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养殖改底14问

2020-07-08赵海永扬州渔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当代水产 2020年6期
关键词:底泥水产池塘

■ 赵海永(扬州渔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产养殖过程当中,水体是我们可见的,投喂饲料也是我们可见的,甚至螃蟹、龙虾塘中的水草也是可见的,这几个地方出了问题,我们可以一眼而见,然后会马上去处理。不管如何,只要细心些,不会积累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外塘而言,底泥是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甚至一个养殖季节下来,养殖户也不会去看几次,真正的危险往往发生在这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养殖户在七、八月份前都感觉养殖不错,往往到了七、八月份,一场大雨或者连续性高温,就会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细细考虑,其中都少不了底质恶化的原因。

再换个角度,池塘水可以说是底泥的浸出液。底泥和水的关系,就好比茶叶和水的关系,好茶好水,坏茶坏水。因此如果想让养殖水环境更加整体可控,对于底泥的了解需要更加精细一些,本文用14个问题逐一的去分析与底泥相关的问题,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1 底泥的来源是什么?

底泥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外源沉降,二是内源生成。

1.1 外源沉降

外源沉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残饵,主要指吃不完的饲料;二是生物体排泄物,特指粪便;三是动保产品,比如肥水底改等产品;四是外源水自带物,比如雨水带进来的物质。

1.2 内源生成

内源生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浮游动植物尸体;二是指养殖动物尸体。

外源沉降和内源生成共同构成了底泥的来源。

2 底泥到底有几层?

水产养殖一直在说改底、改底,但是否有人细想过底泥的分层?

国外的穆西里等人在1995年对池塘底泥进行了描述,做了两个图出来:

同时,作者也对池塘底质的土芯做了研究(图2),由这两个图可以综合对底泥做一些分析,实际上对水产养殖影响比较大的是F层和S层,因为这两个层可以与水交换物质,从而影响水质。

F层,也就是絮状沉淀层,就是最接近底泥的那层水,厚度在5cm左右;而S层的厚度则在5~8cm,其中的SO层(浅色氧化层)是极薄的,几毫米的样子;而SR层(深色沉积物)则占据了S层绝大多数空间。实际上,大家如果从池塘底部掏出过淤泥,出水面后,泥的最上面就是SO层,稀稀的部分大多为SR层。

表1 池塘底质剖面示意图

表2 单过与元明粉单纯复配后的pH值

3 饵料系数与底泥有关系么?

饵料系数和底泥有什么关系呢?

以南美白对虾为例,其饵料系数一般为1.2左右,即1,200斤饲料出1,000斤虾。

饲料的水份一般在10%左右,去掉这些水份,1,200斤饲料的干物质应该有1,080斤。而南美白对虾鲜虾整体水分一般在76%左右,即1,000斤白虾的干物质在240斤。1,080斤的饲料最终产出是240斤的虾,另外840斤的归宿呢?当然,动物本身的运动也会消耗能量,但这个差距依然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至少这其中至少一大部分物质是要沉积到底泥当中去的。

4 饲料中氮磷利用率到底高不高?

我们应该清楚,饲料是底泥的一个重要来源,当然,可能会有养殖户朋友讲,饲料大部分不都被鱼虾蟹吃掉了么?实际上水产养殖饲料的实际利用率是不高的。

综合一些论文,很多数据至少指出以下几点:

饲料有10%~20%根本没被摄食,直接进入水环境中了;鱼类对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只有23%左右,对磷的利用率只有16%左右,其他全溶于水中或沉降于底泥;某些精养对虾池,饲料中只有10%的氮和7%的磷被利用,其他全部沉积于环境中;工厂化养虾中,沉入底部的氮占到37%左右,磷则占到57%左右。

这些进入底层的沉积物中有很多的营养成份,在水特别好的情况下,在溶氧丰富、菌藻平衡的前提下,底泥可以变成池塘的营养蓄积库。但如果水体平衡被打破,那么底泥就会开始做恶。底泥会好的水越好,坏的水越坏。

5 底泥的沉积量有多少?

有养殖户朋友会想到养殖池塘内一年下来底泥的沉积重量有多少么?

我们在此要感谢申玉春等学者,他们在1998年和2005年分别针对鱼塘和虾塘做了底泥的沉积量研究,他们的研究指出:养鱼池全年每平方米水面平均积累沉积物湿重40.1kg,干重10.8kg,以每亩水面计,沉积物湿重为26.73t;在南美白对虾4个月的养殖期内,养殖池每平方米平均积累沉积物8.69kg,干重2.29kg,以每亩水面计沉积物湿重为5.79t。

6 底泥中的细菌是如何发展的?

我们很多人应该会想到,底泥是细菌的温床,但是底泥中的细菌会发展到一个什么程度呢?很多人并不能描述清楚,一些学者所做的论文数据指出: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底泥中的总菌数、异养菌数、弧菌数可以达到水体中相应细菌数量的数十倍至数千倍不等;底泥中的细菌在7、8月份前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不管鱼塘还是虾塘,底泥中的总菌数大部分都会在7、8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峰;7、8月份时底泥中的总菌数可以在短短的一周内增加1000倍。

另外,刘国才等人的研究指出,底泥细菌数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层 1cm 之内,2~3cm 以下泥层, 细菌数量明显减小,这也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

7 什么是氧债?

氧债,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名词,但估计意思不会太清楚。我们先看下标准的解释:氧债是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和无机还原物在溶氧不足的条件下,池塘理论耗氧量受到抑制的部分。

我们通俗一点讲,拿黑泥举例,我们刚晒塘的时候,黑泥会慢慢晒成黄泥,为什么?因为黑泥被空气中的氧气慢慢氧化了,实际上,每一个黑泥都有想变黄泥的想法,我们假设10份氧气可让一份黑泥变黄,可在养殖过程中,池塘底部的氧气只有3份,黑泥变不黄,成天脸就黑着,为什么?因为水体欠它7个氧,这7个氧就是氧债。实际上有氧债的不止黑泥,池塘底部的絮状沉淀层也会有氧债。

如果白天和夜晚的温差特别大,白天高晚上低,那么上下水体在夜间有可能发生急剧对流,欠债的一朝翻了身,那真对不起,马上就会把交换的水体中的氧一下子耗完。

所以发生了氧债,有时候救都救不来。

8 什么是底改产品?

什么是底改产品,只要对底泥的絮状沉淀层或者混合沉淀层发生了积极影响的产品,都可以称为底改产品,不管产品是颗粒状还是粉状。

根据底改产品的功能、稳定性、安全性进行区分,基本底改可以分类五代底改:

第一代是吸附絮凝型的底改,包括沸石粉、膨润土、凹凸棒土、腐植酸钠制成的底改

第二代是生物型的底改,就是用有益菌做成的底改。

第三代是杀菌型底改,包括用四羟类、碘、季胺盐、大蒜素制成的底改。

第四代是普通氧化型底改,包括聚铁、过硫酸钠、高铁、过氧化氢等制成的底改。

第五代是综合氧化型底改,目前专指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底改。

9 吸附型底改的利与弊有哪些?

吸附型的底改,包括以沸石粉、膨润土、凹凸棒土、腐植酸钠等为原料造出的圆球型的颗粒底改,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对养殖动物安全,对底质一般不会形成多大的干扰,也会像海绵一样吸附一部分有害的物质,有的也会螯合一部分重金属离子,这类产品的价格都不会太高,全年都可以使用。

有人说只是吸附,还会沉降到底泥,长期是不会好的。不过这类底改至少可以争取一些时间,减少有害物质对养殖动物的影响,它吸附的有害物质,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慢慢处理掉。

10 生物型底改的利与弊有哪些?

生物型底改一直不温不火,主要的原因在有两个,一是菌所处的环境问题;二是生产工艺问题。

6~8月份是我们最想调理底质的时候,而此时的底泥基本为厌氧环境,很多有益菌在这个环境下,很难生长起来。

生产工艺上面,不管是滚球、压片、还是破碎颗粒,对有益微生物都不太友好。比如滚球工艺,主要是圆盘造粒或者包衣机造粒,这两种工艺基本都是需要水的,出来的颗粒还需要晾晒,这两道工序对菌都是伤害。压片,则会面临高温的伤害,还有辅料的选择问题。破碎颗粒则要面临配方以及机器的费用问题。

5月份之前用生物底改,问题不大,不过如果你6~8月份还想使用生物底改,一定要选择不耗氧的。

11 杀菌型底改的利与弊有哪些?

杀菌型底改指的是功能比较单一,以杀菌为主的底改,包括四羟类底改、碘片、季磷盐类底改、大蒜素底改等等。这类底改多以吸附型矿物做为载体,将相关物料吸附进去,然后滚成球关的居多,也有一些是喷浆造粒的,成本较高。

这类产品中,四羟类的分解底改是用量最大的,其对底部厌氧菌的效果突出一些,包括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杀灭效果很好,定期使用是可以防止底部厌氧菌过度繁殖的。

此类底改建议中期使用。

12 普通氧化型底改的利与弊有哪些?

普通氧化型底改,包括用聚铁、过硫酸钠、高铁、过氧化氢等制成的底改。

聚铁类产品温和一些,刺激性非常小,而且有絮凝的效果,还可以打草脏,此类产品可以全年使用。

过硫酸钠类打黑泥很厉害,刺激性要大一些,但底泥特别厚的塘可以选择性的使用。

高铁酸钾这个原料的氧化性实际上是非常强的,甚至可以归到综合氧化型底改中去,但是这个产品的原料问题比较多,涉及价格、稳定性等方面,所以暂时归入普通氧化型底改中。

过氧化氢类底改也面临和高铁酸钾类产品一样的问题。

这些产品什么时候使用,建议中期多一些,有些刺激性大的不建议后期使用,不过刺激性大的问题不止和原料有过,和含量和配方都有关系。

13 综合氧化型底改的利与弊有哪些?

综合氧化型底改,目前就特指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因为真品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底改具备多种功效(核心功能:杀菌;辅助功能:直接增氧、氧化黑泥、通透底泥、扩散营养、净化水质、解毒除臭、降低指标、间接增食),同时其稳定性、安全性都有公司做到相当完美。不过,目前市面上鱼龙混杂,假货太多也是个大问题。

关于其真假鉴别比较麻烦,没有国标,碘化钾法并不能分辨出氧化剂的种类,目前对于养殖户或者经销商来说可以用的小方法,一是余氯检测法,一是pH值法。

余氯检测法则以自来水做为参照组,拿多个公司产品做对比,同时以余氯滴定剂进行滴定,通过对颜色的判断选择余氯低的产品。

但仅有余氯检测法还不行,需要配合pH值检测法,首先,产品的pH值绝不能偏碱,如果是碱性,则肯定是假货;同时偏酸的也不一定真,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知道以下几个pH数值:

这个表格中的配方代表一种极端配方,即只用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与元明粉(压片必需的)进行复配,然后测其pH值,当然实际中不可能,因为还需要很多辅助原料,但所加的原料中(除了泡腾片)基本不会出现含碱性的物质,实际还会有一些有机酸,因此,相对应含量的水产用的过硫酸氢钾复合底改片的pH值不应该超过以上对应数值太多。以20%的底改片为例,真正水产用的底改成品,其pH值如果达到5或者6,是真还是假呢?

14 改底的小技巧有哪些?

对于所有的精养塘,只要投喂了饲料,改底的工作就必需当第一手工作来抓,因为吃喝拉撒大部分都会沉入池底。同时千万不要抱着早期可以不改底的想法,因为有害的底质也是一天天积累形成的,因此处理起来也不要想着一次性完成,必需定时定量去改底。

底改产品的使用量可以一直不变,变的是使用频率。比如1kg底改产品用4亩水面,这个量可以一直不变,但是早期15d1次,中期可能就要10d1次,后期可能就要5~7d1次。另外投喂饲料越多,改底的频率就要增加。

杀菌型、氧化型底改使用完后,一般8~12h后建议补菌,间隔时间视产品特性调整。

不要老想着便宜。如果你养的鱼虾蟹,又大活力又好,你会便宜卖么?动保公司也一样,好的产品怎么会便宜呢?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任何养殖品种在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都在不停的追逐高密度,高密度就对应投喂量的增加,在这一条件成立的前提下,底质的恶化会越加严重。

底泥和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又相爱相杀,而且最关键的是底泥是我们一般注意不到或者无法一眼看到的地方,是隐藏在太阳下的黑暗之处,因此,它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用科学的方法去处理。

猜你喜欢

底泥水产池塘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灞河河道疏浚底泥固化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加油!水产人!
河道疏浚底泥堆土镉污染修复技术分析
农村河流底泥污染特征及处理方案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热闹的池塘
池塘