认知、运动能力等障碍,这些基本能力的丧失,使患者产生厌烦、抗拒等负面情绪,极大地影响着治疗效果和进程,进一步恶化病情,导致痴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3]。我国正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发人群,因此,关注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和康复,是我国医学工作者们共同的目标[4]。

近年来,综合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一直是中外医学工作者们致力的方向,研究表明,通过综合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心理评分,对患者的消极情绪和悲观心理状态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5]。本次研究显示,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帕金森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帕金森帕金森病评分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芝麻素酚或能预防帕金森病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