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 反应蛋白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探讨

2020-07-08王愉怀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8期
关键词:口病小儿患儿

王愉怀

(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黄冈)

0 引言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性疾病,患者以儿童为主,故又称为小儿手足口病[1]。患儿临床多表现为手、足、口部位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全身发热等,患儿会在1 周左右自愈,但部分患儿病情进展迅速,持续发展可致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偶有死亡病例发生;临床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临床一般采用对症治疗、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调整饮食等方法[2]。对该症的临床诊断,一般可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做出,但部分患儿并无典型症状,需要结合相关检验予以判断[3]。本文,通过对本院诊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与健康儿童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 反应蛋白指标水平的检验和对比分析,探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 反应蛋白检查对小儿手足口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0 月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儿童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选择59 例经检验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另外59 例检验结果为健康的59 例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儿童一般临床资料如下表所示,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数据的组间对比, P>0.05,表明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受检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分组方式 例数 男女比例 平均年龄(Y)对照组 健康儿童 59 31:28 2.50±0.25观察组 手足口病 59 33:26 2.45±0.35 P-- >0.05

1.2 检验指标及方法

本研究统计和对比分析的相关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超敏C 反应 蛋 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4];检测仪器选用罗氏免疫分析仪以及配套的试剂盒;检测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5];采集参与本研究的所有受检儿童空腹静脉血,依照相关流程和操作方法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对所有受检儿童上述指标数据进行分类统计记录,并计算每组受检儿童的各项指标数据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比较结果进行t 检验。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获得的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P<0.05,表示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与本研究的受检儿童的相关指标检验结果显示,患有小儿手足口病的观察组患儿,其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的对照组儿童;免疫球蛋白M 和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受检儿童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 反应蛋白检验结果比较

表2 两组受检儿童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 反应蛋白检验结果比较

指标项目 对照组(n=59)观察组(n=59) t P IgG(g/L) 9.50±2.05 8.05±1.50 5.3452 <0.05 IgA(g/L) 1.05±0.50 0.50±1.15 5.0185 <0.05 IgM(g/L) 1.05±0.55 2.25±0.20 4.8346 <0.05 Hs-CRP 2.85±0.55 7.25±1.55 4.9112 <0.05

3 讨论

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小儿手足口病传染性较强,其传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等,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疾病[6]。该症分为普通型、病重型、危重型三种类型,大多手足口病患儿能够在1 周左右自愈,但危重型患儿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且病情进展迅速、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因此,在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的临床诊断和对症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7]。

手足口病患儿受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炎症反应,一般会在患儿手、足、口部出现皮疹、疱疹,全身发热等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临床并无此类症状出现,其临床症状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临床单纯依靠患儿症状表现诊断,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需要结合患儿临床症状表现,进行相关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 反应蛋白检验的结果进行准确判断。

人体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五类,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免疫活性分子,是所有抗体的化学基础,它是由B 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IgG 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主成分,是体内最主要的抗体,具有抗病毒、中和病毒、抗菌及免疫调节的功能;IgA 具有多种抗体活性,与Fc 受体相互作用,从而引发炎症反应,若IgA 缺乏,可伴有体内抗甲状腺球蛋白、肾上腺组织、DNA 等的自身抗体水平升高;IgM 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血管内主要的抗传染性免疫物质,具有杀菌、激活补体、免疫调理和凝集作用,IgM 缺乏易出现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败血症或严重并发症;超敏C 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对儿童细菌感染具有临床指导作用[8]。在手足口病的病情进展过程中,患儿机体内的IgG、IgA 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消耗自身以抵御致病病毒,从而令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 的指标水平下降;而免疫反应同时产生了大量IgM,并刺激机体内的超敏C 反应蛋白,使患儿体内IgM 与Hs-CRP 水平升高。因此,患儿体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 反应蛋白在受到致病病毒侵袭前后的指标水平变化,可以准确反映患儿是否感染的手足口病病毒,并据此对患儿进行临床诊断。

本次研究的两组受检儿童的相关指标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患有小儿手足口病的观察组患儿,其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 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的对照组儿童;免疫球蛋白M 和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通过免疫球蛋白及超敏C 反应蛋白检验,可明确诊断小儿手足口病,有利于对患儿进行有效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猜你喜欢

口病小儿患儿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